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為“天路”當好“開路先鋒”——北京新機場空管“首考”交滿意答卷

2019-01-23 16:51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北京1月23日電 題:為“天路”當好“開路先鋒”——北京新機場空管“首考”交滿意答卷

新華社記者 齊中熙

1月22日9點28分,一架“獎狀680”校驗飛機從北京首都國際機場起飛,在華北空管局指揮下,40分鐘後在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跑道平穩落地,標誌著北京新機場第一場校驗任務圓滿完成。如何為“天路”當好“開路先鋒”?記者採訪了民航局空中交通管理局的有關負責人員。

雖説“天高任鳥飛”,但航班並不能“隨意飛行”,天上也有“路”。一條條“天路”就是通過地面導航設備發出的信號串聯成的。一架航班從起飛到落地,都需要這些設備發出準確可靠的信號來支持和引導。

因此,導航設施作為機場開航的必備設施,其建設及投入運行直接關係到機場的順利投運。設備所發出的信號是否準確可靠,直接關係到飛行安全。而飛行校驗工作就是通過空中飛行將設備調校到最準確,對“天路”上的每一個邊邊角角進行確認,標識出“天路”的邊界。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導航工程涉及7套儀錶著陸系統及1套全向信標測距儀系統,共建設15個導航臺站,由華北空管局負責建設和運行。在臺站建設時,既要兼顧傳統的飛行程序,也要順應技術的發展。

為此,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的導航設備升級,將西二跑道、東一跑道主降方向設置為三類盲降標準,同時能夠為具備平視顯示器(HUD)的飛機提供信號。這些先進技術的加入,都讓新機場“贏在起跑線”。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空管配套工程在規模上堪稱我國空管系統之最,橫跨京冀兩地,規模大、任務重、時間緊,給建設和運行籌備工作帶來了挑戰,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民航局空管局局長車進軍表示。

華北空管局局長文學正表示,首場校驗飛行順利完成,標誌著華北空管局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建設與運行籌備工作進入衝刺階段。

1月22日至3月15日,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將持續開展近2個月的飛行校驗工作。整個校驗內容包括4條跑道、6套儀錶著陸系統、7套燈光、1套全向信標及測距儀和飛行程序等。此次飛行校驗工作完成後,意味著北京大興國際機場飛行程序和導航設備具備投産通航條件。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朱英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