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多管齊下打通分級診療梗阻點

2019-04-11 08:49 來源: 經濟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基層醫療機構提質增效,建立緊密型“醫聯體”,鼓勵醫生多點執業
——多管齊下打通分級診療梗阻點

3月14日,浙江寧波鎮海區駱駝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探索“互聯網+”模式的“絡繹上門”醫療護理平臺正式上線。圖為醫護人員(中)在社區居民方積四家中提供護理服務。新華社記者 黃宗治 攝

● 落實分級診療與醫生多點執業是大勢所趨,但當前仍面臨諸多難點、痛點,要真正破解這些難題需要重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

● “醫聯體”是分級診療制度的重要抓手,是強基層的重要措施,是大醫院讓百姓受益的戰略性措施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快建立遠程醫療服務體系,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能力建設和醫護人員培養,提升分級診療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質量。日前,第二屆“落實分級診療與多點執業”研討會在北京舉行,多位醫衛界政協委員在全國兩會後再次相聚,為分級診療和醫生多點執業建言獻策。與會專家一致認為,落實分級診療與醫生多點執業是大勢所趨,但當前仍面臨諸多難點、痛點,要真正破解這些難題需要重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

基層醫療不是低水平醫療

“目前,社會、政府、業界對分級診療制度的認識和把握並未完全到位,還存在各種分歧。即便在醫療行業內部,也有不少人認為基層醫療就是低水平醫療,這一觀點是不科學的,亟待糾正。”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醫院協會副會長方來英錶示,基層醫療服務並不等於低水平醫療服務。之所以推進分級診療建設,並不是要區分不同層級的優劣,而是要根據不同定位,突出和強化各級醫療機構自身的優勢和特色。

方來英的發言,引起了多位業內專家的共鳴。作為一名全科醫生,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豐台區方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吳浩對分級診療制度建設的難點也深有體會。他表示,如果將分級診療制度的分級定位為上下級,那麼這一制度就很難真正實現。“合理的分級診療制度,是在每個層級都應該有高質量的醫療機構,就如同大學、中學、小學僅是定位不同一樣。目前來看,要想加快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必須在基層醫療機構‘提質’上下功夫。”吳浩説。

“只有基層醫療機構滿足了百姓大部分醫療服務需求,分級診療的‘底兒’才能兜住。現在很多老百姓不願意到基層醫院看病,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擔心基層醫院看不好病,甚至會擔心出現誤診誤治情況,從而延誤治療。”吳浩介紹,為了解決群眾的“心病”,方莊社區正在加緊探索基層醫療機構提升服務能力的路徑,目前已構建出智慧化的社區衛生服務體系,並利用人工智慧為全科醫生賦能。“去年方莊社區的‘智慧家醫’模式還入選了北京市改革開放40週年成果展,被北京市政府重點推介。”

“醫聯體”是強基層重要措施

“其實分級診療並不是一件新生事物,但因為醫保支付體系不完整、優質醫療資源可及性不夠、信息化建設和共享程度不強等原因,我國要想建成完善的分級診療制度,還需要走一段很長的路。”國家衛生健康委衛生發展健康研究中心研究室主任苗艷青表示。

在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協和醫院消化內科主任楊愛明看來,建立緊密型“醫聯體”,是助力分級診療的一條重要出路。

楊愛明表示,協和醫院與北京第六醫院、普仁醫院等醫療機構,已經初步探索出了建設“醫聯體”的經驗和教訓。他舉例説,雖然北京協和醫院擁有2000張病床,但分配給各個科室以後,就不是很充裕了。如消化科的病床僅有五六十張,對來自全國各地的重症病人而言,住院治療變得越來越困難。為緩解患者住院難,近年來北京協和醫院在北京市東城區政府的幫助下,與北京第六醫院、北京普仁醫院等構建了“醫聯體”合作關係——由協和醫院來救治急危重症病人,待病人度過危重期且病情穩定後,將患者轉至合作的醫院繼續治療和照護。

“這一合作關係盤活了病床資源,讓協和醫院與二級醫院的病床都得到了有效利用。與此同時,這一合作關係也是一種分級診療,協和醫院發揮在急危重症方面的救治優勢,合作醫院承擔起篩查、開藥、術後康復等職責。此外,通過‘醫聯體’合作關係,協和醫院的醫生也會到合作醫院查房、討論病例等,也可以幫助合作醫院的醫生學習更多知識。可謂一舉多得。”楊愛明説。

原衛生部副部長、中國醫師協會名譽會長殷大奎也表示,“醫聯體”是分級診療制度的重要抓手,是強基層的重要措施,是大醫院讓百姓受益的戰略性措施。

讓多點執業“叫好又叫座”

要想合理配置醫療資源,除了構建分級診療制度,落實醫生多點執業也是一條重要路徑。“但是,近年來醫生多點執業依然面臨著彈簧門、玻璃門,並沒有實質上的推進。”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心內科主任霍勇説。

全國政協委員、阜外醫院心律失常診治中心主任張澍表示,目前醫生多點執業仍面臨著諸多利益和管理上的衝突。要想有所突破,應該主動調動和發揮公立醫院參與多點執業的積極性。

“推進醫生多點執業,可以參考國外平臺式醫院模式。例如,美國有很多醫生集團平臺,醫生可在一個平臺上尋找適合自己專業的業務開展多點執業。”霍勇説。

“事實上,醫生多點執業也是實現醫療資源均質化的重要路徑,醫療均質化是分級診療制度的重要保障。”全國政協委員、首都醫科大學北京宣武醫院神經外科首席專家淩鋒表示,最近兩年,她作為中國醫師協會志願醫師分會會長,多次帶隊中國志願醫生赴全國各地國家級貧困縣,開展醫療技術扶貧行動,“這些行動都涉及了醫生多點執業”。

“醫療是需要法律許可的。目前,我國醫生‘單位人’的身份,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志願醫生開展幫扶行動。建議相關部門儘快出臺法律條文細則,明確醫生可以多點執業的範圍和時間等,讓醫生成為全社會的資源,以改變目前醫生多點執業‘叫好不叫座’的現狀。”淩鋒説。

“加強頂層設計,從法律層面認可醫生多點執業”,也是方來英、楊愛明等多位專家的共識。方來英還建議,改革醫療責任險和醫院現有的用人制度,實現醫生執業資質和註冊地點可分離,讓醫生多點執業擁有“合理合法”的出口,這樣將會有更多百姓享受到優質醫療服務。(記者 吳佳佳)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劉楊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