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中國債券市場的國際吸引力不斷增強

2019-04-01 18:20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北京4月1日電 題:中國債券市場的國際吸引力不斷增強

新華社記者劉開雄

4月1日,中國債券正式納入彭博巴克萊債券指數。這是繼A股納入明晟(MSCI)新興市場指數之後,我國金融市場又一次被國際主要相關金融指數所接納。

近年來,中國經濟在世界經濟中的比重持續上升,國際投資者對人民幣資産的配置需求不斷增長。我國金融市場對外開放不斷推進,為國際投資者投資境內人民幣市場提供了更多的便利途徑,特別是“滬港通”“深港通”“債券通”等一系列投資渠道的開通,讓越來越多的國際投資者從“感興趣”直接轉入到“動起來”。

據國家外匯管理局發佈的《2018年中國國際收支報告》顯示,2018年,我國證券投資項下凈流入1067億美元,較上年多流入2.6倍。從交易項目看,2018年,股權投資凈流入430億美元,較上年多流入12倍,債券投資凈流入637億美元,較上年多流入1.4 倍。體現了我國資本市場有序開放、市場基礎設施日臻完善和境內外金融資産價格相對變化等共同作用的結果。

截至2018年末,中國債券市場存量規模達86萬億元人民幣,其中國際投資者持債規模近1.8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6%。

目前,境外機構參與中國債券市場表現得更加活躍。彭博方面提供的數據顯示,2018年全年“債券通”交易筆數近7500筆,交易量8900億元人民幣左右,日均交易量35.8億元人民幣。2019年2月,雖然扣除假期後僅有15個交易日,但當月交易量達到972億元人民幣,日均交易量64.8億元人民幣,日均交易量較2018年日均水平接近翻番。中債登數據顯示,2018年1-2月,境外投資者購買了105億元人民幣的政策性銀行債券,而今年同期該數字猛增至607.9億元人民幣。

“中國金融市場開放的新政策不斷推出,境外投資者進入市場的力度越來越大。”彭博中國總裁李冰説,2018年境外機構進入中國市場,主要是購買中國國債。但今年以來,政策性銀行債的比重加大。“這是一個非常健康的發展,從配置國債到配置政策性銀行債券,是境外投資者對中國市場的進一步肯定。”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宋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