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甘肅東鄉:易地扶貧搬遷 “送”技能“送”崗位

2019-09-03 10:40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8月29日,在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東鄉族自治縣高山鄉布楞溝村一扶貧基地,一名工人采收木耳。

甘肅臨夏回族自治州東鄉族自治縣,屬於我國 “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近年來,為了讓遷入易地扶貧安置點的貧困戶搬得出、住得下、有收入,東鄉縣加大在安置點附近建設扶貧車間的力度,同時以“帶薪培訓三個月”方式,把技能培訓、工作崗位“送”到貧困戶家門口。貧困群眾在家門口上崗就業獲得一份穩定收入,實現就業、務農、顧家三不誤。

新華社記者 陳君清 攝

8月29日,村民在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東鄉族自治縣鎖南鎮一扶貧車間工作。

甘肅臨夏回族自治州東鄉族自治縣,屬於我國 “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近年來,為了讓遷入易地扶貧安置點的貧困戶搬得出、住得下、有收入,東鄉縣加大在安置點附近建設扶貧車間的力度,同時以“帶薪培訓三個月”方式,把技能培訓、工作崗位“送”到貧困戶家門口。貧困群眾在家門口上崗就業獲得一份穩定收入,實現就業、務農、顧家三不誤。

新華社記者 陳君清 攝

8月29日,在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東鄉族自治縣達板鎮一扶貧車間,一名工人在車間製作衣服。

甘肅臨夏回族自治州東鄉族自治縣,屬於我國 “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近年來,為了讓遷入易地扶貧安置點的貧困戶搬得出、住得下、有收入,東鄉縣加大在安置點附近建設扶貧車間的力度,同時以“帶薪培訓三個月”方式,把技能培訓、工作崗位“送”到貧困戶家門口。貧困群眾在家門口上崗就業獲得一份穩定收入,實現就業、務農、顧家三不誤。

新華社記者 陳君清 攝

8月29日,在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東鄉族自治縣易地扶貧安置點附近的職業技能培訓學校,村民在烹飪培訓課上。

甘肅臨夏回族自治州東鄉族自治縣,屬於我國 “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近年來,為了讓遷入易地扶貧安置點的貧困戶搬得出、住得下、有收入,東鄉縣加大在安置點附近建設扶貧車間的力度,同時以“帶薪培訓三個月”方式,把技能培訓、工作崗位“送”到貧困戶家門口。貧困群眾在家門口上崗就業獲得一份穩定收入,實現就業、務農、顧家三不誤。

新華社記者 陳君清 攝

8月29日,在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東鄉族自治縣易地扶貧安置點附近的職業技能培訓學校,村民學習拉麵製作。

甘肅臨夏回族自治州東鄉族自治縣,屬於我國 “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近年來,為了讓遷入易地扶貧安置點的貧困戶搬得出、住得下、有收入,東鄉縣加大在安置點附近建設扶貧車間的力度,同時以“帶薪培訓三個月”方式,把技能培訓、工作崗位“送”到貧困戶家門口。貧困群眾在家門口上崗就業獲得一份穩定收入,實現就業、務農、顧家三不誤。

新華社記者 陳君清 攝

8月29日,在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東鄉族自治縣達板鎮一扶貧車間,工人在車間工作。

甘肅臨夏回族自治州東鄉族自治縣,屬於我國 “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近年來,為了讓遷入易地扶貧安置點的貧困戶搬得出、住得下、有收入,東鄉縣加大在安置點附近建設扶貧車間的力度,同時以“帶薪培訓三個月”方式,把技能培訓、工作崗位“送”到貧困戶家門口。貧困群眾在家門口上崗就業獲得一份穩定收入,實現就業、務農、顧家三不誤。

新華社記者 陳君清 攝

8月29日,在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東鄉族自治縣高山鄉布楞溝村一扶貧車間,工人們製作特色麵食。

甘肅臨夏回族自治州東鄉族自治縣,屬於我國 “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近年來,為了讓遷入易地扶貧安置點的貧困戶搬得出、住得下、有收入,東鄉縣加大在安置點附近建設扶貧車間的力度,同時以“帶薪培訓三個月”方式,把技能培訓、工作崗位“送”到貧困戶家門口。貧困群眾在家門口上崗就業獲得一份穩定收入,實現就業、務農、顧家三不誤。

新華社記者 陳君清 攝

8月29日,在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東鄉族自治縣達板鎮一扶貧車間,一名工人在車間製作衣服,她的兒子在一旁陪伴。

甘肅臨夏回族自治州東鄉族自治縣,屬於我國 “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近年來,為了讓遷入易地扶貧安置點的貧困戶搬得出、住得下、有收入,東鄉縣加大在安置點附近建設扶貧車間的力度,同時以“帶薪培訓三個月”方式,把技能培訓、工作崗位“送”到貧困戶家門口。貧困群眾在家門口上崗就業獲得一份穩定收入,實現就業、務農、顧家三不誤。

新華社記者 陳君清 攝

911.1.jpg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宋岩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