EN
https://www.gov.cn/

會“遊”的飛機、會“飛”的船——國産大型水陸兩棲飛機AG600水上首飛三大看點

2018-10-20 18:15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武漢10月20日電 題:會“遊”的飛機、會“飛”的船——國産大型水陸兩棲飛機AG600水上首飛三大看點

新華社記者皮曙初、胡喆、李勁峰

“鯤能化羽垂天,摶風九萬;龍可振鱗橫海,擊水三千。”

20日,中國自主研製的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在湖北荊門漳河機場成功實現水上首飛。

至此,中國大飛機終於邁出“上天入海”完整步伐,建設航空強國輪廓愈發明晰。

乘風破浪:“鯤龍”擊水需要邁過幾道坎?

高速滑行、騰空而起,輕緩入水、水花朵朵。在大家的期待中,“鯤龍”AG600繼成功完成陸上首飛後,乘風破浪,在水上交出一份亮眼的首飛答卷。

“‘鯤龍’是目前世界上在研最大的水陸兩棲飛機。”AG600飛機總設計師黃領才介紹,儘管去年底“鯤龍”已在珠海順利陸上首飛,但對於一架水陸兩棲大飛機而言,必須經歷水上首飛起降考驗,才稱得上水陸兩棲。

世界上目前能研發水陸兩棲大飛機的國家寥寥,關鍵的水上起降都處於技術封鎖。“鯤龍”水上首飛至少面臨三大難關:

——涉水關。岸上是飛機,水面是大船。機身、翼展與波音737差不多,起飛重量達到50多噸的大飛機,在水面時如何保證機體結構不漏水;相對於30節左右船速,AG600水面起飛速度達到100節,水面對船底結構産生巨大壓力;水面風力、波浪影響下,飛機狀態是否穩定,操縱系統是否正常,都是巨大考驗。

——操作關。相較于陸上飛行,水上首飛使用起落架滑跑起降不同,水上起降依靠船體在水面滑水起降,除了水面環境影響以外,船體和飛機本身的氣水動特性都需要飛行員反復練習並準確掌握。特別是離水和著水姿態的掌握,比陸上起降的離地和接地難度大很多。

——適航關。作為一架民機,必須獲得國家民航主管部門頒發的適航證,才能開展飛行活動。AG600是國內首次開展水上特許飛行適航審查,相關參考資料和工作經驗相對匱乏。加上全機設備國産化率高,不同標準之間適航審查難度高。

在前期密集試驗基礎上,“鯤龍”在荊門漳河水庫上進行10余架次的低、中、高速滑行。通過實時監控驗證飛機氣水動操縱性、穩定性和水密性能,飛機各系統工作正常、穩定,飛行機組由此熟悉並掌握AG600飛機的水上滑行及起降特性。

同時,AG600飛機研製團隊開展大量針對性試驗和分析評估工作。評審365項試驗及分析任務後,民航局上海適航審定中心集中審查頒發水上首飛特許飛行證。水上首飛試飛大綱、水上首飛技術質量和放飛評審……一系列準備工作完成後,AG600已邁過所有門檻,靜待水上首飛。

“報告,AG600成功完成水上首飛任務!”首飛機組簡短、有力的彙報聲音,讓首飛現場再度成為歡慶的海洋。

航空工業通飛珠海基地總經理、AG600項目副總指揮趙靜波説,水上首飛特別順利,監測數據與理論計算情況基本一致,標誌著“鯤龍”已完全具備水上起降能力,真正成為“會‘遊’的飛機”和“會‘飛’的船”。

“AG600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這次驗證了水上起飛、空中飛行、水上降落能力,圓滿完成了水上首飛重大里程碑科目,在研製進程中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譚瑞松説。

救援滅火:大型水陸兩棲飛機用途幾何?

汲水快,滅火面積大。船體部分有4個水密箱,滑行中一次最多可汲水12噸,最快僅需20秒;抵達火場時可在距離樹梢30米到50米高度投水,單次投水救火可覆蓋近10個籃球場大小面積。

航程遠、續航時間長。救援半徑能達到1500公里,相當於從三亞到我國最南端的曾母暗沙的距離。飛行速度是救撈船舶的十倍以上,徹底擺脫直升機救援速度慢、腿短等弊病。

高抗浪、海陸用途廣。船體還擁有高抗浪設計,除在水面低空搜索外,還可在2米高海浪的複雜氣象條件下實施水面救援行動,水上應急救援可以一次性救護50名遇險人員。偏遠島礁、高原湖區,在物資運輸等方面都能大顯身手……

“鯤龍”豐富的功能用途,讓它成為名副其實的“多面手”。

“AG600是我國為滿足森林滅火和水上救援的迫切需要,首次研製的大型特種用途民用飛機。”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羅榮懷説,AG600飛機是國家應急救援體系建設急需的重大航空裝備,對提升國産民機産品供給能力和水平,有效促進我國應急救援航空裝備體系建設的跨越式發展,助推海洋強國建設具有重大意義。

為實現和滿足多方面的設計指標、功能需求,AG600從2009年立項以來,研製團隊不斷攻堅克難,完成了百餘項大型試驗、三千余項設備安全性試驗,確認了數千個零組件製造符合性項目、數萬個製造符合性檢查工序。

“按照‘水陸兩棲、一機多型、系列發展’的設計思路,從立項、設計、各大機體商聯合製造,到適航挂簽、總裝,AG600幾乎每一步都是大型特種飛機的嘗試與突破。”黃領才説。

相比常規民航飛機主起落架起飛後收至機腹或機翼,AG600由於機體底部為船底外形,機翼為上單翼,因此主起落架只能收在機身層面的整流罩內,AG600的起落架比常規飛機的起落架高度要更高。

“作為國內最高的單支柱起落架,除結構強度要求外,還會産生類似踩高蹺問題,重心高就容易不穩。”珠海通用航空研發製造基地設計師程志航介紹,經過三維建模和運動倣真技術,項目團隊不斷試驗攻克難題,最終製造出國內最高、最複雜的單支柱起落架。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元先説,“鯤龍”成功水上首飛,標誌著我國已經完全掌握了大型水陸兩棲飛機總體設計、氣動結構、航電系統的完全自主知識産權,“下一步,AG600將加快研製步伐,儘快進入市場,滿足國家應急救援體系建設對大型航空裝備的需求”。

未來可期:大飛機彰顯中國航空發展哪些新動向?

運20進行邊界極限試驗、C919不斷試飛並力爭儘早適航獲批……此次隨著AG600成功水上首飛,中國的國産大飛機研發之路繼續行穩而致遠。

一段時期以來,“中國製造”還是“中國組裝”?“心臟病”等航空發動機、航電系統、航空材料領域的“卡脖子”問題和“缺芯痛”仍是中國航空製造業無法回避的問題。

航空發動機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大響曾坦言:與航空強國相比,航空發動機是我們的“軟肋”。中國飛機呼喚強勁的“中國心臟”,航空發動機、航電系統、高端材料等航空“關鍵技術”亟待強力突破。

“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此次裝配在AG600上的四台發動機,就是國産的渦槳6發動機,中國的航空發動機也正在由“基本可用”向“基本好用”邁進。

縱觀世界,在水陸兩棲飛機方面,目前日本擁有先進的水陸兩棲飛機US-2;俄羅斯的“別”系列水上飛機被大量用於軍民領域;加拿大研製的CL-415水陸兩棲飛機可用於搜索、巡邏和救援,配備給加拿大海岸警備隊;美國的洛克希德公司長期從事水上飛機的研發,並提供了多種設計方案供海軍選擇。

國內最高、最複雜的單支柱起落架,創新的船體結構、先進的氣水動佈局……面對諸多棘手的技術難題,AG600背後這支平均年齡只有35歲的主要研製團隊,始終以國家利益作為追求,將青春激情浸潤到每一個部件的設計、研發和製造中,用實際行動書寫著新時代航空報國的奮鬥答卷。

工信部部長苗圩表示,從ARJ21起步,到現在C919和AG600等飛機研製,標誌著我國民用航空工業在新時代站上了新起點,取得了新進步,預示著我國民用航空工業發展將會步入快車道,“對國家整個製造業結構調整、轉型升級,都將是一個巨大帶動”。

“桐花萬里丹山路,雛鳳清于老鳳聲。”不斷推出新品、不斷衝刺尖端——展望未來,人們不僅能看到AG600,還會看到越來越多、越來越豐富的中國之翼翱翔九天。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吳嘯浪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