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四部門關於印發《深化新時代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

2019-10-18 09:43 來源: 教育部網站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教育部等四部門關於印發《深化新時代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
教師〔2019〕6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發展改革委、財政廳(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局),新疆生産建設兵團教育局、發展改革委、財政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

現將《深化新時代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改革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教育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
財政部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2019年8月30日

深化新時代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隊伍
建設改革實施方案

教師隊伍是發展職業教育的第一資源,是支撐新時代國家職業教育改革的關鍵力量。建設高素質“雙師型”教師隊伍(含技工院校“一體化”教師,下同)是加快推進職業教育現代化的基礎性工作。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職業教育教師培養培訓體系基本建成,教師管理制度逐步健全,教師地位待遇穩步提高,教師素質能力顯著提升,為職業教育改革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撐。但是,與新時代國家職業教育改革的新要求相比,職業教育教師隊伍還存在著數量不足、來源單一、校企雙向流動不暢、結構性矛盾突出、管理體制機制不靈活、專業化水平偏低的問題,尤其是同時具備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能力的“雙師型”教師和教學團隊短缺,已成為制約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瓶頸。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和《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深化職業院校教師隊伍建設改革,培養造就高素質“雙師型”教師隊伍,特製定《深化新時代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改革實施方案》。

總體要求與目標: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工作的重要論述,把教師隊伍建設作為基礎性工作來抓,支撐職業教育改革發展,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突出“雙師型”教師個體成長和“雙師型”教學團隊建設相結合,提高教師教育教學能力和專業實踐能力,優化專兼職教師隊伍結構,大力提升職業院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水平,為實現我國職業教育現代化、培養大批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提供有力的師資保障。

經過5—10年時間,構建政府統籌管理、行業企業和院校深度融合的教師隊伍建設機制,健全中等和高等職業教育教師培養培訓體系,打通校企人員雙向流動渠道,“雙師型”教師和教學團隊數量充足,雙師結構明顯改善。建立具有鮮明特色的“雙師型”教師資格準入、聘用考核制度,教師職業發展通道暢通,待遇和保障機制更加完善,職業教育教師吸引力明顯增強,基本建成一支師德高尚、技藝精湛、專兼結合、充滿活力的高素質“雙師型”教師隊伍。

具體目標:到2022年,職業院校“雙師型”教師佔專業課教師的比例超過一半,建設100家校企合作的“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和100個國家級企業實踐基地,選派一大批專業帶頭人和骨幹教師出國研修訪學,建成360個國家級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教師按照國家職業標準和教學標準開展教學、培訓和評價的能力全面提升,教師分工協作進行模塊化教學的模式全面實施,有力保障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輻射帶動各地各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為全面提高複合型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質量提供強有力的師資支撐。

一、建設分層分類的教師專業標準體系

教師標準是對教師素養的基本要求。沒有標準就沒有質量。適應以智慧製造技術為核心的産業轉型升級需要,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産業鏈、創新鏈有效銜接。建立中等和高等職業教育層次分明,覆蓋公共課、專業課、實踐課等各類課程的教師專業標準體系。修訂《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專業標準(試行)》和《中等職業學校校長專業標準》,研製高等職業學校、應用型本科高校的教師專業標準。通過健全標準體系,規範教師培養培訓、資格準入、招聘聘用、職稱評聘、考核評價、薪酬分配等環節,推動教師聘用管理過程科學化。引進第三方職教師資質量評價機構,不斷完善職業教育教師評價標準體系,提高教師隊伍專業化水平。

二、推進以雙師素質為導向的新教師準入制度改革

完善職業教育教師資格考試製度,在國家教師資格考試中,強化專業教學和實踐要求,按照專業大類(類)制定考試大綱、建設試題庫、開展筆試和結構化面試。建立高層次、高技能人才以直接考察方式公開招聘的機制。加大職業院校選人用人自主權。聚焦專業教師雙師素質構成,強化新教師入職教育,結合新教師實際情況,探索建立新教師為期1年的教育見習與為期3年的企業實踐制度,嚴格見習期考核與選留環節。自2019年起,除持有相關領域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畢業生外,職業院校、應用型本科高校相關專業教師原則上從具有3年以上企業工作經歷並具有高職以上學歷的人員中公開招聘;自2020年起,除“雙師型”職業技術師範專業畢業生外,基本不再從未具備3年以上行業企業工作經歷的應屆畢業生中招聘,特殊高技能人才(含具有高級工以上職業資格或職業技能等級人員)可適當放寬學歷要求。

三、構建以職業技術師範院校為主體、産教融合的多元培養培訓格局

優化結構佈局,加強職業技術師範院校和高校職業技術教育(師範)學院建設,支持高水平工科大學舉辦職業技術師範教育,開展在職教師的雙師素質培訓進修。實施職業技術師範類專業認證。建設100家校企合作的“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和100個國家級企業實踐基地,明確資質條件、建設任務、支持重點、成果評價。校企共建職業技術師範專業能力實訓中心,辦好一批一流職業技術師範院校和一流職業技術師範專業。健全普通高等學校與地方政府、職業院校、行業企業聯合培養教師機制,發揮行業企業在培養“雙師型”教師中的重要作用。鼓勵高校以職業院校畢業生和企業技術人員為重點培養職業教育教師,完善師範生公費教育、師範院校接收職業院校畢業生培養、企業技術人員學歷教育等多種培養形式。加強職業教育學科教學論師資隊伍建設。支持高校擴大職業技術教育領域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規模,探索本科與碩士教育階段整體設計、分段考核、有機銜接的人才培養模式,推進職業技術教育領域博士研究生培養,推動高校聯合行業企業培養高層次“雙師型”教師。

四、完善“固定崗+流動崗”的教師資源配置新機制

在現有編制總量內,盤活編制存量,優化編制結構,向“雙師型”教師隊伍傾斜。推進地方研究制定職業院校人員配備規範,促進教師規模、質量、結構適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需要。根據職業院校、應用型本科高校及其專業特點,優化崗位設置結構,適當提高中、高級崗位設置比例。優化教師崗位分類,落實教師從教專業大類(類)和具體專業歸屬,明確教師發展定位。建立健全職業院校自主聘任兼職教師的辦法。設置一定比例的特聘崗位,暢通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兼職從教渠道,規範兼職教師管理。實施現代産業導師特聘崗位計劃,建設標準統一、序列完整、專兼結合的實踐導師隊伍,推動形成“固定崗+流動崗”、雙師結構與雙師素質兼顧的專業教學團隊。

五、建設“國家工匠之師”引領的高層次人才隊伍

實施職業院校教師素質提高計劃,分級打造師德高尚、技藝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教學名師、專業帶頭人、青年骨幹教師等高層次人才隊伍。通過跟崗訪學、頂崗實踐等方式,重點培訓數以萬計的青年骨幹教師。加強專業帶頭人領軍能力培養,為職業院校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培育一大批首席專家。建立國家傑出職業教育專家庫及其聯絡機制。建設 1000 個國家級“雙師型”名師工作室和1000 個國家級教師技藝技能傳承創新平臺。面向戰略性新興産業和先進製造業人才需要,打造一批覆蓋重點專業領域的“國家工匠之師”。在國家級教學成果獎、教學名師等評選表彰中,向“雙師型”教師傾斜。

六、創建高水平結構化教師教學創新團隊

2019—2021年,服務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和1+X證書制度改革需要,面向中等職業學校、高等職業學校和應用型本科高校,聚焦戰略性重點産業領域和民生緊缺領域專業,分年度、分批次、分專業遴選建設360個國家級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全面提升教師開展教學、培訓和評價的能力以及團隊協作能力,為提高複合型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培訓質量提供強有力的師資保證。優化結構,統籌利用現有資源,實施職業院校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境外培訓計劃,組織教學創新團隊骨幹教師分批次、成建制赴德國等國家研修訪學,學習國際“雙元制”職業教育先進經驗,每年選派1000人,經過3—5年的連續培養,打造高素質“雙師型”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各地各校對接本區域重點專業集群,促進教學過程、教學內容、教學模式改革創新,實施團隊合作的教學組織新方式、行動導向的模塊化教學新模式,建設省級、校級教師教學創新團隊。

七、聚焦1+X證書制度開展教師全員培訓

全面落實教師5年一週期的全員輪訓制度,對接1+X證書制度試點和職業教育教學改革需求,探索適應職業技能培訓要求的教師分級培訓模式,培育一批具備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培訓能力的教師。把國家職業標準、國家教學標準、1+X證書制度和相關標準等納入教師培訓的必修模塊。發揮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在實施1+X證書制度試點中的示範引領作用。全面提升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創新發展。健全完善職業教育師資培養培訓體系,推進“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在教師培養培訓、團隊建設、科研教研、資源開發等方面提供支撐和服務。支持高水平學校和大中型企業共建“雙師型”培訓者隊伍,認定300個“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示範單位。

八、建立校企人員雙向交流協作共同體

加大政府統籌,依託職教園區、職教集團、産教融合型企業等建立校企人員雙向交流協作共同體。建立校企人員雙向流動相互兼職常態運行機制。發揮央企、國企、大型民企的示範帶頭作用,在企業設置訪問工程師、教師企業實踐流動站、技能大師工作室。在標準要求、崗位設置、遴選聘任、專業發展、考核管理等方面綜合施策,健全高技能人才到職業學校從教制度,聘請一大批企事業單位高技能人才、能工巧匠、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等到學校兼職任教。鼓勵校企共建教師發展中心,在教師和員工培訓、課程開發、實踐教學、技術成果轉化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推動教師立足行業企業,開展科學研究,服務企業技術升級和産品研發。完善教師定期到企業實踐制度,推進職業院校、應用型本科高校專業課教師每年至少累計1個月以多種形式參與企業實踐或實訓基地實訓。聯合行業組織,遴選、建設教師企業實踐基地和兼職教師資源庫。

九、深化突出“雙師型”導向的教師考核評價改革

建立職業院校、行業企業、培訓評價組織多元參與的“雙師型”教師評價考核體系。將師德師風、工匠精神、技術技能和教育教學實績作為職稱評聘的主要依據。落實教師職業行為準則,建立師德考核負面清單制度,嚴格執行師德考核一票否決。引入社會評價機制,建立教師個人信用記錄和違反師德行為聯合懲戒機制。深化教師職稱制度改革,破除“唯文憑、唯論文、唯帽子、唯身份、唯獎項”的頑瘴痼疾。推動各地結合實際,制定“雙師型”教師認定標準,將體現技能水平和專業教學能力的雙師素質納入教師考核評價體系。繼續辦好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教學能力比賽,將行動導向的模塊化課程設置、項目式教學實施能力作為重要指標。試點開展專業課教師技術技能和教學能力分級考核,並作為教師聘期考核、崗位等級晉陞考核、績效分配考核的重要參考。完善考核評價的正確導向,強化考評結果運用和激勵作用。

十、落實權益保障和激勵機制提升社會地位

在職業院校教育教學、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等過程中,全面落實和依法保障教師的管理學生權、報酬待遇權、參與管理權、進修培訓權。強化教師教育教學、繼續教育、技術技能傳承與創新等工作內容,制定職業教育教師減負政策,適當減少專任教師事務性工作。依法保障教師對學生實施教育、管理的權利。職業院校、應用型本科高校校企合作、技術服務、社會培訓、自辦企業等所得收入,可按一定比例作為績效工資來源;教師依法取得的科技成果轉化獎勵收入不納入績效工資,不納入單位工資總額基數。各地要結合職業院校承擔擴招任務、職業培訓的實際情況,核增績效工資總量。教師外出參加培訓的學時(學分)應核定工作量,作為績效工資分配的參考因素。按規定保障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待遇。

十一、加強黨對教師隊伍建設的全面領導

充分發揮各級黨組織的領導和把關定向作用,充分發揮教師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加強對教師黨員的教育管理監督和組織宣傳,充分發揮黨員教師的先鋒模範作用。實施教師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培育工程,配齊建強思想政治和黨務工作隊伍。著力提升教師思想政治素質,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堅持不懈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爭做“四有”好老師,全心全意做學生錘煉品格、學習知識、創新思維、奉獻祖國的引路人。健全德技並修、工學結合的育人機制,構建“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大格局,全面推進“三全育人”,實現思想政治教育與技術技能培養融合統一。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挖掘師德典型、講好師德故事,大力宣傳職業教育中的“時代楷模”和“最美教師”,弘揚職業精神、工匠精神、勞模精神。

十二、強化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保障措施

加強組織領導,將教師隊伍建設擺在重要議事日程,建立工作聯動機制,推動解決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重大問題。深化“放管服”改革,提高職業院校和各類辦學主體的積極性、主動性,引導廣大教師積極參與,推動教師隊伍建設與深化職業教育改革有機結合。將教師隊伍建設作為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投入的支持重點,現代職業教育質量提升計劃進一步向教師隊伍建設傾斜。鼓勵各地結合實際,適時提高職業技術師範專業生均撥款標準,提升師範教育保障水平。加強督導評估,將職業教育教師隊伍建設情況作為政府履行教育職責評價和職業院校辦學水平評估的重要內容。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朱英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