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科技讓生活更美好——從首屆全國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大會看農業科技新趨勢

2019-04-26 17:59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成都4月26日電 題:科技讓生活更美好——從首屆全國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大會看農業科技新趨勢

新華社記者 于文靜

垂直智慧植物工廠、不易結晶蜂蜜生産工藝、功能型菜籽油7D産地綠色高效加工技術、花卉新品種、蔬菜秸稈肥料化處理關鍵裝備技術……日前在成都市舉行的首屆全國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大會的科技成果展覽上,近百家單位展出了原創性科技、高科技農業生産投入品、優質農産品等約1300項科技成果。優質、綠色、高效成為突出特點。

吃得豐富:優質特色與兒時味道各美其美

純粒鮮榨玉米汁,富含不飽和脂肪酸雞蛋,高葉酸甜糯玉米,適合糖尿病人群的優糖餅乾……在展覽中可以感受到,農業新品種和新加工技術越來越貼近消費者對優質特色農産品的需求,科研與生産的融合日益深入。

“我們與廣東省農科院作物所、華南理工大學合作,用優質甜玉米作原料,採用NFC非濃縮還原工藝,直接鮮果榨取,瞬時高溫滅菌,無菌冷灌,生産的純粒鮮榨玉米汁很受市場歡迎,每月銷售額達200萬元。”深圳市一家玉米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文天亮説。

在中國農科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展臺前,分別由加拿大小麥、中麥578、普通高産小麥烘焙的麵包引起參觀者的興趣。前兩種麵包明顯個頭高,口感更蓬鬆筋道。

“中麥578是高産強筋小麥新品種,蛋白質含量15%,濕面筋含量31.5%,穩定性好,對於乾旱、嚴寒的抗逆性好。”作科所副研究員李思敏説。

中麥578是此次大會上中國農科院發佈的1000項優秀農業科技成果之一,同時發佈的還有100項前沿性、標誌性重大農業科技成果。

“今後要推動科研方向的轉變。注重開發優質高效、綠色生態、市場歡迎、附加值高的農産品品種,要瞄準市場需求抓好兩頭:一頭是研發優質高端農産品,一頭是挖掘傳統口味的、土的、笨的品種,能夠找回兒時的舌尖上的記憶,找回老味道。”中央農辦秘書局局長吳宏耀在大會開幕式上説。

種得綠色:生産有所呼 科研有所應

“每當看到上百噸地膜被大車運出生産廠,想到它們源源不斷流向農田,心裏就很不是滋味,更想加快生物降解地膜的研究和推廣,幫助解決地膜殘留污染的環境問題。”中國農科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副研究員劉琪對記者説。

對於展示的花生、煙草、玉米、棉花、甜菜等專用全生物降解地膜,不時有觀眾上前諮詢、測試性能。劉琪介紹説,不同作物對地膜的功能需求、需要覆膜時間不同,目前生物降解地膜在華北地區的玉米,東北地區的花生、水稻,西南地區的煙草等種植中都有應用,今後要在降低成本、增強保墑性能等方面進一步加強研究。

在公佈的千余項農業科技成果中,相當一部分聚焦生態環保問題。

蛋白質植物免疫誘抗劑——阿泰靈的應用是百項重大成果之一。這項中國農科院植保所專利産品已實現規模推廣應用。

中保綠農集團産品經理張法星説,這種“植物疫苗”一方面通過誘導激活植株免疫系統使其少生病;另一方面通過加快植物新陳代謝,增強抗旱澇凍害逆境的能力,促進植株健康生長、增産提質。

“以前人們覺得生物農藥見效慢,使用技術要求高,比如有的産品因為菌群活性問題,上架期較短。這幾年通過阿泰靈的推廣應用,人們看到提高作物健康的效果,加上技術創新解決了上架期短等問題,生物農藥産品越來越得到農民和市場認可。阿泰靈上市5年來累計在5000多萬畝土地使用,銷售收入5億元。”他説。

産得高效:物聯網和大數據為農業插上翅膀

在浙江省麗水市松陽縣,很多茶農曾為茶園霜凍、熱害問題苦惱。近年來,當地政府組織30戶茶農集中了50畝連片茶園作為物聯網示範茶園,由科百科技公司提供農業物聯網自動監測、預警及水肥一體化灌溉控制等技術。

“通過對茶葉葉面溫度的自動監測,溫度低於零攝氏度時控制器啟動、開閥噴霧,水結冰時放熱,茶葉不會結霜;天熱時如果溫度太高,也會自動開閥噴霧降溫。”公司戰略合作經理王海天説。

數據力引導下的小氣候提升+精準微噴灌等技術,使茶農不再因災害減産,而且節省農藥肥料及人工成本,茶葉産量和品質得到提升。這項基於物聯網和大數據的茶葉精準栽培託管模式,入選了百項重大農業科技成果。

中國農科院院長唐華俊表示,當前,我國正處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破解農業資源環境約束,滿足不斷升級的消費需求,應對農産品國際貿易形勢,都必鬚髮揮創新引擎的帶動作用,推廣名優特色、營養健康的新品種,集成應用節本增效、生態環保、農産品質量安全、動植物疫病防控的關鍵技術。今後要進一步探索創新,構建高效的成果轉化平臺,全面提升成果轉化效率。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吳嘯浪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