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南京:以科創優勢“定位全球”

2018-12-12 07:14 來源: 經濟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説起南京,總離不開“六朝古都”“十朝都會”的文化標簽,在歷經40年改革開放之後,這座歷史文化名城又增添了許多國際化、現代化的新“頭銜”——時尚綠都、軟體名城、全球科技創新中心……穿越600年曆史煙雲,明城墻風姿依舊,而如今的石頭城已是一座“定位全球”的現代化大都市。

提檔升級,産業向高端智慧綠色化轉變

在中電熊貓平板顯示科技有限公司的車間裏,300多台機器人正按照指令翻轉騰挪,製作僅有0.4毫米的液晶屏;在南鋼車間,30個工業機器人已經上崗,能輕鬆完成炮泥製備、測溫取樣、力學拉伸、無人抓渣等工序……

實體經濟是南京的強項,傳統産業特別是傳統製造業的改造提升空間巨大,南京市運用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加快提檔升級,向高端化、智慧化、綠色化方向轉變。

軟體行業的發展就是南京産業升級的鮮活例證。2005年後,南京把軟體産業定位為第一優先鼓勵發展産業,年均增長率超過40%,其中通訊軟體在全國佔比30%,電力應用軟體更佔到全國一半。2010年,南京軟體業産業規模已從2005年的166億元增長到1013億元,成為江蘇第一、全國第三的軟體大市,當年9月份舉辦的第六屆軟體博覽會上,南京成為首個“中國軟體名城”。

目前,南京各類開發區已成為先進製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産業的集聚區域。僅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就匯聚各類企業3000多家,每畝工業用地平均投資強度達550萬元,單位面積土地的投入強度和産出居全國開發區前列,已形成光電顯示、高端裝備製造和生物醫藥三大産業集群。

打破束縛,轉科教資源為創新優勢

南京最大的優勢,是人才科教資源。擁有53所普通高校,其中12所入選國家“雙一流”高校和學科,總數列全國第三;擁有31家國家重點實驗室,17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82名院士;每萬人中大學生人數全國第一,每萬人中研究生人數全國第二。

自上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南京市不斷通過科技體制改革,將科教資源優勢逐步轉化為創新優勢。

1983年,南京在全國率先啟動市屬科研院所改革試點。1985年,南京市實行《南京科技體制改革方案》,突破束縛把科技資源引向市場。2006年2月,南京召開首次自主創新大會,宣佈建設創新型城市。2009年,南京被列為全國唯一的科技體制改革試點城市,逐步形成了“一個平臺”(服務平臺)、“兩個機制”(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機制、政府推動激勵機制)的科技成果轉化“南京模式”。

為進一步吸引人才,南京相繼推出“創業南京”英才計劃、“中青年拔尖人才選拔培養計劃”。截至2017年,南京引進高層次創業人才1280名;實施“産業博士後”聚集計劃、青年大學生“寧聚計劃”,研究生、40歲以下本科學歷以及各類高技能人才,可以無條件在南京直接落戶。

2018年1月2日,南京市委、市政府出臺《關於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創新名城的若干政策措施》,高校院所組建新型研發機構,建立人才團隊持大股,政府科技創新基金、投資平臺和社會資本等多方參股的股權結構。在寧高校積極參與,全市133家新型研發機構簽約落地。

對接全球,打造國際一流“科創中心”

3月27日,南京市委常委、江北新區黨工委專職副書記羅群與英國劍橋大學校長史蒂芬·托普簽署項目正式合作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依託新設立的劍橋大學—南京科技創新中心,推進開展高端創新研發、成果轉化、國際學術交流等活動,推動全球最新技術及應用成果在中國落地。

充分利用國際科技資源,打造國際研發城市是南京建立創新名城的重要抓手。

早在2011年,南京市出臺實施了《南京高端研發機構集聚計劃》,吸引了一批國內外著名企業研發中心在南京落地。從2012年開始,南京在江寧、溧水、高淳、麒麟、浦口、新港先後建設6個國際企業研發園,打造一流國際創新載體。

一系列舉措讓南京與國際科技合作渠道越來越暢通,加快融入全球科技創新體系。2016年11月,首屆中國—中東歐國家創新合作大會在南京開幕,發佈了《中國—中東歐國家創新合作南京宣言》;2017年7月,國際創新合作與技術轉移論壇在南京舉行;國際創新管理協會(ISPIM)將南京作為“中國中心”所在地,2018年6月首屆創新管理國際峰會在南京召開,以後每年9月份在南京定期舉行“全球創新峰會”……

“建設創新名城,是南京市委、市政府主動順應大勢、立足實際作出的戰略選擇。”江蘇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張敬華説,南京要發展,必須抓創新;南京抓創新,必須爭一流。要對標國際標準,大力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要以建設綜合性科學中心和科技産業創新中心為核心支撐,打造名校、名所、名企、名家、名園區“五名”標誌,建設創新氛圍最佳、創新效率最高、樞紐功能最強、知識産權保護最嚴格、營商環境最優的“五最”城市。(記者 薛海燕)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吳嘯浪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