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外出”“本地”兩相宜 技術工種需求旺——節後農民工返崗就業觀察

2019-02-18 16:45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杭州2月18日電 題:“外出”“本地”兩相宜 技術工種需求旺——節後農民工返崗就業觀察

新華社記者

人勤春早務工忙。臨近元宵佳節,記者在浙江、貴州、湖南、廣東、上海等地採訪發現,不少農民工已經返崗,一些中西部省份,返鄉就業已成為農民工務工一大亮點。同時,各地相關部門均出臺有效舉措,幫助民企拓寬招工渠道,穩定和擴大農民工就業。

節後返崗率穩中有升

在杭州福斯達深冷裝備股份有限公司生産車間內,記者看到各班組工人已經開始井然有序地工作。“企業從正月初八就已經開工,返鄉農民工正在陸續回來,預計正月十五左右就可以到齊。”企業人力資源經理沈利群説。

據廣東東莞市人社部門調查,截至2月14日正月初十,全市企業開工率為77.9%,員工返崗率為64%,同比均略有上升,元宵節前返鄉的員工返崗比例將達九成。

“最近幾天杭州站直屬的火車城站和火車東站日均到達人數約22萬,其中來自安徽、川渝等方向的農民工佔到相當一部分。”杭州站工作人員孫赫蒲説,車站加開了24小時售票窗口,方便他們向余姚、義烏等地中轉換乘。

近年來,受勞動力成本上升、産業轉型升級等因素影響,沿海地區的一些企業開始向中西部轉移。隨著大量企業的入駐,原本是勞務輸出大省的湖南,開始出現人力資源“回流”,不少在外務工的湖南人陸續返鄉就業。

2015年以來,湖南永州市江華縣主動承接沿海産業轉移,引導400多家勞動密集型企業進駐鄉村開設工廠。2019年春節期間,江華高新區提供6000多個崗位,面向社會招聘。

為吸引農民工返鄉就業,江華縣在住房、教育、醫療等方面出臺了系列優惠政策。38歲的鹿洞村村民盤蓮香説:“在鞋廠上班包吃住,每個月賺3000多元比自己原來在廣東打工還划算。不僅可以經常回去照顧老人,還享受到了政府提供的購房補貼,生活比以前更有奔頭!”

民營企業就業潛力仍存

為了保證元宵節後能夠順利開工,貴州遵義神曲樂器製造有限公司的負責人鄭傳玖最近忙著招聘新員工。“去年的員工基本都留下來了,正月初七、初八兩天,我們又招了150名員工。”

像神曲樂器公司一樣,記者在走訪中發現,量大面廣的民營企業對農民工就業的吸納承載仍有較大潛力。東莞東聚電子電訊製品有限公司是一家3C産品製造商,公司員工已有14000多人。2018年,東聚增資擴産,該企業招聘專員梁金琴介紹,企業仍需要補充約2000人,普工和技術工人兩大群體求才若渴。

湖南明意湖公司董事長李洪梅告訴記者,老員工帶新員工成了農民工就業的有效渠道。從今年1月開始,內部推薦的新員工一經錄取,根據其技能崗位以及工作時間長短給予老員工一定獎勵。截至2月16日,公司已經成功招聘到180余人。

一方面民企自身拓寬招聘渠道,另一方面相關部門也積極幫助企業協調對接。浙江衢州傑豐服裝有限公司于2018年10月在衢州柯城區落戶,在對熟練性要求較高的車縫工上遭遇了招工難,連續10余場招聘會只招到20多名車縫工。

“當地政府了解到這一情況後,部門、鄉鎮工作人員馬上開展專項幫扶,在人員密集場所設立招聘攤位,同時在網上發佈招聘信息,吸引了不少浙江省內以及四川、江西等地農民工就業,我們已經在正月初十順利開工。”企業負責人沈微説。

政府幫扶出實招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已連續15年開展的“春風行動”為穩定和擴大農民工就業提供了保障。2019年“春風行動”主題為“促進轉移就業,助力脫貧攻堅”,各地也紛紛出臺舉措落實。

“杭州市·黔東南州2019年東西部勞務協作就業扶貧專場招聘會”日前在貴州黔東南州黎平縣舉行,參加本場招聘會的杭州企業有25家,提供就業崗位1400余個,涵蓋建築、製造、物業管理、餐飲服務等多個工種。在初步達成意向的385人中,建檔立卡貧困戶達109人。

杭州人社部門有關負責人介紹,杭州各區(縣、市)人社部門在春節前後分別與黔東南州各對口幫扶縣密切協作,搭建平臺,組織200家左右杭州地區企業開展就業扶貧專場招聘會,共計提供崗位10000余個。

值得注意的是,“互聯網+”正在成為農民工的求職“新快車”。上海人社部門介紹,今年的“春風行動”既有進社區、進車站、進園區等現場招聘諮詢活動,也將通過手機短信、微信推送、遠程招聘等形式開展,辦好網上“春風行動”,幫助勞動者和用工單位有效對接。

據了解,貴州省已建成全省集中的個人及單位基礎信息數據庫,入庫勞動力個人信息2686萬餘條、單位信息112萬餘條,並推出“貴州就業幫”手機客戶端,提供“要培訓”“找工作”等11項服務,初步實現公共就業服務信息化全流程。

東莞市人社部門還開展了清理整頓人力資源市場秩序專項行動,加大對“黑仲介”“黑代理”的打擊力度,確保節後人力資源市場平穩有序,為促進農民工就業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執筆記者:魏一駿;參與記者:柳王敏、黃浩苑、施錢貴、周蕊)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石璐言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