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報告:自貿試驗區累計新設企業
60余萬家 外企近4萬家

2019-06-21 17:02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武漢6月21日電(記者 于佳欣)作為新時代改革開放的新高地,我國自由貿易試驗區運行5年多來,成果顯著,累計新設企業60余萬家,外資企業近4萬家,以不到全國萬分之二的面積,吸收了12%的外資、創造了12%的進出口額。

這一數據來自商務部國際貿易合作經濟研究院21日發佈的報告。這份報告名為《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發展報告 (2019)》,是商務部研究院受商務部外資司委託研究形成的,在當日于武漢舉行的第一屆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發展論壇期間發佈。

自2013年9月上海自貿試驗區掛牌運行以來,我國又分別在2015年、2017年、2018年分別增設三批自貿試驗區,形成了由南到北、由東至西的“1+3+7+1”的開放發展格局。

根據報告,5年多來,自貿試驗區各項試驗任務落實紮實推進。前兩批自貿試驗區的試驗任務完成率均超過90%,由於掛牌時間有先後,截至2018年底,第三批自貿試驗區試驗任務完成率總體超過70%。目前,自貿試驗區共形成170余項可複製、可推廣的制度創新成果,推動全國形成綜合性改革的良好態勢。

商務部國際貿易合作經濟研究院副院長張威表示,5年多來,自貿試驗區有效推動改革向縱深發展,引領了開放新模式和新階段的實踐探索,有力推動了高質量發展。“自貿試驗區建設的一個突出意義,就是不斷試驗國際公認制度和做法,開啟了從被動接受向主動對接國際經貿規則的新階段。”

對於下一步建設重點,報告建議,未來要強化自貿試驗區的改革開放能級,緊扣制度創新的核心,適時增加一批重大試驗任務。比如,繼續對標高標準經貿規則,在競爭中立、環境保護、知識産權等方面加強探索,為WTO改革的中國方案先行先試;對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擴大進口空間、降低企業經營成本、引進高端服務業、提升製造業整體素質和創新能力等方面加強探索。

報告還建議,通過探索對失信企業實施約束和懲戒,深入推進部門間信息共享機制建設等方式,提高事中事後監管水平;並建立評估指標體系,加強人才體制機制創新等,完善配套支撐體系。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李潤發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