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2018年12月份CPI和PPI同比漲幅繼續雙雙回落

2019-01-11 07:41 來源: 經濟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2018年12月份CPI和PPI同比漲幅繼續雙雙回落,專家認為——
不必擔心通脹壓力和滯脹風險

2018年,在供需趨於平衡、價格傳導、食品類與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等因素共同作用下,物價水平總體平穩。專家表示,2019年無論是CPI還是PPI都不會出現大幅上漲,通脹不會成為中國經濟運行中的主要矛盾

2019年1月10日,國家統計局發佈了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和工業生産者出廠價格指數(PPI)數據。2018年全年,CPI同比上漲2.1%,同比漲幅比上年擴大0.5個百分點,完成了年初提出的“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預期目標;PPI同比上漲3.5%,漲幅比上年回落2.8個百分點。

2018年,在供需趨於平衡、價格傳導、食品類與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等因素共同作用下,物價水平總體平穩。從未來走勢看,2019年,物價走勢總體溫和,不存在通脹壓力,也不存在滯脹風險。

CPI同比漲幅連續收窄

2018年12月份,CPI同比上漲1.9%,漲幅比上個月收窄0.3個百分點,這是CPI同比漲幅連續兩個月收窄。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繩國慶分析説,從同比看,2018年12月份,食品價格上漲2.5%,漲幅與上月相同,影響CPI上漲約0.48個百分點;非食品價格上漲1.7%,漲幅比上月回落0.4個百分點,為2016年11月份以來最低值,影響CPI上漲約1.38個百分點。

數據顯示,在食品中,鮮果和鮮菜價格分別上漲9.4%和4.2%,合計影響CPI上漲約0.26個百分點。在非食品中,居住價格上漲2.2%,影響CPI上漲約0.48個百分點。

12月份,CPI環比由上月下降0.3%轉為持平。其中,食品價格由上月下降轉為上漲1.1%,影響CPI上漲約0.21個百分點;非食品價格下降0.2%,降幅略有擴大,影響CPI下降約0.18個百分點。

“12月份,食品價格保持平穩,非食品價格顯著回落,反映出當前消費需求較弱,消費增速可能進一步下降。”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劉學智分析説。

從2018年全年看,食品CPI低位回升帶動CPI上漲,但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增速有所放緩。作為宏觀經濟形勢“指示器”,物價水平變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經濟運行下行壓力。

PPI同比漲幅回落較多

2018年12月份,PPI同比上漲0.9%,漲幅比上個月收窄1.8個百分點。2018年下半年,PPI同比漲幅已經連續6個月收窄,創下自2016年10月以來的最低值。

繩國慶分析説,2018年12月份,在工業生産者出廠價格中,生産資料價格上漲1.0%,漲幅比上月回落2.3個百分點;生活資料價格上漲0.7%,回落0.1個百分點。

在主要行業中,漲幅回落的有石油和天然氣開採業,上漲4.5%,比上月回落19.9個百分點;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上漲5.7%,回落11.9個百分點;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業,上漲0.5%,回落3.4個百分點;非金屬礦物製品業,上漲5.3%,回落2.1個百分點。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價格由升轉降,下降2.7%。

2018年12月份,工業生産者購進價格中,建築材料及非金屬類價格同比上漲7.9%,燃料動力類價格上漲3.8%。

從環比看,2018年12月份,PPI下降1.0%,降幅比上月擴大0.8個百分點,這也是2015年2月份以來的單月最大降幅。其中,生産資料價格下降1.3%,降幅比上月擴大1.0個百分點;生活資料價格由上月微漲0.2%轉為持平。從調查的40個工業行業大類看,價格上漲的有12個,持平的有5個,下降的有23個。

2012年至2016年,PPI同比持續負增長。2017年,PPI同比漲幅達到6.3%,這背後既有恢復性上漲的原因,也有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帶來的輸入性原因。2018年三季度以來,PPI同比漲幅呈逐月回落趨勢,這一方面是因為去産能導致上遊工業品價格上漲的效用遞減,另一方面是輸入性通脹壓力已經明顯減輕。

“近幾個月製造業三大訂單指數全部持續下降,需求走弱壓力加大,給工業生産端帶來影響。隨著工業産品價格普遍回落,工業企業利潤增長可能明顯放緩,甚至出現同比負增長。”劉學智表示。

未來價格水平總體溫和

總的來看,在供需趨於平衡、價格傳導、食品類與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等因素共同作用下,2018年CPI溫和回升,PPI高位回落,物價水平總體平穩。

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宏觀經濟論壇發佈的《2018-2019年中國宏觀經濟報告》認為,2019年隨著內外供需的進一步調整,價格水平總體保持較為溫和狀態。由於國際原油價格漲幅顯著回落以及相對較高的基數效應,PPI漲幅略有縮小,同時隨著食品價格進一步回升,CPI漲幅略有擴大,CPI與PPI缺口繼續縮小。

“2019年CPI和PPI都可能下降,經濟面臨需求減弱的風險。由於物價走勢溫和,不存在通脹壓力,也不存在滯脹風險。”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説。

當前,影響我國物價走勢的因素主要來自三方面,分別是輸入性通脹、需求拉動、流動性充裕。從輸入性因素看,國際原油和大宗商品價格已經下行,輸入性通脹壓力較小。隨著大宗商品價格下降將傳導至工業生産領域,使得産品價格漲幅收窄,最終也會影響到消費端價格走勢。從需求因素看,我國處於經濟結構轉型時期,過去依靠粗放式投資拉動的經濟增長模式正在轉變,投資對價格上漲的帶動力減弱;消費需求穩中趨緩,也將直接造成消費品價格缺乏上漲動力。從流動性看,2019年將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意味著因流動性氾濫而抬升物價的可能性不存在。因此,2019年我國物價大幅上漲的可能性較小。

隨著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也有人擔心,中國經濟是否會出現滯脹?連平表示,2019年無論是CPI還是PPI都不會出現大幅上漲,通脹不會成為中國經濟運行中的主要矛盾。

多位專家表示,考慮到中國經濟面臨的下行壓力,如果應對不好可能會帶來就業問題,並引發其他風險隱患。因此,仍應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工作,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進一步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記者 林火燦)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王洋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