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一顆小蘋果,種下大希望——品味延安脫貧中的果香

2019-05-09 18:52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西安5月9日電 題:一顆小蘋果,種下大希望——品味延安脫貧中的果香

新華社記者劉彤、李華

連片的果樹立在蜿蜒的山坡兩旁,芬芳的花香瀰漫在充滿綠意的果園之間……當記者來到陜西省宜川縣壺口鎮龍垣新村時,豐收的希望寫在了一家家農戶的臉上。

“原先可不是這樣。”一邊招呼著記者坐定,一邊端上一盤去年收穫的紅蘋果,今年56歲的馮天興打開了自己的話匣子,“宜川位於黃土高原,廣種薄收是留給全村人最深的記憶:種啥啥不行、養啥啥不成,讓這裡的農民受盡了生活的艱辛。“我們全家原先窩在兩條溝道間的土窯洞裏,遇上下雨,天天是膽戰心驚,夜裏睡覺根本不敢閉眼。家裏原先種下的7畝小麥、玉米,因為灌溉條件不好,産下的糧食還不夠自家吃。”

“隨著精準扶貧的開始,我家看到了日子改善的希望。”馮天興的愛人楊艷芬接過了話茬,“因為我患有風濕性心臟病和高血壓,只能靠藥物維持,每年的藥費在5000元以上。家裏收成不好,老馮每年要外出打工補貼家用。因為沒有一技之長,他只能在宜川、韓城的工地上靠打鑽頭補貼家用。2015年,我們家被確立為建檔立卡貧困戶。”

楊艷芬説,現在家裏種植了7畝紅富士蘋果,去年客商上門收購價在每斤2元,僅蘋果一項,家裏去年的收入就接近4萬元。“現在1畝果園的産量能穩定在3000斤。這樣的穩産高産狀態,維持15年不成問題。”

“這多虧了幫扶幹部、陜西地方電力集團宜川供電公司駐村第一書記崔炳新的幫忙。在他的協調下,縣果業局技術人員會不定時地上門進行技術培訓,在修剪枝條、施肥、抗旱、搭建防雹網等關鍵節點,他們主動上門,解決技術難題。去年,我家果園出産的蘋果中,80%以上都是直徑在80毫米以上的優質蘋果。”馮天興説。

2017年12月,馮天興一家住進了寬敞明亮的新房。作為易地扶貧搬遷戶,在國家補貼7.5萬元後,他們全家只花費了7500元就住進了新房。“真心要感謝共産黨!沒有脫貧攻堅,沒有幹部幫扶,我根本想不到能住進這樣寬敞明亮的新房。”馮天興説。

為了幫助龍垣新村,陜西地方電力集團宜川供電公司多方想辦法,幫村裏建起了100噸果庫,為果園鋪設滴灌設施,改造電網,現在全村蘋果樹都施上了有機肥、農家肥和生物菌肥。

馮天興説,隨著知名度的擴大,山東、福建、內蒙古、上海、四川等多地的客商在蘋果還沒完全成熟的時候就上門洽談收購,銷路不成問題。“蘋果就是我家的脫貧果、致富果、幸福果。”

陜西扶貧辦副主任彭安季説,延安地處世界最佳蘋果優生區,年平均氣溫、年降水量等7項氣象指標全部符合世界優質蘋果生長需求。“改革開放以來,延安依託資源優勢,堅定不移地走以蘋果為主的特色農業産業富民之路,形成的‘小蘋果、大産業、大帶動’産業脫貧模式在全國推廣。2018年,延安蘋果總面積達380萬畝,産量289萬噸。如今的延安蘋果産業,已經成為陜西蘋果的代表符號。”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李潤發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