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40項世界級非遺將在廣州同臺亮相

2019-06-01 10:08 來源: 南方日報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文化和自然遺産日”非遺宣傳展示主會場活動6月7日至10日舉行
40項世界級非遺將在廣州同臺亮相

每年6月的第二個星期六是我國“文化和自然遺産日”。6月8日是我國今年“文化和自然遺産日”,非遺宣傳展示主會場活動將由文化和旅遊部、廣東省政府聯合主辦,于6月7日至10日在廣州舉行。活動的主題是“非遺保護 中國實踐”,口號是“見人見物見生活”“在生活中弘揚 在實踐中創新”“傳承文化根脈 共築民族未來”“非遺保護 你我同行”。

今年是我國加入《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産公約》15週年、粵港澳三地聯合申報的粵劇等22個項目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10週年。40項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遺名錄名冊項目首度在廣州同臺亮相,將成為今年“文化和自然遺産日”活動的最大亮點之一。來自全國各地的非遺傳承人與專家學者將圍繞相關項目的保護成果,總結探討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工作成功經驗,展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模式和範例。

活動包括開幕式儀式、“看見·非遺”展演、中國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名冊項目展覽、“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的中國實踐”論壇(2019)等。廣東省分會場同步推出“非遺課外時”活動、省中醫院分會場活動等多場非遺活動。5月31日,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圍繞遺産日非遺系列活動舉辦媒體見面會,逐一揭秘主會場活動亮點。

新媒體展演讓民眾“看見”非遺

今年遺産日活動是自崑曲2001年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産”以來,首次組織全部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名冊項目進行集中展示交流。

6月7—8日,“看見·非遺”——2019年“文化和自然遺産日”非遺宣傳展示主會場展演活動將連續兩晚在廣州白雲國際會議中心世紀大會堂盛大上演。活動以“看見·非遺”為主題,將粵劇、崑曲、古琴藝術、侗族大歌等40項中國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遺名錄名冊項目首次在舞臺集中展示。

“將40個非遺項目全部在90分鐘內同臺展示難度很大,但我們還是堅持‘一個都不能少’。”展演策劃團隊編劇曾鳴介紹,展演在舞臺呈現上,既充分尊重非遺代表性項目的自身特點和傳承發展規律,又以適當方式體現與新媒體的融合,以此引起社會公眾特別是青少年群體的廣泛共鳴。主會場還將在廣州市城市規劃展覽中心推出主題展覽,通過圖片、文字、視頻相結合的方式,展示40項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遺名錄名冊項目保護成果和生動實踐。

主會場活動期間,多場圍繞“非遺保護 中國實踐”的論壇與會議將在廣州舉行。其中,6月8日在廣州市城市規劃展覽中心舉行的“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的中國實踐”論壇(2019),將邀請來自清華大學、中國藝術研究院、上海社會科學院等10多位非遺保護研究領域的專家學者參與,研討總結中國非遺保護理念、保護實踐和保護經驗。國內首份聚焦當代非遺消費的報告,也將在今年遺産日非遺主會場活動期間,由唯品會公益、艾瑞諮詢、廣東省振興傳統工藝工作站、文木文化遺産技術服務中心共同發佈。

主會場活動期間正值端午節假期。為體現非遺保護的社區性,體現非遺成果的全民共享,廣州將舉辦粵港澳粵劇申遺成功十週年系列活動、扒龍舟端午民俗活動、非遺體驗季、非遺進社區等多項活動。廣東省中醫院分會場通過義診活動帶市民走近嶺南傳統天灸療法。全省各地也將圍繞主題,結合本地特色,推出近300場大中型非遺宣傳展示活動。

讓每個人都能將非遺帶回家

今年遺産日不但在活動的組織形式上有所突破,宣傳活動同樣亮點紛呈。主辦方介紹,遺産日非遺傳播實現了“五個一”手段創新,具體包括遺産日期間推出的一本會刊、一個IP形象、一張創意門票、一個手勢、一首主題歌。

遺産日期間,非遺主會場組委會委託南方報業傳媒集團推出融信息發佈功能和媒體專題深度于一體的主會場活動會刊《非遺保護 中國實踐》,會刊內容包括專題報道、專家訪談、活動信息與非遺展示等。

廣東非遺保護的首個IP形象“飛飛與醒醒”也將成為2019年“文化和自然遺産日”非遺主會場IP形象擔當。IP形象由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非遺處、廣東省非遺保護中心委託廣東省振興傳統工藝工作站、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和廣州美術學院城市學院評選徵集,由清華大學博士、廣州美術學院城市學院副書記兼動漫系主任葉正華擔任設計主創。

展演活動的創意門票同樣別出心裁。門票形象採用廣東特有的銅鑿剪紙技藝製作,作為2019年“文化和自然遺産日”重要紀念品推出,讓每一個人都能將非遺帶回家。

展演活動還將首次推出設計來源於“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標誌的中國非遺保護標誌性手勢,傳遞團結、和諧、細心呵護和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産,守護精神家園的核心理念。主題曲《天地人心》也將在展演活動結尾壓軸推出,讓“見人見物見生活”的非遺保護理念深入人心。 (記者 楊逸 實習生 黃若鍶 通訊員 冀前 李劭侹)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范梓萌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