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全球製造聚集進口博覽會,“上海智造”有大看頭

2018-10-24 18:08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上海10月24日電 題:全球製造聚集進口博覽會,“上海智造”有大看頭

新華社記者陸文軍 周琳 賈遠琨

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的更多展品正在揭開神秘的面紗。參展商表達了同一個願望:參與中國先進製造業轉型和發展。

回溯“上海智造”發展的路徑可以發現:創新資源的全球流動已成必然趨勢,全球貿易為新技術發展帶來全新機遇。

上海製造,全球合作

上海製造,小到一支牙刷,大到汽車、飛機,從設計、研製到採購、生産,凸顯出全球合作,中國製造已經深深融入到全球産業鏈中。

1984年,中國第一家中外合資汽車企業上汽集團,在上海威海路設立了總部。如今,美國特斯拉、國內初創企業蔚來汽車都開設了體驗店。合資品牌、外資和創新企業同臺競技,成為全球製造業共同轉型、共謀發展的一個縮影。

上汽的發展完美演繹了“全球合作”的製造路徑:座椅面料來自於意大利,變速箱來自於德國,電動移門來自於日本,發動機艙內部分設備來自於法國……在上汽的全資子公司上汽大通,全球供應商都被納入到自定義平台中,供用戶選擇,一輛輛“全球生産”的個性汽車就這樣不斷誕生。

從産品到服務,再到系統研發、企業創立,中國與世界已經深度融合,來自世界各地的人才也都匯聚在了一起。作為一個創新創業的基地,上海正孕育著全球合作的新契機。

“大腦”雲集,創新無界

外資製造業的佈局重點,不再只是簡單地開拓産品市場,而是把重心放在搭建創新平臺、推進智慧工廠建設、提供系統化解決方案等方面。

1994年羅氏成立的首家合資企業——上海羅氏制藥有限公司,是第一家入駐上海張江高科技園區的外資企業。作為此次博覽會的參展企業,羅氏總經理周虹對“創新無國界”感觸頗深,“我們更關注的是如何持續建造一個更大範圍的可持續發展的創新生態圈。”

作為機器人行業的領頭羊企業,那智不二越公司早在今年4月就簽訂了進口博覽會首份正式參展合同。其副總經理、機器人事業中心營業總監劉曉兵説,參與中國製造業轉型的進程,將倍感榮幸。

最高水平的企業、最新研發的技術,來到上海同臺競技。今年9月,世界人工智慧大會在上海舉辦,包括阿裏巴巴、百度等8個AI創新中心(實驗室),騰訊、華為等8個AI創新平臺,微軟、亞馬遜等3個AI研究院,1個百億人工智慧産業基金分別與上海市經濟信息化委、10個區、3個科研院所以及MIT全球産業聯盟簽署合作協議,這批全球人工智慧項目的簽約,為全球創新資源的匯聚添了新的注腳。

營造最優環境,開放持續升級

“上海擴大開放100條”舉措宣佈,電動汽車開放舉措開始落地。特斯拉的落戶,是上海加快實施汽車、飛機、船舶等産業對外開放的“成績單”,將有助於集聚全球高端要素,與上海製造産業鏈、創新鏈、價值鏈深度融合,在先進製造業方面實現擴大開放與高質量發展良性互動。

上海市經信委主任陳鳴波表示,在向世界傳遞上海以開放合作的姿態堅定發展先進製造業的決心和信心的同時,向世界傳遞上海以開放合作的姿態,堅定發展先進製造業的決心和信心。

如今,浦東的改革“密碼”、黃浦的“國際都會”建設、靜安的“摩登時尚”、長寧的“商事改革”、徐匯的“人工智慧”、楊浦的“雙創爭先”、寶山的“郵輪經濟”、虹口的“海派文化”、普陀的“基金”、松江的“G60科創走廊”、奉賢的“美麗産業”、金山的“特色小鎮”、閔行的基層治理、青浦的平臺經濟、崇明的“綠活經濟”,上海各個區域各顯神通,大展宏圖。

上海,正重新畫出新時代的“産業版圖”,把世界最高標準和最好水平轉化為發展的指南針、北斗星,共同譜寫全球製造業開放合作的新篇章。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吳嘯浪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