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山東25個項目獲國家科學技術獎勵

2019-01-09 15:14 來源: 大眾日報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山東25個項目獲國家科學技術獎勵
首次實現國家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技進步獎和國際合作獎全覆蓋

1月8日上午,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舉行。從公佈的獲獎項目來看,山東共有25個項目獲獎,獲獎數量、質量和覆蓋領域均再上新臺階,首次實現國家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技進步獎和國際合作獎全覆蓋。

2018年是國家實施科技獎勵制度改革的第一年,各類獎項提名渠道進一步拓寬,授獎數量持續壓減,競爭更加激烈,獲獎成果質量進一步提升。我省的25個獲獎項目中,作為第一完成人的有12項,較上年度增加了6項,其中,濰柴動力股份有限公司作為第一完成人的成果“重型商用車動力總成關鍵技術及應用”,獲得2018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全國一等獎通用項目共11項);通用項目獲獎數量佔全國獎勵總數的比例由上年度的7%提高到11%,其中自然科學獎3項,技術發明獎通用項目4項,科技進步獎通用項目17項,國際科技合作獎1人。

總體看,我省獲獎領域覆蓋更寬泛,獲獎數量在全國位次再度提升。獲國家技術發明獎和科技進步獎項目,覆蓋了汽車製造、衛生健康、現代農業、海洋工程、電子信息等行業領域,在傳統優勢領域保持領先的基礎上,海洋工程和新一代信息技術有了新的突破。作為第一完成人獲獎數量為12項,較上年度翻了一番,其中自然科學獎3項,技術發明獎通用項目1項,科技進步獎通用項目7項,國際科技合作獎1人。經省科技廳提名的獲獎數量位居上海、湖南和北京之後,列第四位,較上年度前進一位。

我省獲得一等獎項目有3項、二等獎21項、國際科技合作獎1項,獲得一等獎數量較上年度有顯著提升;在獲獎項目結構上,第一次實現了國家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技進步獎和國際合作獎全覆蓋,顯示我省科技創新實力和競爭力厚積薄發,呈現躍升態勢,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更加突出,在部分領域居全國領先地位。

自然科學獎實現量和質的新突破。我省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3項(全國38項),均為第一完成人,佔全部獲獎項目總數的8%,創我省歷史最好成績,反映出近年來我省持續穩定增加基礎研究投入,注重發揮特色優勢,鼓勵支持科研人員潛心從事基礎科學研究的環境和氛圍初步形成,原始創新能力大幅提升。

海洋科學領域創新呈現出爆發態勢。我省作為第一完成人有3個項目獲獎,海洋科學領域獲獎數量居全國第一。其中,中科院院士、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主任吳立新帶領團隊取得的成果“大洋能量傳遞過程、機制及其氣候效應”獲得自然科學獎二等獎,為國家自然科學獎中唯一一個海洋領域項目,也是自1999年國家科技獎勵制度改革以來山東省海洋科學領域的第一個國家自然科學獎;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海洋大學教授包振民帶領團隊取得的成果“扇貝分子育種技術創建與新品種培育”,榮獲技術發明二等獎,是2018年度水産科學領域獲得的唯一一項國家技術發明獎;山東省科學院海洋儀器儀錶研究所研究員、海洋資料浮標專家王軍成帶領團隊取得的成果“系列海洋監測浮標研製及在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的應用”,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在軍民兩用保障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青年科技人才嶄露頭角,高層次人才隊伍後勁增強。1980年3月出生的山東大學教授張澄,在省基礎研究重點研究計劃的長期支持下,取得了重要創新成果“心血管重構分子機制、檢測技術和干預策略的基礎研究”,以項目第一完成人的身份獲得了2018年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成為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最年輕的科技人才之一。(記者 王亞楠 通訊員 馬文哲)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張揚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