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特稿:新時代 新典範 新航程——寫在中俄建交70週年之際

2019-10-03 10:55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北京10月3日電 特稿:新時代 新典範 新航程——寫在中俄建交70週年之際

新華社記者馮俊揚 邱夏 陳汀

山水相連,守望相助;風雨兼程,堅定同行。

1949年10月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第二天,蘇聯即宣佈承認新中國。次日,中國與蘇聯正式建交。

如今,中俄關係已走過70年不平凡的歷程。中國與俄羅斯這兩個攜手走向復興的大國,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迎來了兩國關係更高水平、更大發展的新時代。

新時代,見證著這對互信程度最高、協作水平最高、戰略價值最高的大國關係破浪前行,駛向更加廣闊的航道。

結伴前行,成就大國關係新典範

2019年6月5日晚,中俄建交70週年紀念大會在莫斯科大劇院隆重舉行。習近平主席在致辭開篇深情追憶:“70年前,毛澤東主席首次訪問蘇聯,兩國領導人正是在這裡拉開了中蘇友好的歷史序幕。”

70年來,中俄關係在孜孜不倦的探索中前行。雙方著眼時代發展潮流和兩國人民根本利益,開創性建立“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方”的新型國家關係。進入21世紀,雙方簽署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將“世代友好、永不為敵”的理念以法律形式確定下來。


  2019年8月24日,在俄羅斯首都莫斯科,參加俄羅斯“救世主塔樓”國際軍樂節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樂團為莫斯科市民進行巡遊演出。新華社記者 白雪騏 攝

從相互視為友好國家到建立建設性夥伴關係,從建立戰略協作夥伴關係到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中俄關係的定位經歷數次提升,穩步邁上一個又一個臺階。

在建交70週年的重要歷史節點,習近平主席和普京總統共同宣佈,將兩國關係提升為“中俄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


  2015年9月3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紀念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俄羅斯方隊通過天安門廣場。新華社記者 高潔 攝

“中俄關係已成為當今國際舞臺上具有強勁內生動力和高度成熟的一對大國關係,堪稱當代國際關係的典範。”華東師範大學俄羅斯研究中心主任馮紹雷説,兩國元首之間全面而密切、坦誠而有效的直接交往,為中俄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發展作出重要引領。

習近平主席2013年就任國家主席以來,8次訪問俄羅斯,同普京總統在雙邊和多邊場合會晤30余次。從俄羅斯紀念衛國戰爭勝利70週年慶典到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紀念活動,從“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到聖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兩國辦大事、辦喜事,兩位元首都會出席。

2017年7月,克裏姆林宮,普京總統向習近平主席授予俄羅斯國家最高勳章“聖安德烈”勳章;2018年6月,人民大會堂,習近平主席將中國首枚“友誼勳章”授予普京總統。


  這是2008年8月2日,在俄羅斯南部黑海之濱的“小鷹”全俄兒童中心,在此療養的中國四川地震災區的孩子們與俄羅斯學生一起做遊戲。新華社記者 沈伯韓 攝

一幕幕元首外交經典場景,成為中俄人民心中美好的記憶。

兩國元首親力親為,厚植中俄關係長遠發展的民意根基:共同商定舉辦“青年友好交流年”“媒體交流年”“地方合作交流年”“科技創新年”;一同觀看中俄青少年冰球比賽,一同前往“海洋”全俄兒童中心看望師生,一同出席莫斯科動物園熊貓館開館儀式……


2016年2月1日,在俄羅斯莫斯科中國文化中心,一名女士體驗楊柳青木板年畫的製作工藝。新華社記者 戴天放 攝

兩國元首一次次攜手,促成兩國人民廣泛參與的豐富活動,傳遞中俄世代友好的接力棒。

攜手共贏,共築互利合作大格局

2019年4月26日,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期間,習近平主席特意選在北京的友誼賓館同普京總統見面,因為“在此會面多了一份同歷史的聯絡”。友誼賓館曾是當年許多蘇聯援華專家的住所。在新中國建設百廢待興的歲月裏,大批蘇聯專家援華,用智慧和汗水幫助新中國奠定了工業化基礎,也書就了兩國人民友誼的佳話。


  這是來華參加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紀念活動的俄羅斯老戰士尤裏·亞斯涅夫(2015年9月2日攝)。新華社記者 尹棟遜 攝

如今,處在各自發展關鍵階段的中俄兩國,將彼此視為重要發展機遇,本著開拓創新、互利共贏精神,相互支持,相互借力,向著同步振興的目標攜手前行。

在兩國元首戰略引領和親自推動下,雙方傳統領域和新興領域合作齊頭並進,戰略性大項目紛紛落地,中國連續多年保持俄羅斯最大貿易夥伴地位。去年,中俄雙邊貿易額歷史性地突破1000億美元,增幅達27.1%,增速在中國前十大貿易夥伴中位列第一。兩國正朝著兩國元首共同確定的2024年實現2000億美元雙邊貿易額的目標前進。


  2008年7月21日,在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海洋”全俄兒童中心,在此療養的中國地震災區小姑娘和她們的俄羅斯老師合影留念。新華社記者 鄭悅 攝

中國社科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所長孫壯志説,中俄經貿合作在規模和質量上不斷實現新突破,結構持續優化,內生動力不斷增強。

中俄原油管道及其復線順利運營,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即將建成供氣;兩國邊境首座公路橋“黑河公路橋”、首座鐵路橋“同江鐵路大橋”成功合龍;遠程寬體客機、重型直升機聯合研製工作有序推進;北斗和格洛納斯衛星導航系統開展深度合作……中俄在能源、交通、農業、航空航天等領域一系列重大合作項目穩步推進。


  2014年3月28日,“中俄青年友好交流年”開幕式在俄羅斯聖彼得堡隆重舉行。這是中國青年演員當日在聖彼得堡馬林斯基劇院新舞臺演奏中國民族樂器。新華社記者 魯金博 攝

“全方位、深層次、多領域的中俄互利合作格局正在形成。”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前院長季志業説,隨著“一帶一路”與歐亞經濟聯盟不斷深入對接,中俄兩國及相關地區國家間的合作潛力將得到進一步釋放。


2019年2月5日,俄羅斯聖彼得堡涅瓦河上的宮廷橋點亮紅色燈飾,迎接中國農曆新年。新華社發(莫京娜 攝)

並肩擔當,奏響和平發展主旋律

2015年9月2日,人民大會堂,俄羅斯老兵亞斯涅夫獲得由習近平主席頒發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紀念章”。


  2019年4月18日,來自俄羅斯的留學生傅嘉燁(中)、莉莎(左)和鄭筱涵在北京中關村的“一帶一路”産業促進會的辦公室內。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

“為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蘇聯和中國等國並肩戰鬥,結下深厚的戰鬥情誼。只要進步的力量團結一致,就一定能使正義戰勝邪惡。”曾在中國東北參加對日作戰的亞斯涅夫説。

飽經磨難,銘記歷史,中俄人民深知和平的寶貴。


2019年4月12日,在俄羅斯聖彼得堡,聖彼得堡赫爾岑國立師範大學漢語系的學生阿納斯塔西亞·布拉赫馬諾娃在第18屆“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中表演中國京劇。新華社發(莫京娜 攝)


  2019年6月4日,大熊貓“丁丁”在俄羅斯莫斯科動物園內活動。大熊貓“如意”和“丁丁”6月起正式在莫斯科“安家”。新華社記者 白雪騏 攝

同為世界大國、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新興市場國家,面對諸多全球性挑戰,中俄堅定地站在一起,共衛和平,共促發展,在國際事務中密切溝通協調,不斷貢獻智慧和力量。


2018年10月13日,中國黑龍江省的同江中俄鐵路大橋中方段主體工程全部完成。新華社記者 馬知遙 攝


  這是2019年2月27日在俄羅斯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的萬科爾油田拍攝的鑽井現場。萬科爾油田自2009年開始通過俄羅斯東西伯利亞-太平洋管道對中國出口石油,目前是該管道輸華石油的最主要油源之一。新華社記者 白雪騏 攝

從推動成立上海合作組織到建立中俄印、中俄蒙等合作機制,從金磚機制內的創新到二十國集團框架下的協調,從推動政治解決朝鮮半島問題、敘利亞問題、伊朗核問題,到簽署中俄關於當前世界形勢和重大國際問題的聯合聲明、關於加強當代全球戰略穩定的聯合聲明,中俄兩國戰略協作超越雙邊範疇,以實際行動順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這一不可阻擋的時代潮流,為建設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係不斷注入新動能。


  2018年10月19日,收割機在俄羅斯猶太自治州比羅比詹市附近的大豆農場裏作業。中國人應峻峰將當地的3000公頃荒地開拓成為大豆種植的良田。新華社記者 張若玄 攝

俄羅斯外交部長拉伕羅夫説,俄羅斯和中國保持著“最密切的聯絡”。兩國外交部相關司局間每年舉行約40至50次磋商,涉及廣泛議題。


2018年6月3日,在俄羅斯首都莫斯科,承建莫斯科地鐵項目的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鐵建)吊裝盾構機核心部件。新華社記者 白雪騏 攝

無論國際風雲如何變幻,中俄兩國將繼續堅定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堅定維護以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為基礎的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堅決反對單邊主義、霸淩主義,倡導多邊主義和開放型世界經濟。正如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所説:“只要中俄站在一起,世界就多一分和平,多一分安全,多一分穩定。”


2018年9月4日,在中國最大的陸運口岸城市滿洲裏,一列來自俄羅斯方向的列車駛過中國國門。新華社記者 鄒予 攝


2017年9月29日,在中國上海,中俄國際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CRAIC)宣佈,中俄聯合遠程寬體客機正式命名為CR929。新華社記者 丁汀 攝

70年風雨兼程,中俄關係愈加成熟、穩定、堅韌。身處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俄承載著兩國人民和國際社會的更大期待。新時代,中俄將更加擔當有為,同國際社會一道,為建設更加繁榮穩定、公平公正的世界,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而不懈奮進。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張維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