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江蘇鎮江:“三醫聯動”暢通百姓就醫路

2019-01-09 07:45 來源: 光明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1月6日上午,江蘇鎮江市民黃靜在健康路衛生服務中心接受康復治療,她心裏算了這麼一筆賬:在大醫院接受康復治療,每天的費用在千元以上,報銷後也要自付四五百元;而社區醫院同樣擁有先進的設備和專家團隊,在保證治療效果的同時,由於社區醫院高達80%的報銷比例,每天的自付費用只有60元左右。

“現在去社區醫院就診,在接受高水平治療的同時,還能享受社區醫院的低水平醫療費用。”黃靜道出了許多鎮江市民的心聲。

分級診療 看病不再走出社區

張生泰是鎮江市諫壁電廠的一名退休工人,由於患有冠心病和高血壓,時常需要進城看病。“城裏醫院看病的人太多,每次去一趟都得花上一天時間。”張生泰説。

現在,張生泰不需要舟車勞頓,在家門口的社區醫院就可以看病,每個月還有江蘇大學附屬醫院的專家定期來坐診,著實方便。他説:“大醫院的醫生親自下鄉看病,要豎大拇指。”

近年來,鎮江在全市範圍內盤活“三醫”優勢資源,積極推進分級診療制度:成立康復聯合病房、成立慢性病管理中心、大醫院下派醫生到社區醫院坐診、建立遠程會診中心、為居民建立電子健康檔案……一系列惠民政策紛紛落地,為老百姓帶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2017年,鎮江市兩大醫療集團醫院下派專科醫生、護士累計接診8.3萬人次;市區55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收治下轉康復期病人1258人次;高血壓、糖尿病等慢病70%在基層管理,初步實現“小病在基層、大病到醫院、康復回社區”的分級診療格局。

“有些地方醫改進入誤區,一門心思新建擴建大醫院,結果,患者更加留戀大醫院,‘看病難、看病貴’更嚴重了;而鎮江聚焦三醫聯動、共向發力,吸引患者分級診療。”在中國人民大學醫改研究中心主任王虎峰看來,鎮江醫改“眼睛向下”,值得其他城市借鑒思考。

智慧提升 百姓就醫更加便捷

“三醫聯動”改革前,鎮江群眾看病報銷要重復提交各種材料,報銷週期少則4個月,多則半年。“以前不僅掛號、看病要排長隊,就連報銷住院醫藥費都要跑好幾個部門,很多環節自己也搞不明白。”回想起過去看病的苦日子,鎮江揚中油坊鎮建華村村民王岸魯一個勁地皺眉:“每次走進醫院,心裏直犯怵。”

現在,王岸魯再也不用為這些問題擔憂了。2017年4月1日,鎮江在全市範圍內啟動區域性醫保移動支付平臺,開通個人實名制綁定“電子醫保卡”,全面實現了就醫預約掛號以及“邊診療、邊結算”的一鍵支付新模式,這也標誌著鎮江成為全國第二座、江蘇省首座跨入“互聯網就醫時代”的城市。

以鎮江市第一人民醫院為例,該醫院日均門診量7000多人次,原人均就診(含掛號、候診、繳費)需要花費45分鐘。如今採用醫保移動支付,人均就診花費時間僅需9分鐘,掛號排隊時間長、就診排隊時間長、繳費排隊時間長、診療看病時間短等傳統“三長一短”難題得以解決。

“截至目前,鎮江市區綁定‘電子醫保卡’、實行醫保移動支付的參保人員已達10萬多人,已建成市內、省內和跨省三大異地就醫結算平臺,全市66家醫療機構開通了省內市內異地就醫聯網結算,9家醫療機構開通跨省異地就醫聯網結算。”鎮江市人社局黨委書記、局長孫沛然告訴記者,一系列舉措的陸續出臺,讓老百姓在智慧技術的提升中逐漸享受到了醫療改革帶來的便捷服務。

兜底救助 避免百姓因病致貧

“醫療費總額8874.56元,本次報銷總額8202.44元,個人自費總額672.12元。”2018年11月,鎮江句容戴莊村一組建檔立卡貧困戶錢興烈突發高血壓被送入句容市人民醫院。住院9天后,病症有所緩解,在結算住院費用時,他收到了上面這張明細單,握著這張單子,錢興烈老人眼裏閃著幸福的淚花:“我這個老病號終於看到希望了。”

今年72歲的錢興烈患有高血壓病多年,喪失了勞動力,三天兩頭跑醫院。錢興烈老人説,因為長期治療,家中早已一貧如洗。

面對這種情況,鎮江于2017年聚焦精準扶貧,研究制定了《關於完善社會醫療救助制度的意見》,進一步優化了“醫療保險+醫療救助”與慈善助醫相銜接的保障機制,將農村“建檔立卡”對象納入醫療救助範圍,並對因病支出急難型的“特殊困難對象”實行了集中醫療救助。截至目前,全鎮江市共有31.6萬人次的困難群眾享受到了醫療救助。

除此之外,為進一步提高基本醫療保障水平,完善醫保用藥管理,降低老百姓用藥價格,鎮江已于2018年7月1日起開始執行《鎮江市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2018年版)》,該新版目錄擴增了411個藥品品種,進一步擴大了參保人員用藥選擇範圍。在藥品監管上,鎮江已完成了全市近千家藥店的“藥品電子監管平臺”建設,平臺涵蓋企業檔案管理、信息校驗、實時監管進、銷、存、應急指揮、藥品流向查詢等功能,實現了對藥品經、銷、存等環節的全過程跟蹤和監管。

“健康是每個人的基本需求,能得到真金白銀的實惠,是老百姓最直接的感受。只有政府加大了投入,才能讓老百姓少花錢,從而減輕市民的就醫負擔。”鎮江市衛計委黨委書記、主任胡雲霞説。(記者 鄭晉鳴 本報通訊員 李亮逸)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張興華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