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廣東:金融發力支持實體經濟向好

2019-06-05 08:25 來源: 南方日報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金融發力支持實體經濟向好
我省新增貸款過半“澆灌”民企

5月31日,廣州本土世界500強企業雪松控股與工商銀行廣州分行簽署全面金融服務戰略合作協議。200億元的大筆金融服務支付額度,讓此項戰略合作“含金量”十足。

金融活,經濟活;金融穩,經濟穩。廣東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提供的數據顯示,一季度全省實現金融業增加值2150億元,同比增長9%;實現稅收收入(不含海關代徵關稅和證券交易印花稅)合計787.6億元,同比增長19.6%。

實體經濟的強勁增長,為廣東金融市場交易活躍提供了堅實的土壤。來自人民銀行廣州分行的數據顯示,4月末,廣東本外幣各項貸款餘額15.44萬億元;各項存款餘額21.81萬億元,同比增長9.9%。

實體經濟獲得全方位“澆灌”,金融加速“脫虛向實”。廣東銀保監局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4月末,廣東轄區內,新增貸款投向實體經濟佔比較上年同期提升26.2個百分點,民營企業貸款佔企業貸款總量50%以上。

4月製造業單位貸款比增7.6%

5月22日,位於珠海市金雞路的格力電器格外熱鬧,淡馬錫、百度、高瓴、厚樸等20多家國內外資本巨頭代表座駕悉數駛入工廠1號門。他們為一筆超400億元的“大生意”而來——格力集團轉讓格力電器15%股權項目意向投資者見面會,他們都是意向投資者。

一家本土的家電企業獲得境內外資本競相追逐,其背後折射的是廣東製造不斷自我革新、自我升級,從過去的“三來一補”邁向如今的智慧製造享譽全球,也成為資金追逐的標的。

截至4月末,廣東製造業單位貸款餘額同比增長7.6%,比上年同期提高5.1個百分點;今年前4月,廣東吸收實際外資同比增長達16.9%。

從數據看,截至4月末,廣東本外幣各項貸款餘額15.44萬億元,約佔全國增量的1/8。其中,單位中長期貸款增速高達20.4%,更創2011年以來新高。分析認為,今年以來廣東經濟回升穩定性增強,實體經濟有效信貸需求進一步增加,企業中長期投資加大,以及銀行儲備的大型項目貸款轉化率提升。

“廣東資金‘脫虛向實’趨勢明顯。”廣東銀保監局副巡視員李兵表示。來自廣東銀保監局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4月末,新增貸款投向實體經濟佔比較上年同期提升26.2個百分點,民營企業貸款佔企業貸款總量50%以上。其中一季度,製造業貸款同比增速連續四個季度提高,保險業累計提供風險保障341萬億元,較上年同期大幅增長1.86倍。

金融精準滴灌,經濟的薄弱環節也煥發生機。在肇慶四會清東村,柏平夫婦剛剛拿到了一筆40萬元的無抵押貸款,用於採購松樹皮的資金有了著落。

今年,像柏平夫婦經營的小微企業一樣,從“零銀行授信”到獲得信貸支持的企業不在少數。年初,人民銀行廣州分行攜手廣東銀保監局共同展開“訪百萬企業 助實體經濟”專項行動,計劃年內走訪超100萬家暫未納入銀行授信名單的民營和小微企業。

150余個銀團項目帶動8700億元授信

4月2日中午12時,隨著一輛紅色的貨車駛入東涌立交互通,備受關注的珠江口過江通道——南沙大橋正式通車。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佈後的首個“超級工程”,南沙大橋建設離不開金融——由郵儲銀行廣東省分行聯合中、農、工、建及中國進出口銀行組成的銀團貸款確保了南沙大橋建設期間每一筆融資資金按時到位,為南沙大橋的如期通車提供了資金保障。

“從收集資料到貸款發放,僅用了不到一週的時間,10億元的融資貸款便及時到賬。”建設銀行廣東省分行營業部負責南沙大橋項目對接的客戶經理邢飛感慨萬分。

聯通灣區的“超級工程”和大項目為廣東金融發展打開了增量空間。據廣東省銀保監局數據,截至今年第一季度,轄區內已組成150余個銀團貸款,支持大灣區“一橋雙港三鐵四高速”等重大互聯互通項目超700個,授信金額超8700億元。

除了銀行,來自基礎設施建設的巨大機會,也讓看中長期收益的保險資金加速流入廣東。數據顯示,2017年,險企開始佈局大灣區基礎設施、現代産業和重大項目,當年在粵累計投資餘額超過8000億元。到今年一季度,這一數據已經增長至9000億元。

發展特色金融打造獨有競爭力

3月1日,廣州迎來上海證券交易所南方中心正式落戶,成為全國金融行業焦點。未來上海證券交易所南方中心將以廣州為據點,為廣東、福建、海南等南方省區提供資本市場相關服務。

廣發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董事總經理沈明高認為,重要金融基礎設施平臺落戶廣東,不但提升了廣東的金融供給實力,也抬升了大灣區的總體金融實力。

廣東對金融機構的“虹吸效應”在三個政策“高地”自貿片區最為明顯:

在前海蛇口自貿片區,CEPA框架下金融業對港澳地區開放措施全面落地,截至今年3月底,片區累計註冊持牌金融機構244家,商業保理、融資租賃等金融相關服務機構5萬餘家,成為全國最大的新金融、類金融機構集聚地。

在南沙自貿片區,融資租賃、商業保理、航運金融、股權投資等領域發展迅速,構建了有競爭力的産業金融體系。截至4月,落戶南沙的金融和類金融機構達到6000多家,比自貿區掛牌前增加52倍。

在橫琴自貿片區,作為粵澳跨境金融合作(珠海)示範區的首要載體,澳門特色金融服務基地將在今年三季度迎來首批特色金融企業。截至今年4月底,橫琴共有金融和類金融企業6558家,註冊資本達10344.45億元;財富管理機構資産管理規模達2.41萬億元。

資金的匯聚而來,除了政策紅利的釋放,更因廣東這片經濟沃土提供了産業“滋養”特色金融的機會:

在惠州,普安電子的生産車間運轉趕制的“訂單”成為“金單”,在供應鏈金融的激活下,為公司帶來4000萬元的融資貸款。“訂單不斷增加,需要資金投入購置設備。”董事長張安説。普安電子只是供應鏈金融受惠的上萬家企業之一。在這個電子信息産業的集散地,TCL集團圍繞自身供應鏈體系,開發出“簡單匯”平臺,一舉打通了從1級供應商到N級供應商的上萬家中小企業的應收賬款融資“新關節”,盤活了990億元應收賬款,化作涓涓“金融活水”澆灌了上萬家中小企業供應商。(記者 陳穎 唐柳雯 張艷)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雷麗娜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