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推動江蘇民營經濟規模質量走在前列——訪中共江蘇省委書記婁勤儉

2018-11-16 15:36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南京11月16日電 題:推動江蘇民營經濟規模質量走在前列——訪中共江蘇省委書記婁勤儉

新華社記者王存理、陳剛

民營企業座談會近日在北京召開,為先行一步的沿海地區民營經濟發展提供了遵循和指南。圍繞落實座談會精神,記者採訪了中共江蘇省委書記婁勤儉。

民營經濟在江蘇發展中功不可沒、不可替代

記者:民營經濟在江蘇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作用如何?

婁勤儉: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發表的重要講話,回應了重大社會關切,為新時代怎麼看待、發展民營企業指明了方向。這是堅定不移發展民營經濟的“宣言書”,是推動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提振劑”,是堅定民營企業家發展信心的“定心丸”。江蘇作為民營經濟大省,一定把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學習好、貫徹好、執行好。

改革開放40年來,江蘇民營經濟由上世紀80年代初的“微不足道”,到與國資、外資“三足鼎立”,再到2010年左右開始佔據全省經濟“半壁江山”,成就令人矚目,作用可以概括為三方面:

第一,經濟發展的一支“主力軍”。江蘇私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登記戶數800萬;民營工業對工業經濟增長貢獻率達58%,規上民營工業企業數佔全省77.2%,成為重要支柱。

第二,科技創新的一個“主動力”。表現為“三個90%”:承擔了90%的省科技計劃項目、佔全省高新技術企業總數的90%、高新技術産值佔全省的90%。民營科技企業總數超過12萬家,很多已成為行業“小巨人”和“單打冠軍”。

第三,吸納就業的一條“主渠道”。民營企業安置職工人數佔城鎮就業人數超過80%,去年全省新增就業中私營個體和靈活就業佔77%。

民營經濟過去在江蘇又好又快發展中功不可沒;當下作為重要經濟主體的地位不容置疑;長遠來講,在實現高質量發展中的支撐作用不可替代。

幫企業“克難”就是給發展“除障”

記者:江蘇在支持民營企業發展上有哪些實招、硬招?

婁勤儉:總書記指出的民營企業發展遇到的困難問題,精準深刻、號準了脈;提出的減輕企業稅費負擔等6個方面政策,直指病灶、開了良方。前幾天,我專門到民營企業開展調研,深入了解情況。我們召開了全省民營企業座談會,還將召開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工作會議、出臺有關政策文件,作出具體部署。

一是不折不扣落實好中央政策。江蘇始終堅定貫徹中央為企業降本減負各項部署,近三年累計降本減負超過3300億元(不含稅費負擔),其中今年前三季度超過940億元。我們正逐條對照總書記提出的6個方面政策舉措,研究貫徹落實的具體辦法,切實提升“執行力”“知曉率”“到達率”,把政策“溫暖”和惠企“禮包”直接傳遞到企業。

二是立足省情實際抓好政策創新。一方面,根據江蘇製造業大省的特點,圍繞産業鏈完善、知識産權創造保護共享、技術創新支持等加強制度設計、完善政策體系;另一方面,更加注重學習借鑒外地先進經驗,加強政策集成創新,有利於民營經濟發展的好做法、好經驗,我們都可以學。近期,我們出臺了8方面28條含金量高的政策文件,包括落實稅收減免政策、落實各項産權保護措施、規範降低保證金和社保費率等。

三是注重增強政策供給協同性。既加強與中央各部門政策配套銜接,也做好省內政策協同,切實發揮最大效用。如發改部門推出産業政策,財政、稅收等部門配套政策一定要及時跟進;如執法檢查不能今天你去、明天他去,需要有統籌安排。

實踐中我們深刻認識到,給企業“減負”就是為經濟“蓄能”,幫企業“克難”就是給發展“除障”。相信通過政企攜手、多方努力,一定能把“市場的冰山”化為“市場的海洋”,“融資的高山”化為“融資的高地”,“轉型的火山”化為“轉型的動能”。

消除有形“堅冰”和無形“壁壘”

記者:江蘇如何持續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

婁勤儉:這些年,我們圍繞打造政府和市場“雙強引擎”,大力推進“不見面審批”等“放管服”改革,為企業鬆綁、為創新除障、為公平護航。我們要進一步構建“四個環境”,推動江蘇民營經濟規模、質量都走在前列。

一是構建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堅決清理違反公平、開放市場規則的制度行為,全面實施公平競爭審查、市場準入負面清單等制度,消除有形“堅冰”和無形“壁壘”,讓各類市場主體得到公平對待,分享各種資源,放開手腳參與市場競爭。

二是構建親清和諧的營商環境。要把民營企業家當“自己人”,一視同仁來服務;但不能當“家裏人”,不能想伸手就伸手。引導黨員幹部既積極作為、靠前服務,又守住底線、把好分寸,讓企業有困難願意找政府,政府理直氣壯幫企業。我們推進實施鼓勵激勵、容錯糾錯、能上能下“三項機制”,增強黨員幹部服務企業的主動性,營造既親又清的新型政商關係。

三是構建簡明有效的政策環境。在産業、技術、稅收、裝備、人才等方面,推出更多簡潔明了、務實管用、便於操作的政策舉措,做到能給的優惠到位,該給的支持到位,讓民營企業享受更多“陽光雨露”。

四是構建公正透明的法治環境。強化知識産權保護,落實産權保護制度,促進執法規範化,堅決反對和糾正以權謀私、吃拿卡要、亂收費等違紀違法行為,確保民營企業財産不受侵犯、經營不受干擾,堅決解除企業家的“後顧之憂”。

圍繞創新驅動展開一系列工作佈局

記者:在激發企業科技創新活力、轉型升級方面,江蘇有何舉措?

婁勤儉:從全球産業鏈的定位看,江蘇産業總體還處在中低端,要邁向中高端,創新驅動是核心動力,轉型升級是必經途徑。近年來特別是去年以來,我們認真貫徹總書記關於加強科技創新的重要指示,圍繞創新驅動展開一系列工作佈局,導向上強化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佈局上突出南京輻射支撐作用和蘇南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路徑上注重産業鏈與創新鏈“雙向融合”,8月份專門召開全省科技創新大會進行部署。

在體制機制創新上,近期出臺了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的若干政策,研究提出30條政策措施。通過重大技術裝備首臺套政策、政府採購等,擴大江蘇技術和産品的規模化應用,努力為企業不斷改進提升贏得更多機會、更多時間。在平臺建設上,建設創新聯合體,搭建院士與企業家交流合作平臺,做強企業孵化平臺,組建省科技資源統籌服務中心等。

這些政策舉措,公平公開地面向各類市場主體,廣大民營企業、中小企業運營機制比較靈活,往往更容易從中得益受惠。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張興華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