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一季度經濟增長6.4%! 這次真的不一樣

2019-04-17 15:51 來源: “國是直通車”微信公號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6.4%! 中國經濟一季度平穩開局。

2018年,在內外環境制約下,中國經濟增速逐季下滑,四季度創下了近年新低。17日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顯示,中國經濟顯現企穩跡象,2019年首季國內生産總值213433億元,同比增長6.4%,與去年四季度持平,超過市場預期。

經濟企穩背後,宏觀調控的作用不可小覷。

基於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宏觀調控是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的重要載體。既然是政策或政策組合,就必須以特定的經濟、政治、社會等條件為出發點,有針對性、前瞻性地對市場機制的失效或失靈進行調校,抑或對市場機製作用力不夠的領域予以補充、強化。

中國經濟長期的高速增長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成績之顯著毋庸諱言,而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不僅是“新常態”,也是內外部條件發生變化的必然之舉。高質量發展不僅需要市場的有效對接,同時需要宏觀政策高質量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本輪宏觀調控,決策層多次重申不靠“大水漫灌”的強刺激。與以往相比,從政策出臺的動因到政策內容、從政策目標到政策工具,均凸顯市場的第一性作用,政策的邏輯和自洽性較強。

那麼,為什麼減稅降費、“放管服”改革等政策成為本輪調控的關鍵詞?

首先,經濟發展階段已發生根本性變化。如果説之前的經濟仍然屬於工業革命的範疇,那麼新經濟即便被冠以“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名稱,其內核卻是科技,特別是與數字化相關的科技。與之對應,資金和技術是工業時代的核心生産力要素,而科技是數字化時代的核心生産力要素,並且是愈來愈“軟”的科技,如大數據,AI(人工智慧)、VR(虛擬現實)等。中國在數字科技的應用端取得長足進步並具備一定的先發優勢,新經濟的成分已蔚為大觀,由此,宏觀調控必須考慮宏觀經濟的質變。

其次,傳統的經濟增長引擎馬力下降,政策供給需要“新能源”。拉動GDP增長的三駕馬車中,加大投資的邊際貢獻遞減已是不爭的事實,凈出口的增加受制于勞動力成本的上升、中低端産業的轉移以及全球範圍的貿易摩擦,而消費需要長期培育且結構性短板的補充是個系統工程。因此,三者合力驅動經濟高速增長的基礎不在,即便加大政策力度,效果也未必達到預期。而資源都是稀缺的,政策資源也不例外,一旦投資特別是固定資産投資的回報出現趨勢性下降,加大資源投入是一種變相的浪費。

再次,聚焦市場和微觀主體是培育良性政策環境的點睛之筆。實體經濟的發展困境重要的原因是成本高企而效益不理想,所以,資金才會向金融和房地産等虛擬經濟領域匯集,脫實向虛才會成為久治不愈的頑疾。減稅降費直接對病灶進行靶向治療,真正降低實體經濟成本,煥發實體經濟投資熱情。稅費成本對於實體經濟收益率的影響是極其顯著的,隨著價值鏈整體成本的降低,系統性提升經濟産出就成為可能。“放管服”改革是針對隱性的行政成本,全流程提高政府的服務效率,本質上仍然是降低經濟運行的成本。一旦經濟主體的負重下降,那麼,效率的提升只是時間問題。

最後,宏觀調控政策的目的是激發微觀主體活力,綱舉才能目張。本輪宏觀調控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貨幣政策保持穩健,財政政策趨向積極,並且是更為科學的積極。在新經濟的大背景下,驅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根本力量是微觀主體,是企業家精神。宏觀調控政策和政策組合是構建“六穩”的制度環境,培植發揮微觀主體作用的土壤,去除不必要的約束和限制,進一步激發其主觀能動性。

基於此,這次宏觀調控確實不一樣。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黃頔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