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村村有産業 戶戶有項目——山西左權縣推進脫貧攻堅工作紀實

2018-12-10 09:13 來源: 經濟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山西左權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全縣有建檔立卡貧困村129個,貧困戶近1.9萬戶4.9萬人,貧困發生率達38.2%。打響脫貧攻堅戰以來,左權縣堅持以戶為基礎的理念,下足繡花功夫,推動全縣脫貧攻堅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

天氣冷了,該農閒了,可山西省左權縣芹泉鎮下莊村村民高晉華卻沒閒著,還在侍弄他的蔬菜大棚,“這季大棚西紅柿已經收完賣完,空下來的棚里正好種些香菜,冬天賣得俏,又多份收益”。

“以前村民主要種玉米,每年每畝也就能掙1000多元。幹起蔬菜大棚後,去年村集體開始有收入。村裏現在正在建蔬菜交易集散中心,建成後,周邊城市蔬菜批發市場來收我們西紅柿的積極性就更高啦!”下莊村黨支部書記尚向軍説。

按照脫貧摘帽目標,左權縣到今年底穩定脫貧的貧困村將達44個,穩定脫貧的貧困戶將有1.48萬人。“屆時,左權縣貧困發生率將降至0.51%。”左權縣委副書記王宏昌告訴記者。

産業是基礎

左權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全縣有建檔立卡貧困村129個,貧困戶近1.9萬戶4.9萬人,貧困發生率達38.2%。

打響脫貧攻堅戰以來,左權縣堅持以戶為基礎的理念,下足繡花功夫,推動全縣脫貧攻堅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

首先要扭住産業根本,夯實産業脫貧到村、到戶、到人措施。

在芹泉鎮那樣的純農業鄉鎮,主要實施以設施蔬菜、有機雜糧、連翹等中藥材種植為主的現代農業産業園項目,採取農戶自願、政府支持的辦法,加強公共技術指導和幫扶。

“芹泉鎮集中連片建棚成功打造了市級現代農業産業園,政府每畝補貼1萬元,農戶自己投入6500元,貧困戶還可申請3萬元3年無息貸款來投入,參與門檻大為降低。再加上合作社示範帶動、精心指導,大夥兒建棚積極性很高,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都很顯著。”據左權縣蔬菜産業技術服務中心主任劉翁銘介紹,截至目前,左權縣設施蔬菜種植面積達1.39萬畝,總産值達2.7億元,佔整個蔬菜種植總産值的90%,帶動貧困群眾年人均增收2000余元。

左權充分挖掘“核桃産業大縣”“生態造林模範縣”“生態旅遊縣”的品牌優勢,堅持“短中長”結合,短線發展光伏、電商、特色種養等短平快項目,中線發展核桃經濟林項目,長線發展生態旅遊項目,確保村村有産業支撐、戶戶有項目覆蓋,為脫貧攻堅築牢産業支撐。截至目前,全縣已發展核桃37萬畝、雜糧8.6萬畝、設施蔬菜1.39萬畝、中藥材10萬畝,形成核桃、雜糧、畜牧養殖、設施蔬菜、中藥材、生態造林、文化旅遊、光伏、電商9大增收産業,約有60%的貧困群眾依靠特色産業增收脫貧。

此外,左權還積極推進“雙十”轉型項目建設。“‘雙十’項目是指東方希望集團氧化鋁項目等10大産業轉型項目及左權生態文化旅遊開發區建設等10大基礎設施項目,總投資將達204.79億元。截至目前,已開工14個項目,完成投資15.82億元,對脫貧攻堅的促進作用已經開始顯現。”左權縣發改局書記劉林忠告訴記者。

記者在10大産業轉型項目之一的中晉太行氣基還原鐵研發與生産示範基地看到,項目正在抓緊施工,預計明年3月底前完工。作為國內首個氣基還原鐵工業化研發生産基地,該基地建成投産後,可實現利潤3億元,提供各類崗位300多個,帶動2300多戶貧困戶在家門口就業,年人均增收超過1.5萬元。

由於這類産業項目通常前期投入大、週期長,左權遂將“貸資入企”這一具有山西特色的金融扶貧政策用好用足。

貸資入企是指對於沒有經營能力和項目産業支撐的貧困戶,在其提出申請的前提下,由政府授權扶貧開發公司作為運營平臺,集中貧困戶的扶貧小額信貸,投放到實力雄厚、效益明顯、抗風險能力強的企業,在貸款期內企業産生經營收入、償還銀行貸款、貧困戶獲得收益。

“截至去年底,通過貸資入企,項目已累計受託2175戶貧困戶近1.09億元扶貧小額信貸,不僅破解了項目啟動期的資金‘瓶頸’難題,還為2165戶貧困戶年均增收3000元、為10戶貧困戶年均增收1800元。”中晉太行項目工作人員李玉芳説。

“三支工隊”顯身手

如何在扶貧開發工程中讓相關政策、資金、機制等資源發揮出更大效用?左權一直在努力探索和創新。

比如,一邊是縣域經濟建設中有大量工程項目需要實施完成,另一邊則是具有勞動能力但年齡偏大、缺乏技能而無法外出務工的貧困人口需要增收——這兩種需求如何有效對接?左權大力推進的“三支工隊”實踐給出了很好的答案。

“‘三支工隊’分別是指林業工隊、農建水保工隊和土地整治工隊,即專業合作社。”王宏昌説,就是在生態造林工程、水利建設工程和土地整治項目中,引導組建或遴選脫貧攻堅專業合作社來承攬,確保貧困人口參與,進一步拓寬他們的增收渠道。

五里鋪村貧困戶姚世雲就靠參加土地整治工隊實現了脫貧。去年,他被吸納到同鄉李趙軍組建的軍安土石方工程服務隊幹活,一年下來就掙了1.2萬多元。

土地整治是左權縣近年重點投資建設的領域之一,每年財政投入力度不小,但項目涉及轄下所有鄉(鎮),投資零散,且往往由一些大中型施工企業承攬,推動脫貧攻堅的效用沒有充分發揮出來。為此,左權于2016年底組建起首批19個土地整治工隊,姚世雲所在的軍安工隊即在其中。

“這19支工隊承擔了全縣61個土地整治項目,對接了貧困人口196人,帶動人均增收3000多元,使財政資金更好地發揮了帶動脫貧的效用。”左權國土資源局局長郝建忠説。

為確保“三支工隊”組建順利、運營規範,左權縣還實施了一系列配套措施。一是要求每支工隊以“身股”形式吸納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數量不低於用工總數的60%,確保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都能進工隊、有活幹。二是對脫貧攻堅工程建設項目實行議標方式,並下放到各合作社,確保隊隊有工程。三是完善利益分配辦法,要求必須保證貧困勞動力常年勞務天數佔到總工程量的80%以上,工程投資總額的45%用於支付貧困勞動力勞務。四是明確相關部門,對工隊吸納人口、工程質量、支付到位情況等進行監督考核。據統計,截至目前,左權共組建三類工隊97支,吸納貧困人口3151名,預計可帶動9000余貧困人口穩定脫貧。

“為了全面提升脫貧質量,左權堅持創新推進,築牢防範返貧屏障。”王宏昌説,一方面,為3萬多名已脫貧人口繳納返貧責任保險,另一方面,強化民生兜底,擴大低保、五保覆蓋面,目前已覆蓋逾1.16萬人。此外,通過産業保險保障脫貧成效。例如,採取“農戶+財政+保險”模式,共投保核桃保險超3.35萬畝,涉及農戶7316戶,其中貧困戶3200戶。投保以來,全縣共兌現理賠款1566萬元,切實提高了産業抗風險能力。(記者 賀浪莎 劉存瑞)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宋岩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