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通訊:中企助力烏干達“荒地變良田”

2019-06-28 11:20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坎帕拉6月27日電 通訊:中企助力烏干達“荒地變良田”

新華社記者張改萍

近日,記者驅車來到烏干達首都坎帕拉西南120公里處的卡隆古區盧卡亞鎮中億農業園。道路兩旁,萬畝稻田映入眼簾,不時有白鷺低飛覓食,呈現出一片美好的田園風光。

中億農業園是烏干達中資民營企業鍾氏實業有限公司投資的項目。中億農業園董事長鐘雙全介紹説,園區借助自然優勢,運用工業化生産方式,將水稻種植的各個生産環節分別由區塊經理組織完成,實現了“全年播種、全年收割、全年銷售”的農業流水線生産模式。

在這裡,中國專家帶動當地人種植水稻,將荒地打造成萬畝良田,打造糧食産業鏈,提升價值鏈,為這個東部非洲國家實現糧食自足貢獻力量。

烏干達橫跨赤道線,一年分為旱季和雨季,光照充足。盧卡亞鎮又靠近維多利亞湖,有著豐富的灌溉水源,特有的自然條件讓水稻在全年各個季節種植都能正常成熟。

在這個生機勃勃的農業園裏,常年駐紮著五名來自中國四川省的專家,他們分別負責荒地開發、經營、加工、銷售和病蟲害防治管理。

李曉華約50歲年紀,皮膚黝黑,瘦小精幹,負責荒地開發及田地平整。他告訴記者,2014年來盧卡亞鎮時,中億農業園所在地大多土地荒廢,雜草叢生。

據他介紹,最初他投了50英畝(1英畝約合0.4公頃)地進行水稻試種,試驗田距離住所13公里,那時,他每天打摩的往返田地幹活。後來,鍾氏實業有限公司陸續投資5000多萬元人民幣,買下附近6000多英畝土地進行農田改造。

回顧四年多的艱辛,園區經營經理甘小強感觸良多。“在水稻種植中,我們經歷了許多次失敗,遇到過排水、病蟲害防治管理等經驗不足問題,”他説,“直到去年,才逐漸摸索出水稻種植經驗,掌握了水稻病蟲害以及降雨的規律,並升級了對當地員工的管理模式。”

經過多年建設,中億農業園所在地由原來的荒草地、灌木叢變成了萬畝良田。鐘雙全介紹説,截至目前,中億農業園種植水稻2650英畝,擁有大型農業機械30多臺,雇傭當地1200多人,水稻種植平均畝産量約為550公斤。

在烏干達,稻米種植被認為是增加糧食安全和減少家庭貧困的戰略産業。專家認為,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烏干達對稻米的需求將繼續增長。

“2018年底,園區開始盈利,”鐘雙全説,“如今大米日銷售40噸,預計今年年産量將超1萬噸。我們的目標是,未來努力讓烏干達人每天吃上一頓米飯,改善他們的飲食結構。”

中億農業園在帶動糧食産量增加的同時,還帶動了當地民眾就業增收。鐘雙全表示:“每個員工養活的是一家人,就業對他們非常重要。”

目前,“中億”牌大米供不應求,在首都坎帕拉和西南部姆巴拉拉區的各大市場,都能看到“中億”牌大米。在獲得經濟效益的同時,中億還在當地樹立了良好的口碑。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黃頔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