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在“監督利劍”下管好用好國有資産

2018-10-24 19:11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北京10月24日電 題:在“監督利劍”下管好用好國有資産

新華社記者韓潔、申鋮

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24日審議《國務院關於2017年度國有資産管理情況的綜合報告》和《國務院關於2017年度金融企業國有資産的專項報告》,這是中央去年印發文件部署建立國務院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國有資産管理情況制度後,國務院首次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全口徑國有資産管理情況,審議後還將向社會公開,開啟了我國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對國有資産的全方位、系統化、常態化監督。

國有資産是全體人民的共同財富。建立國務院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國有資産管理情況制度,意味著將全民的共同財富曬在陽光下,接受全民的監督。這是黨中央加強人大國有資産監督職能的重要決策部署,也是黨和國家加強國有資産管理和治理的重要基礎工作,充分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符合憲法和法律規定,符合人民群眾期待。

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只有敢亮“家底”,而且亮的是全口徑、全覆蓋的“家底”,才能交給人民一份“明白賬”。不可否認,當前我國國有資産存在底數不夠清楚、管理不夠公開透明、人大監督不夠有力等問題。此次亮出的“家底”涵蓋了企業國有資産(不含金融企業)、金融企業國有資産、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産和國有自然資源資産情況,還對特定相關資産進行了單獨説明,彰顯公開決心。

數據是最有力的證明。只有敢亮“實底”,而且是覆蓋中央到地方各層級的“透明賬”,才能更好防範國有資本流失和經濟金融風險。全國國有企業總資産183.5萬億元,國有金融企業資産總額241萬億元,行政事業單位資産總額30萬億元……公開的不僅有總資産,還有負債、凈資産、經營狀況等各方面數據。今後當公開成為常態,自然會倒逼管理者加強管理和自我監督,不斷提高國有資産管理效率和效益。

信息越公開透明,社會預期就會越穩。在改革開放40週年之際,面對外界對我國國有經濟和金融資産的關注,此次國有資本亮“家底”的良好開端,邁出新時代深化國企國資改革的關鍵一步。當前,關鍵要將審議中監督中發現的問題及時改進完善,加大問責力度,對涉嫌違紀違法的依法依規嚴肅處理,從而進一步規範和改進國有資産管理,推動國有企業繼續做強做優做大,推動國有資産更好發揮效益、更好服務發展、造福人民。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吳嘯浪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