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保障春耕生産的“電小二”

2019-04-26 17:03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呼和浩特4月26日電 題:保障春耕生産的“電小二”

新華社記者 魏婧宇

春耕時節的內蒙古自治區科爾沁右翼前旗,聽不到耕牛的哞哞聲,取而代之的是農機具運轉的轟鳴聲,交織出現代化農業的“春之聲”。有一群人穿梭在田間地頭,為“春之聲”提供保障,他們就是自稱“電小二”的電力職工。

“我們在春耕備耕期間開展‘保姆’式服務,為農業生産提供24小時電力服務、線路檢修,因而得名‘電小二’。”國網科右前旗供電公司哈拉黑供電所職工鄭洪波説。

科爾沁右翼前旗哈拉黑鎮從2017年開始進行農村電網改造,已累計建設10千伏輸電線路54公里,新建改造配電變壓器27台,有效解決了農業生産的供電問題。春耕開始前,“電小二”對全鎮的輸電線路、變壓器和460座電機井房進行了徹底檢修。東盛稻田種植專業合作社作為當地最大的農業生産合作社,是“電小二”們最常去的地方,他們保障著合作社內22台大型農機具“吃飽電,好好轉”。

“合作社從成立到現在不斷擴大生産規模,離不開‘電小二’的幫助。”合作社理事長張忠偉説。

2005年,張忠偉和幾位村民眼見由於分散種植和銷售,村裏的優質稻米一直打不開市場,便萌生了推廣大規模機械化生産的想法。耕牛變農機,人工打場變機器去殼,“吃電”的大農機能在偏遠的塞北農村使用嗎?張忠偉來到哈拉黑供電所諮詢。

“現在農網電壓低,大型農機設備怕是帶不起來,不過我們可以為合作社設計新的用電方案,提升供電能力。”鄭洪波告訴張忠偉。

第二天,3名電力技術人員來到合作社進行實地勘察,根據設備功率和廠房實際情況給出設計方案,在現場安裝了一台100千伏安的變壓器,僅用6天時間就全部完工上電。

電力有了保障,合作社逐漸購進各類現代化農機具。2013年,合作社計劃為糧食加工廠新進機器設備18台。但是設備增加了,原有的變壓器容量又不夠用了。

“張大哥,你們的變壓器需要增容了。”正當張忠偉準備去供電所詢問時,“電小二”鄭洪波和同事來到合作社。他們得知合作社要擴大規模,便提前來做電路升級改造,將變壓器增容至250千伏安,保證糧食加工廠穩定用電。

“電力供應跟上了,合作社的規模越做越大。”張忠偉説。合作社的有機水稻基地從成立初期的128畝擴展到3萬畝,帶動周邊4個鄉鎮2000余戶社員開展有機種植。社員們在稻田中養蟹、養魚、養鴨子,實現“一地雙收、一水兩用”,每畝地增收500多元,戶均增收5000多元。

在春耕忙碌之餘,張忠偉還在為合作社的環保項目做著打算。“今年準備引進一條有機肥生産線,回收羊糞、玉米稈、稻草稈,加工成有機肥,投入到稻田中,形成一個全程産業鏈。”張忠偉説,“到時候還要再請‘電小二’幫我們升級線路。”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吳嘯浪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