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雲南這樣進行查擺扶貧問題專題詢問

2019-04-01 08:50 來源: 光明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12位省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詢問,副省長率省政府10個有關職能部門負責人現場回答——
雲南這樣進行查擺扶貧問題專題詢問

3月26日,雲南省人大常委會12位常委會組成人員從不同角度對雲南省政府脫貧攻堅工作情況進行專題詢問,副省長陳舜率省政府10個有關職能部門負責人現場回答詢問。提問者直言不諱,查擺問題;回答者直面問題,坦誠答覆。

“省委確定了今年130萬貧困人口凈脫貧、31個貧困縣摘帽、7個直過民族整族脫貧的任務目標。請問省政府採取什麼措施確保完成今年任務目標?”雲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納傑首先發問。

針對提問,陳舜從進一步完善脫貧攻堅貧困退出標準、程序和有關政策,進一步統籌整合各方資源,進一步聚焦深度貧困地區、特殊困難群體和易地扶貧搬遷,紮實做好中央脫貧攻堅專項巡視整改工作,進一步做好脫貧退出系列考核評估有關工作等方面作出了回答。

迪友堆委員説:“請問我省對進一步改善深度貧困地區基礎設施有什麼打算?”

雲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胡朝碧回答説:採取的措施是政策措施優先保障,資金項目具體傾斜,支持力度持續加大。“十三五”以來,對27個深度貧困縣共投入資金約176億元,主要用於支持農村飲水安全、興邊富民、以工代賑、農網改造、農村扶貧公路等方面。今後將在政策供給、資金爭取、項目安排、力量投入等方面加大對怒江、昭通、曲靖等深度貧困地區的傾斜支持。

“如何綜合施策、建立長效機制,鞏固脫貧成果,防止出現返貧?”任錦雲委員接著問。

雲南省政府副秘書長、省扶貧辦主任黃雲波表示,摘帽縣堅持黨中央明確的“四不摘”,不摘責任、不摘政策、不摘幫扶、不摘監管;對摘帽縣繼續實行督查檢查和對黨委政府的扶貧開發成效考核;今年將組織對所有建檔立卡脫貧戶開展“回頭看”,全面落實脫貧後的鞏固提升計劃和幫扶脫貧措施;加強返貧監測,及時解決好返貧問題,對因病返貧人口及時納入幫扶;把貧困退出的縣、鄉、村作為鄉村振興建設重點優先扶持。

徐昌碧委員問:“目前仍有上百萬農村群眾還在喝水窖水,有的飲水還要靠人背馬馱。請問怎樣加大力度解決貧困地區飲水安全問題,確保當年退出貧困人口的飲水安全?”

“投資向貧困地區傾斜,實行動態管理,優先將解決貧困人口飲水安全問題的工程列入縣級項目庫,確保優先實施,繼續提升水質。堅持監管並重,保障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得成、用得上、管得好。”雲南省水利廳副廳長周金輝回答。

“我省農危改工作的突出問題是還不夠精準,請問怎樣做到堅持標準、精準實施,完成農危房改造清零任務?”陳友康委員問。

雲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廳長馬永福回答説:2016年年底全省4類重點對象危房總量97.7萬戶,已完成72.34萬戶,2019年計劃完成剩餘的25.38萬戶。目前正加強指導深度貧困地區任務重、問題多的縣整合涉農資金合理確定危改戶補助標準,組織專家技術隊伍赴現場直接幫助認定和指導危房認定和改造工作,組織17個危房改造工作開展較好的已脫貧退出縣“一對一”幫扶農村危房改造困難問題較多的未脫貧退出縣,防止危房改造政策“跑偏”及措施落實不到位。

李華松委員問:“我省由於貧困地區特別是深度貧困地區教育基礎薄弱,歷史欠賬多,辦學條件差,教師隊伍不足,控輟保學形勢依然較為嚴峻。請問在解決好控輟保學和防止因學返貧上還應採取什麼過硬措施?”

雲南省教育廳廳長周榮坦陳:目前全省還有輟學兒童3406人。近年來,省委省政府將控輟保學納入貧困縣退出的硬指標,把輟學率納入縣域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評估的“一票否決”指標,把適齡孩子輟學作為貧困戶貧困退出的“一票否決”指標;建立聯防聯控聯保責任體系、控輟保學月報告和約談制度;大力推進依法控輟保學,實現了建檔立卡貧困戶學生“上學有保障”。雲南還建立了從學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全學段覆蓋的非義務教育的學生資助體系,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

“村衛生室建立配齊後,怎樣充分發揮作用?不但要建好,更要管好、用好,請問對此有何考慮?有什麼樣的措施?”李江虹委員問。

雲南省衛健委主任楊洋表示,全省13446所村衛生室全面覆蓋全省11902個行政村,為農村居民提供著最基本的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但由於人員素質起點偏低、執業崗位吸引力不足等多方面原因,還存在服務能力水平不高、執業不規範等問題。今年起全面推進“鄉管村用”的村醫管理機制;實施村醫學歷提升工程,開展村醫服務能力提升培訓,通過培訓使全省55歲以下的4726名在崗村醫全部達到中專及以上學歷,每年為全省每所村衛生室培訓1名衛生技術人員;每年省政府表彰獎勵優秀鄉村醫生,提升村醫的執業榮譽感。

主持專題詢問的雲南省人大常務副主任和段琪感慨地説,詢問和回答實事求是,回應了人民群眾和社會各方的普遍關切,展示了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堅定信心和決心,專題詢問始於“問”,不止于“答”,關鍵是把承諾落到實處。(記者 張勇)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黃頔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