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浙江麗水:生態氣象服務助力守望“綠水青山”

2019-10-20 13:14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杭州10月20日電(記者 許舜達)在位於浙江省麗水市松陽縣的大木山茶園,時不時可以見到一些高約8米、形似風扇的茶葉除霜機。記者現場了解到,每當春季“倒春寒”來時,這些茶葉除霜機就會自動開啟風扇,通過空氣流動提高茶園溫度,從而防止茶葉嫩芽結霜。

作為産茶大縣,松陽全縣有茶園面積12萬畝,茶葉是地方支柱産業。但每年2到3月的低溫霜凍天氣,會對當地春茶生産造成嚴重影響,並給茶農帶來不小的經濟損失。

松陽縣農業農村局茶産業辦公室副主任、高級農藝師張林福告訴記者,近年來,當地氣象部門聯合農業、旅遊等部門成立專家聯盟,每年定期開展茶情調查,尤其是針對“倒春寒”等重點時段,開展茶葉專項氣象服務。

據了解,早在2015年,當地就在一些茶園裏建立了茶園生態氣候站,以數據為支撐,開展茶葉生態氣象研究。除現場指導外,專家們還通過短信、微信、顯示屏、農民信箱等多種手段,發佈相關天氣信息,提醒廣大茶農及時採取措施防範。

這是當地積極開展生態氣象服務,助力守望“綠水青山”的一個縮影。截至目前,麗水已對26批次農産品進行氣候品質認證,通過助力打造品牌,提高農産品附加值,促進了農民增收;還推出農産品氣象指數保險,省去了農業災情發生後保險公司定損等一系列繁瑣程序,深受廣大農戶歡迎。

作為浙江省唯一的綠色發展綜合改革創新區,近年來麗水大力發展綠色産業,打造“中國氣候養生之鄉”,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

對此,當地氣象部門也積極探索開發相關生態氣象服務,並將其應用於生態保護和經濟發展的平衡。目前,麗水全市已建成氣象、氣候及環境監測站400多個,並集合環保、林業、旅遊、電力等生態環境數據,已初步形成生態氣象觀測數據採集網。

有了數據的支撐,當地獨特的氣象景觀和氣候資源,便有了向生態氣象産品進行深度挖掘和價值轉化的可能。例如,麗水還將生態氣象服務嵌入鄉村旅遊,促進了農旅融合發展。

金秋時節,在華東地區最大的梯田群——麗水雲和梯田景區,沉甸甸的稻穗隨風搖曳,放眼望去,黃澄澄的一片,仿佛遍地灑滿了黃金。

這裡曾以“海市蜃樓般的農田美景”被美國CNN評選為中國最美的40個景點之一。尤其雲和梯田的雲海景觀,更是攝影家和遊客爭相嚮往的美景,不少人為了一睹雲海美景,長期“駐紮”梯田。然而,受限于天氣等原因,很多遊客在梯田景區苦等多日也難得一見,失望而歸。

雲和縣氣象局局長劉海英告訴記者,2018年底,當地正式推出“雲海概率指數預報”,遊客可通過“雲和天氣”官方微信公眾號、梯田景區遊客中心的大屏幕等,實時了解梯田雲海的氣象情況,提前合理安排行程,省去了不少麻煩。

此外,當地還設置多個氣象觀測設備,形成了覆蓋不同高度的雲海視頻觀測網,並對公眾開放。無法前往的外地公眾,足不出戶,通過手機App就能遠程欣賞到雲海和梯田美景。

據了解,除了“觀雲”氣象條件預報,麗水還陸續開發了“觀星”“攝影”等獨具氣候之美的旅遊産品,有力助推了當地全域旅遊發展。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朱英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