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廣西:通關加速 企業減負

2019-08-08 09:50 來源: 廣西日報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通關加速 企業減負
——南寧海關以改革促貿易便利化見聞

今年上半年,廣西進口整體通關時間壓縮至18.48小時,僅為同期全國平均水平44.43小時的41.6%。這意味著南寧海關改革創新監管模式、優化通關流程、提升通關效率取得明顯成效,進一步優化了口岸營商環境,有力推進了廣西開放型經濟高質量快速發展。

近日,記者下港口、走國門、訪邊境,通過親身體驗,切身感受服務升級釋放的貿易通關便利化紅利。

提前審結再提速

憑祥市友誼關口岸,國際陸海新通道的核心節點,中國通往東盟國家最快、最便捷的陸路大通道。

為進一步優化通關作業流程,壓縮整體通關時間,南寧海關於今年4月在友誼關試行“提前審結、卡口驗放”監管作業模式改革,並於5月初正式推行。

改革前,進口貨物卡口放行後,需運抵海關作業場所辦理暫存、申報、徵稅、查驗、放行等手續;改革後,採取“提前審結、卡口驗放”模式,報關單申報、繳稅、審結等環節都可以提前至貨物入場前完成,流程進一步優化整合,實現了海關監管作業環節的前推後移,有效提升監管效率。未被海關布控查驗的車輛貨物,即進即出、無需等待,通關時間縮短至平均10分鐘。

友誼關口岸車來車往,繁忙異常,踏著電動平衡車的報關員來回穿梭,越南入境和中國出境的貨運卡車有序通關。記者掐著秒錶坐在海關的執法車上,跟隨兩輛越方入境貨車和3輛中國出境貨車,體驗了一回進出境通關。

貨車到達卡口1,司機只需通過一旁的人臉識別系統,便可快速完成指紋驗證並實現“刷臉通關”,而後將貨車駛入駛出場所,通過卡口2,順利完成通關。5輛車,通關速度最快為12分38秒,最慢為15分02秒。

“以前車輛貨物進入貨場後才能報關,如今車在越南已辦完手續,不需要查驗的直接放行,省去了裝卸過駁時間,通關成本降低了,速度也更快了。”廣西錦聯“國際”物流公司報關經理告訴記者,“五一”期間,為確保車輛陸路通關長期高效運轉,讓物流企業、貨代公司等相關人員儘快適應新模式的操作,南寧海關組織貨代公司的報關員集中在憑祥物流園內針對“提前審結”模式進行全面培訓。

上半年,憑祥海關進出口貨運量209萬噸,同比增長5.9%;監管運輸工具21.6萬輛(節),同比增加35.9%。

通關加速的背後,是南寧海關為推動通關流程“去繁就簡”、優化營商環境而大刀闊斧的自我革命。

一站辦理求高效

要讓企業少跑腿,還得讓數據多跑路。

記者在欽州港海關辦證大廳看到,以往報關員、辦事員排隊擁擠的大廳、各個辦事窗已不復往日的熙熙攘攘,整個大廳顯得寧靜而有序。該關的一站式辦理改革,讓通關變得更為高效。

據介紹,為更好地服務國際陸海新通道建設,欽州港海關在通關、查驗、物流監控等現場設立了“陸海新通道專窗”和“陸海新通道專用查驗臺”,對新通道的貨物實行優先派單、優先查驗,並提供提前預約通關服務,平均每單貨物可為企業節省時長24小時,確保陸海新通道貨物快速通關。

“通過預約申報,當天查驗當天放行,大大降低了貨物通關時間和企業成本。”一企業報關經理説,這類專用查驗平臺和專用窗口的開設,對企業來説是極大的利好,尤其是對水果等生鮮貨物。

目前,國際陸海新通道已相繼開通到四川、重慶、雲南、貴州方向的欽蓉、雲桂、黔桂等5個常態化班列,開行密度達每天2.5列,最高一天可達4列,從欽州港發出的貨物已通達東南亞、非洲、美洲、中東等地區的71個國家、155個港口。

流通貨物由最初的陶瓷、板材等少數幾類品種,增加至現在的含汽車配件、摩托車、紙漿、平行進口汽車、生鮮等41個多樣化品類。

在運輸成本上,對陸海新通道集裝箱運價最高下調30%,每標箱可節約成本約2000元;在運輸服務上,建立了“鐵路、港口、客戶”三位一體協作機制,滿足企業貨物快速週轉需求,成為了西南地區客戶體驗便捷高效物流運輸的首選方式。

“我們不斷優化通關作業流程,壓縮口岸通關時間,並推出一系列的降低企業運營成本措施。”欽州港海關負責人介紹,自去年以來,該海關深入推進口岸提效降費,簡化監管證件,將進出口環節需驗核的監管證件從86種減至48種,並深入推進北部灣港集疏運一體化改革,推進海運港口間協作配合,壓縮口岸整體通關時間。

據悉,欽州保稅港區已實現口岸通關企業無紙化申報率達99.9%,電子支付率維持在95%以上,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申報率提前達到100%。今年上半年,國際陸海新通道累計運營班列948趟,同比增長228.02%;完成重櫃48269標箱,同比增長256.57%,其中外貿貨物箱量達13235標箱。

海運平臺更便捷

防城港深水碼頭,集裝箱碼放整齊,與蔚藍的大海組成一幅絢麗多彩的畫卷。這個廣西最大的大宗散貨口岸,匯集了來自全球的貨輪。

“從通關耗時一週到一天,再到秒通關,我是親歷者和見證者。”在防城港工作10年的報關經理江立軍告訴記者,5年前他每天在口岸大概需要穿梭往返10公里,工作10個小時以上,經常連飯都顧不上吃。

“通關手段很落後,效率不高。”江立軍回憶説,那時,大部分單證審核工作都需人工完成,每票都有厚厚的一摞單證,一般的文件包根本裝不下,一票需要報關員跑3個部門,往來4趟以上才能完成報關流程。

經過多年通關改革,如今,報關員來回往返海關業務大廳的情形已一去不復返。江立軍説,近5年來,他隨公司積極參與了防城海關的各項改革試點,如通關無紙化、“單一窗口”、提前申報等。2014年防城海關海運物流平台啟用後,信息化程度進一步提高,報關從過去手寫報關單,發展到打印報關單,進而實現了無紙化秒通關。

“現在不僅可實現秒通關,還能夠達到貨到港口,馬上裝船。”江立軍介紹説,“單一窗口”的改革是將企業進出口報關、報檢的申報數據整合成統一化,數據傳輸可以做到數據不落地,有效減少同類數據項的重復錄入,提高了申報效率,為企業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好。“不上碼頭,足不出戶在辦公室就可辦理”。

據悉,防城海關85%的貨運量為散貨進出口,針對大宗散貨體量大、裝卸久、流向複雜的監管難點,該關2014年底率先在關區啟動物流管理平臺試點運行工作,運用水運艙單與運輸工具管理系統全國聯網的優勢,查詢船舶原始備案記錄,加強信息採集和備案更新;依託南寧海關物流管理平臺,以“IMO+航次+提單”實現運輸工具、貨物信息、放行信息、理貨信息以及物流動態“環環相扣、流流相證、單單相校”,實現物流可查、可溯、可控,形成大宗散貨物流底賬,實現海關監管“耳聰目明”。

記者看到,通過物流監控輔助系統,防城海關將每票貨物的放行信息實時推送給港區、堆場等監管作業場所經營人,場所經營人可以根據海關電子放行信息,合理安排提貨計劃,最大限度減少對市場資源的直接配置和對市場活動的直接干預。

“企業可通過物流監控輔助系統,在辦公室點擊鼠標即可辦理貨物移場申請、國際轉運等業務。”該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關區以水運艙單管理系統、運輸工具管理系統以及物流管理平臺等信息化系統應用為契機,不斷深化物流監管作業制度改革,著力打造海運物流全程電子化監管新模式,讓企業實現業務辦理足不出戶,6月份進口整體通關時間創該關歷史最好水平。(記者 康安 通訊員 韋萬春)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雷麗娜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