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湖北省技術合同年成交額突破1200億

2019-05-27 08:34 來源: 湖北日報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以科技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
我省技術合同年成交額突破1200億

5月上旬,國務院辦公廳發佈通報,對2018年真抓實幹成效明顯地方予以督查激勵,其中“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自主創新和發展高新技術産業成效明顯的地方”有浙江、湖北、湖南、陜西、寧夏5省(自治區),我省位居第二。“湖北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科技創新重要論述,堅定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區域科技創新佈局不斷優化。”省科技廳有關負責人介紹,2018年,全省區域科技創新綜合水平保持在全國第7位;組織轉化科技成果1315項,技術合同成交金額達1237億元。

打造創新高地 佈局産業帶

機械手自動焊接組裝,生産線信息隨時上傳雲端管理平臺……4月10日,全國首條5G智慧製造生産線在武漢東湖高新區啟動。

在東湖高新區,中國信息通信科技集團2018年7月正式掛牌運營;以長江存儲為龍頭,武漢新芯、海思光電子、光迅科技、高德紅外等200多家重點芯片企業聚集。科技部評價結果顯示:在全國157個高新區中,東湖高新區知識創造和技術創新能力名列第三。

在襄陽高新區湖北國能新能源有限公司,國內領先的鋰動力電池生産線已建成,其電池已先後為神舟飛船、蛟龍號深海探測器提供動力。新動能,正成為襄陽經濟的一抹亮色。

目前,我省國家高新區達到12家,省級高新區達到20家,基本形成了沿長江、漢江佈局的高新技術産業帶。光電子信息、汽車、磷化工、資源循環利用等特色優勢産業集群競爭力持續提升,集成電路、新型顯示、新能源汽車等新興産業加速佈局,網絡直播、人工智慧、互聯網+等新業態不斷涌現。

省科技廳有關負責人介紹,2018年,我省高新技術企業總數突破6500家,科技企業孵化器在孵企業突破20000家;高新技術産業增加值達6653億元,較上年增長12.8%。

瞄準原始創新 促進成果轉化

5月11日,第五屆武漢國際電子商務暨“互聯網+”産業博覽會上,武漢市科技成果轉化系列活動簽約項目共16個,簽約總金額超10億元人民幣。

2018年,中科院首支成果轉化基金落戶湖北,武漢市科技創新大會上,37位院士的40個科技成果轉化簽約,簽約金額達93.21億元……一個個科研成果從實驗室到“車間”“田間”。

3年來,湖北技術交易所“科惠網”已採集並展示省內可轉化交易成果13萬餘條、企業技術需求近7000條,採集入庫的各類專家20000余人。

基礎研究是科技創新的總源頭。2018年,武漢大學珞珈一號科學試驗衛星成功發射入軌運行,華中科技大學脈衝平頂磁場強度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中科院武漢物數所甚高精度星載銣鐘首次裝備北斗三號入軌服役,充分彰顯了我省較強的原始創新能力。截至目前,我省已擁有1個國家研究中心、27個國家重點實驗室以及170個省重點實驗室,基礎研究平臺數量位居全國前列。

省科技廳介紹,我省大力推進科技成果轉化,技術合同成交額穩步增長,2018年達1237億元,位居全國第四。下一步,將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強重大平臺、重大項目、重大園區、重大人才團隊建設,力爭2019年高新技術産業增加值保持10%以上增速。(記者 文俊 通訊員 陳傳金 丘劍山)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范梓萌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