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貨幣政策傳導出現邊際改善

2019-02-16 08:23 來源: 經濟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1月份信貸增量創新高,央行表示——
貨幣政策傳導出現邊際改善

2月15日,中國人民銀行發佈金融數據顯示,1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3.23萬億元,同比多增3284億元,創單月曆史新高。初步統計,1月份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4.64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1.56萬億元。

廣義貨幣(M2)比上月末有所回升。1月末,M2餘額186.59萬億元,同比增長8.4%,增速比上月末高0.3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低0.2個百分點。

1月份信貸為何大增?如何看待?2月15日,央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峰在1月份金融統計數據解讀吹風會上表示,總體看,1月份貸款同比多增主要是由於宏觀調控加大逆週期調節力度、貨幣政策傳導出現邊際改善和季節性因素的影響。

去年以來,央行多措並舉,推動銀行發行永續債,改善資本對銀行投放信貸的實質性約束;同時,綜合運用定向降準、中期借貸便利(MLF)、再貸款、再貼現等工具,並創設定向中期借貸便利(TMLF),在緩解部分銀行面臨的流動性約束的同時,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擴大對小微、民營企業的信貸投放。

“這些措施的效果正在顯現,貨幣政策傳導也出現了邊際改善,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加大。”孫國峰表示,央行還在研究推動利率逐步“兩軌合一軌”,疏通央行政策利率向信貸利率的傳導,緩解利率約束。

1月份信貸大增引發了市場擔憂。有觀點提出,央行是不是在“大放水”,貨幣政策是否要轉向寬鬆?“穩健貨幣政策的取向並沒有發生改變。”孫國峰強調,無論是從總量還是從結構上看,都談不上“放水”。

從總量看,M2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根據形勢發展變化,體現了逆週期調節的要求,節奏上也有春節等季節性因素的影響,宏觀杠桿率保持穩定,談不上“放水”;從結構看,主要是加大對小微、民營企業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製造業特別是高技術製造業的中長期貸款明顯加速,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質量提升,促進經濟結構優化升級;同時,較好地處理了內外部平衡的關係。“總的來看,貨幣政策探索並積累了不搞‘大水漫灌’又要更好服務實體經濟的經驗。”孫國峰表示。

另一市場較為關注的數據是狹義貨幣(M1)增速的明顯放緩。1月末,M1同比增長0.4%,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1.1個和14.6個百分點。對此,央行調查統計司司長兼新聞發言人阮健弘表示,從5000戶企業調查監測數據來看,企業流動性狀況並未惡化。

從歷史規律看,1月份往往都是全年貸款投放最多的月份,2018年1月新增貸款為2.9萬億元,就是當年貸款投放最多的月份。“今年1月新增貸款情況與去年同期情況類似,與實體經濟的需求是相匹配的,屬於合理水平。”孫國峰表示,銀行普遍有“早投放,早收益”、爭取“開門紅”的經營傳統,這不是“大水漫灌”,“考慮到春節因素,應把1月份、2月份甚至一季度的數據統籌考察,不宜對單月數據過度關注”。

2月15日,國家統計局發佈數據顯示,1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1.7%,為近14個月低點;工業生産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上漲0.1%,為近29個月低點。在此背景下,貨幣政策是否會繼續往偏松方向調整,甚至會有降息的可能?孫國峰回應稱,當前流動性合理充裕,貨幣市場利率下行,貸款利率尤其是對小微企業的貸款利率也是下行的。在推動基準利率和存貸款的市場利率“兩軌合一軌”的過程中,要更多地發揮央行的政策利率對市場利率和信貸利率的傳導作用,“可以多關注實際的銀行貸款利率的變化”。(記者 陳果靜)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吳嘯浪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