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河北唐山:“蝸牛夢想”小院助心智障礙人群就業

2019-05-18 17:17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石家莊5月18日電(記者 楊帆)每天朝九晚五,做保潔之類的簡單工作。這樣一份工作普通人可能瞧不上眼,但在河北唐山的“蝸牛夢想”社區助殘小院,一批心智障礙人士因為這樣一份再普通不過的活兒,從被看護、被照料對象,變成能夠自主生活和勞動的人。

智力障礙、自閉症、精神障礙者都屬於心智障礙群體。“蝸牛夢想”社區助殘小院由唐山思達特教中心發起成立,近年來安置了一大批自閉症患者。

成員亮亮小時候情緒問題比較嚴重,一下雨就哭。多年來經過培訓,逐漸認字識數,會做簡單的數學題,極端情緒也少了。但隨著年齡增長,能力提升瓶頸的出現,自主生活和就業實踐成了他的困難。

“自閉症患者思維相對簡單,一個對正常人很簡單的行為,要分解成幾步教他們。”亮亮的指導老師葛東磊説,教他乘坐公交車用了3個月時間,要先教他認站牌名,再帶他在公交車上聽播報,一一熟悉經過的車站。

現在,亮亮每天早上7點半出門,坐9站公交車就能到“蝸牛夢想”小院,先打掃衛生,然後畫陶瓷畫。小院每天為學員們準備午餐,通常是兩菜一湯。亮亮會負責切菜、炒菜,宮保雞丁、酸辣土豆絲是他的拿手菜。

午休後,小院會安排城市探索和休閒娛樂,有的成員會在老師的帶領下走出小院參與社會生活。靠清掃、廚藝和勞動,亮亮在小院每月能掙五六百元,雖然收入不多,但是逐步向好的軌跡,讓亮亮的父母和更多的家庭看到了曙光。

“每個人的能力稟賦不同,我們經過訓練,為他們安排力所能及的崗位。”小院負責人劉金超介紹,薪酬來源主要是公益基金項目、社會捐助、商品售賣,不足部分由學校負擔。

記者採訪時了解到,唐山正在謀劃在未來幾年為當地心智障礙人群提供更多的支持性、庇護性崗位。“希望有更多像亮亮一樣的人,能得到幫助,來到公共場所勞動,融入社會生活。”劉金超滿懷憧憬。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吳嘯浪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