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百舸爭流 協同者先——從天津濱海新區看京津冀協同創新

2019-02-20 13:06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天津2月20日電 題:百舸爭流 協同者先——從天津濱海新區看京津冀協同創新

新華社記者 鄧中豪

匯集全國1/4以上著名高校、1/3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工程中心、2/3以上兩院院士……作為科研高地,京津冀卻長期面臨科研、産業兩張皮的窘境,大量科研成果“蛙跳”至長三角、珠三角落地。

獨行快,眾行遠。如何促進科技、人才、産業、空間統籌協調,使區域科研創新優勢轉化為京津冀高質量發展的源動力,天津濱海新區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天時

春節剛過,董穎早早回到位於天津濱海新區旗下天津濱海高新區的公司裏,為新一年的工作做準備。董穎是紫光雲公司的運維監控中心總監,自去年8月正式落戶濱海新區以來,他所在的公司已快速聚集近700名科技型人才。

雲産業是紫光集團“芯雲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立足天津,公司的産業版圖快速擴張。事實上,以紫光為代表的北京科技企業,正紛紛在濱海新區佈局。

“隨著數字時代的到來,生物識別技術愈發重要。”中科虹星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侯廣琦介紹,公司作為由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孵化的高科技企業,落戶天津濱海新區以來,在遠距離虹膜識別融合人臉識別方面,已取得重大技術突破。

無摩擦、低噪音、高轉速,通過磁懸浮與軸承的結合,天津飛旋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磁懸浮鼓風機另辟蹊徑,一舉打開國內外市場。“公司創始團隊來自清華大學。”公司董事長洪申平告訴記者,依靠天津濱海新區雄厚的製造業基礎,公司在落戶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後快速實現産業化,産品已打開國際市場。

“過去北京有很多好技術,但最近的天津和河北反倒承接不了,頻頻出現‘鳳凰東南飛’。”南開大學濱海開發研究院教授周立群認為,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實施,為京津冀協同創新提供了“天時”,技術就近落地成為大勢所趨。

地利

在天津威努特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來自全國各地的員工們正努力研發新型工控安全産品。“天津更接近公司用戶,方便改進産品。”員工王方立告訴記者。

這家來自中關村的科技型企業,力圖在天津打造研發、技術服務和生産中心。而吸引其在此落戶的,無疑是當地的夯基壘臺、立柱架梁。正是濱海—中關村科技園在落戶、醫療、教育等方面的全面支持,免除了外地員工的後顧之憂。

“濱海—中關村科技園自2016年底成立以來,越來越多的北京企業在此落地。”天津中關村科技園運營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鄭毅介紹,自科技園掛牌以來,已註冊企業941家,註冊資本金104.3億元,來自北京企業240余家。

濱海—中關村科技園只是濱海新區“築巢引鳳”的一個縮影。在積極承接企業轉移的同時,濱海新區還積極承接北京優質科研資源,輻射帶動産業發展。

據介紹,濱海新區主動加強與北京院校創新資源的對接,中國核工業大學、中科智慧識別研究院、清華電子信息研究院、北京大學新一代信息技術研究院等一批高水平科研院校,紛紛落戶濱海新區,為區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充沛動能。

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近年來,滴滴、京東、奇虎360、今日頭條等企業紛紛落子濱海新區,百度創新中心等眾創空間成為打造雙創升級的重要載體。

人和

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協同創新真正實現,歸根到底要依靠營商環境的提升。

在天津港保稅區內,僅聯想集團就有54家公司在此落戶。聯想集團中國區副總裁何瑛介紹,保稅區不僅在政策諮詢、證照辦理、資質申請等方面提供了優質服務,還在白領公寓、員工食堂、班車、骨幹員工子女入學等方面給予了聯想集團最大的支持。聯想集團已將天津港保稅區作為新業務和新技術的大本營。

“得知我們公司因研發投入大,流動資金出現困難,高新區工委、管委會領導一連來了好幾趟。”天津華翼藍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谷增偉回憶説。

據了解,為助力科技企業解決融資難題,天津濱海高新區與北京中關村積極協調,2018年,天津中關村科技融資擔保公司已在天津濱海高新區正式落戶。

與此同時,天津東疆保稅港區充分發揮租賃業發達的優勢,幫助包括集成電路企業在內的高科技企業解決融資難題,有力促進了京津冀相關企業的科研創新。

不僅如此,天津濱海新區旗下的中新天津生態城,還在北京設立了服務中心。既為有意向落戶的企業“靠前服務”,提供政策信息和解讀,也為已在生態城註冊的企業提供工商事務、財政兌現、政策申報、人才落戶等材料的準備服務。

“由北京搬遷到天津濱海新區後,公司得到地方政府在財稅、土地、融資等方面的全方位支持。”恒銀金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江浩然説,作為受益於京津冀協同的科技企業,公司將通過技術進步,為京津冀協同創新助力。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姜晨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