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舉行新聞發佈會 介紹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務體系指導意見有關情況

2019-11-02 14:19 來源: 衛生健康委網站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國家衛健委新聞發佈會現場

  時 間:2019-11-01 10:00
  地 點:委機關2號樓新聞發佈廳
  嘉 賓:王海東 國家衛生健康委老齡健康司司長
      吳乾瑜 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巡視員
      王建業 國家老年醫學中心主任、北京醫院院長
      台下嘉賓:李志新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書記
           劉曉紅 北京協和醫院老年醫學科主任醫師
           盧艷麗 北京隆福醫院院長
           秦 苑 北京海淀醫院安寧療護病房主任

成義:媒體朋友們:大家上午好!歡迎大家參加國家衛生健康委今年第41場新聞發佈會。我是宣傳司新聞處的成義。就在上個月,在這裡召開專題發佈會,介紹了我國老齡事業發展情況和全國“敬老月”的安排,各位媒體朋友做了很好的報道,為全社會關心、關愛老年人營造了很好的氛圍。近日,我委會同國家發改委等8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務體系的指導意見》,今天上午,在國家衛健委官網上發佈。今天的發佈會,我們請到了委老齡健康司及有關單位的負責同志和專家,向大家介紹《意見》的有關情況。下面,我向大家介紹今天發佈會的嘉賓,他們是:國家衛生健康委老齡健康司司長王海東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巡視員吳乾瑜國家老年醫學中心主任、北京醫院院長王建業同時,今天在台下就坐的嘉賓還有: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書記李志新北京協和醫院老年醫學科主任醫師劉曉紅北京隆福醫院院長盧艷麗北京海淀醫院安寧療護病房主任秦苑下面,首先請王海東司長介紹《關於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務體系的指導意見》的有關情況。

王海東:各位同志,各位媒體朋友,大家上午好。上個月28號,國家衛生健康委會同國家發改委、教育部、民政部、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醫保局、國家中醫藥局等八個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務體系的指導意見》,就是這個文件,八個部門聯合印發的一個《指導意見》。下面我跟各位簡單介紹文件出臺的背景和文件主要內容。健康是保障老年人獨立自主和參與社會的基礎。推進健康老齡化是建設健康中國的重要任務,也是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長久之計。當前,我國正處於人口老齡化快速發展階段,截至2018年底,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2.5億。我國老年人健康狀況不容樂觀,2018年我國人均預期壽命為77.0歲,但據研究,我國人均健康預期壽命僅為68.7歲。患有一種以上慢性病的老年人比例高達75%,失能和部分失能老年人超過4000萬,老年人對健康服務的需求非常迫切。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老年健康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努力為人民群眾提供全生命週期的衛生與健康服務,為老年人提供連續的健康管理服務和醫療服務。《“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要為老年人提供治療期住院、康復期護理、穩定期生活照料、安寧療護一體化的健康和養老服務。2018年機構改革中,全國老齡辦職能調整到國家衛生健康委,賦予了國家衛生健康委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務體系的新職責。為解決我國老年健康服務體系不健全、有效供給不足、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我委深入調查研究,充分聽取各方建議意見,多次徵求部門和地方意見,根據全國老齡委全會、中改辦、國辦意見對文件稿進行反復修改完善。老年健康服務體系建設是一項社會系統工程,除了8個聯合發文部門外,《意見》還涉及到工業和信息化部、住房城鄉建設部、農業農村部、市場監管總局、廣電總局、體育總局、銀保監會、中國殘聯、中國老齡協會等9個部門和單位的具體職責。這個文件每一項政策後面都有具體部門分工,非常清晰。

二、主要內容《意見》聚焦老年健康服務體系建設,分為三部分。一是總體要求。明確了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務體系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主要目標。提出到2022年,老年健康相關制度、標準、規範基本建立,老年健康服務機構數量顯著增加,服務內容更加豐富,服務質量明顯提升,服務隊伍更加壯大,服務資源配置更趨合理,綜合連續、覆蓋城鄉的老年健康服務體系基本建立,老年人的健康服務需求得到基本滿足。為保證主要目標任務的落實,《意見》提出了三項具體量化工作指標。一是到2022年,二級及以上綜合性醫院設立老年醫學科的比例達到50%以上。二是到2022年,80%以上的綜合性醫院、康復醫院、護理院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成為老年友善醫療衛生機構。三是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護理床位佔比達到30%。這三個目標指的都是2022年。二是主要任務。《意見》按照老年人健康特點和老年人健康服務需求,圍繞健康教育、預防保健、疾病診治、康復護理、長期照護、安寧療護六個環節,提出了具體工作任務。在加強健康教育方面,面向老年人及其照護者開展健康教育活動,促進老年人形成健康生活方式,提高老年人健康素養。營造關心支持老年健康的社會氛圍。在加強預防保健方面,建立健全老年健康危險因素干預、疾病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失能預防三級預防體系。加強老年人健康管理,做實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改善老年人營養狀況,加強重點慢性病篩查指導,降低老年人失能發生率,重視老年人心理健康。在加強疾病診治方面,完善老年醫療資源佈局,建立健全以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為基礎,老年醫院和綜合性醫院老年醫學科為核心,相關教學科研機構為支撐的老年醫療服務網絡。重視老年人綜合評估和老年綜合徵診治。全面落實老年人醫療服務優待政策,開展老年友善醫療衛生機構創建活動。在加強康復和護理服務方面,發揮康復醫療在老年醫療服務中的作用,為老年人提供早期、系統、專業、連續的康復醫療服務。建立完善以機構為支撐、社區為依託、居家為基礎的老年護理服務網絡。在加強長期照護服務方面,探索建立從居家、社區到專業機構的失能老年人長期照護服務模式。實施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為失能老年人上門開展健康評估和健康服務。支持社區嵌入式為老服務機構發展。增加從事失能老年人護理工作的護士數量。在加強安寧療護服務方面,推動醫療衛生機構開展安寧療護服務,探索建立機構、社區和居家安寧療護相結合的工作機制,形成暢通合理的轉診制度。穩步擴大安寧療護試點。

三是保障措施。《意見》提出6項保障措施,包括強化標準建設、政策支持、學科發展、隊伍建設、信息支撐和組織保障,即“六個強化”。《意見》是我國第一個關於老年健康服務體系的指導性文件。《意見》的印發,一是有利於促進資源優化配置,逐步縮小老年健康服務的城鄉、區域差距,促進老年健康服務公平可及;二是有利於激發市場活力,鼓勵社會參與,滿足多層次、多樣化的老年健康服務需求;三是有利於引導全社會廣泛參與,共同促進老年健康服務的有序發展;四是有利於促進預防關口前移,對影響老年健康的因素進行干預。總之,《意見》的印發實施,對加強我國老年健康服務體系建設,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推動實現健康老齡化具有里程碑性的意義。我先介紹到這裡。謝謝各位。

成義:謝謝王司長。下面請吳乾瑜巡視員介紹上海市老年健康服務體系發展情況。

吳乾瑜:各位媒體朋友,各位專家,大家上午好。上海是我國最早進入老齡化的城市,目前我們60歲以上老年人已經超過560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老齡工作,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在國家衛健委的指導下,以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為目標,統籌推進老年健康服務體系6個環節的重點工作,著力發揮基層衛生平臺和家庭醫生健康守門人的作用,構建整合型的老年健康服務體系,為老年人提供覆蓋全生命週期的適宜的、綜合的、連續的健康服務。我們主要是幾個方面來加強體系建設:一、加強功能佈局,完善老年健康服務供給體系注重規劃引領,在《上海市老齡事業“十三五”規劃》的基礎上,還專門制訂並實施《老年醫療護理服務體系發展“十三五”規劃》,明確建立以護理院、護理站、養老機構設置醫療機構為三大托底、老年醫學專科和區域老年醫療中心為兩大支撐、上海市老年醫學中心為一大引領的“3-2-1”三級老年醫療護理機構佈局。同時持續增加老年護理床位供給,明確到2020年實現按戶籍老年人口數1.5%的建設目標進行護理床位建設,由衛生、民政分頭推進實施,滿足老年護理需求。將安寧療護服務列入到上海市社區健康服務項目清單,通過政府的推動,全市已有200余家機構註冊臨終關懷科,機構床位900余張,居家床位700余張,為機構的老人、社區的老人和居家的老人提供全方位的安寧療護服務。我們希望到明年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能夠全部提供。二、夯實基層網絡,發揮家庭醫生“健康守門人”作用上海根據國家的要求,積極構建以家庭醫生制度為支撐、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平臺的分級診療體系。全市已經形成246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01家分中心、724個社區衛生服務站、1162個村衛生室形成服務網絡,8700余名全科醫生,組建近6000個家庭醫生團隊,簽約老年居民超過380萬,提供針對性健康管理、長處方、延伸處方、優先預約轉診、家庭病床、安寧療護等健康服務。目前,上海的社區衛生服務佔全市醫療機構診療總次數的佔比逐年增加,2018年已達到37%,連續三年獲得“滬上十大行業服務質量評測”首位。三、整合標準,增強失能、失智老人長期照護服務一是由衛生牽頭,將分散在衛生、民政和醫保的評估標準進行整合完善,形成全市統一的老年照護統一需求評估標準,成為老年人享受長期護理服務、政府補貼、入住機構等的“金標準”。二是著力推進家庭病床服務。2018年新建家庭病床5.4萬張,開展家庭服務70萬人次,將醫療服務延伸至老人家中。三是鼓勵社會力量參與長期照護服務,強化多元供給,上海也是全國率先試點長護險的城市之一,由社會資本投資設立的護理服務機構已成為提供長護險服務的主要力量,並形成規模化、品牌化。

此外,按照國家統一部署,上海市8月底印發《健康上海行動(2019-2030年)》,積極倡導“每個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責任人”理念,注重全民參與,共建共享。隨著老年健康服務工作的加強,老年人健康素養較“十二五”末有了明顯提升。今年,依託市政府實事項目,在全市建設標準化智慧健康小屋,我們希望通過兩到三年的努力,在每一個街鎮建成1家健康小屋,進一步將健康服務推送到老人“家門口”,提升服務可及性和質量。謝謝!

成義:謝謝吳巡視員。下面,請王建業主任介紹推動老年醫學學科建設和老年疾病診治工作情況。

王建業:媒體界的各位朋友們,應對人口老齡化,健康是最核心的問題。在《指導意見》中,明確指出在建立完善老年人健康服務體系的過程中,首先要強化老年醫學學科建設。在健康方面,對於老年人來説,特別是處於衰弱和高齡的老年人來説,大多數人都患有多種慢性疾病。剛才王海東司長已經講了,我們國家將近2.5億老年人,到2018年年底,75%的老年人都患有一種或者一種以上的疾病。除了多種慢性疾病以外,還有老年綜合徵,同時目前還存在多重用藥的問題。還有一部分老年人存在著精神心理問題,特別是失能和半失能的發生,這樣不僅影響了生活質量,也給社會和家庭帶來了沉重的負擔。大家知道,老年醫學是一門主要研究人體衰老的機制和變化規律,以及由於增齡因素,就是老化以後引起的相關系統和器官的功能減退而帶來的一些疾病的防治,以及老年人群的衛生與保健學科,它從臨床角度講,主要是致力於識別、評估、防治衰弱老年人的綜合性健康問題。同時,為老年人提供全面合理的治療與健康指導服務,最大限度地維持和改善患者的功能狀態,提高獨立生活能力和生活質量。特別是最大限度地維持和改善患者的功能狀態,這是世界衛生組織在健康老齡化的定義裏面突出提出來的問題,什麼叫“健康老齡化”?其實非常重要的一條,不是説這些人都要很健康,沒有病,實際上是在不同年齡段患有多種疾病的狀態下,同樣能夠讓他最大程度的發揮作用,維持他現有的功能。近年來,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速,黨中央、國務院十分關注老年人健康問題,在推進中國全民健康的過程中,老年健康是最大的一個問題。特別是在國家衛健委的高度重視下,我國的老年醫學學科取得了長足的進步。近年來健康與衰老的研究不斷深入,老年醫學的人才隊伍逐漸壯大,但是和相對早一些進入人口老齡化社會的國家,特別是一些發達國家,西歐、北歐,和這些國家相比,我國的老年醫學學科起步還是比較晚的,所以發展上相對比較滯後,目前還面臨很多問題和挑戰。比如,專門的老年醫學研究機構不足,不是很多。另外,和老年醫學相關的基礎研究投入不夠,老年醫學學科發展的載體較為薄弱,多數老年的臨床仍然以單病種治療為主,心臟的問題去心內科,呼吸的問題去呼吸科,研究的方向比較單一,沒有把老年人作為一個整體、一個人體來對待。而且,公眾對於老年醫學缺乏足夠的了解和認識,對於老年健康服務工作的宣傳還不到位。2015年,原國家衛生計生委在北京醫院設置了國家老年醫學中心,2016年原國家衛生計生委又會同科技部等四個部門批准設立了北京醫院等6家國家老年病臨床研究中心。今年年初,北京醫院與中國醫學科學院又共同組建了老年研究院。因為在一些發達國家,特別是人口老齡化比較突出的國家,國家的醫學研究機構都專門有一個分支是研究老年人的問題、研究老齡化問題、研究老年人健康的問題。像美國的“國立老年病院”專門研究老年健康。而我們國家的中國醫學科學院是研究人體、研究醫學最高的一個研究機構,但它缺這麼一塊,所以今年我們聯合成立了老年研究院。這些國家級的中心和研究機構的建立,將在開展衰老與抗衰老的研究,在老年疑難危重症的診斷與治療、推廣適宜有效高水平的診療技術,以及加強老年醫學學科的建設,特別是培養專業的人才隊伍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下一步,我們要積極貫徹落實《指導意見》的精神,加快推進老年醫學研究中心、老年疾病臨床研究中心及中國醫學科學院老年研究院等創新基地的建設,打造高水平的技術創新與成果轉換基地,加強老年健康相關學科的研究和老年健康相關適宜技術的研發和推廣,全面提高我國老年醫學的科研水平和臨床診治水平,以科學促發展,為建立完善符合我國國情的老年健康服務體系做出積極的貢獻。謝謝大家!

成義:謝謝王主任。下面進入提問環節,按照慣例,提問前,請記者朋友們通報一下自己所代表的媒體。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網記者:近年來安寧療護是一個非常受大家關注的問題,請問我國的安寧療護體系目前在國際上處於什麼樣的位置?跟世界上發展相對比較健全的安寧療護體系相比,我國的安寧療護還有哪些急需解決的問題?謝謝。

秦苑:各位媒體朋友大家好,我是來自北京海淀醫院安寧病房的秦苑大夫,我可以對記者剛才提出的問題做一個答覆。按照世界衛生組織所提供的標準,一個國家的安寧療護的體系建設大概分了六個層級:第一個層次是基本上沒有安寧療護服務,第二個層次是剛剛開始做能力的創建,第三個層次是3A級,有孤立的安寧療護,是零星的,沒有形成體系。3B級的服務有局部的網絡了,就是普遍開展安寧療護,但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4A級的時候就初步整合,進入了主流醫學的框架,到4B級的時候,也就是最高級的程度,就是完全整合進入了國家的醫療體系,進入了主流的醫療系統當中。最高級別的整合標準有幾個標識:第一,安寧療護的服務可以全面提供,無論患者在什麼地方都可以得到這樣的服務。第二,安寧療護的理念廣泛普及,全民的認知程度非常高,大家都知道是什麼樣子的,臨床關懷的理念得到廣泛的推廣。還有阿片類藥物需要的時候,就可以很方便的得到。在公共衛生政策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在國家的這個政策當中是有完整構架的。第三,完整的教育和研究的體系。最後一個是具有全國性的安寧療護學會。我們現在參照這樣的一個標準去看,我國的安寧療護整體還處在起步階段。

2017年原國家衛計委在北京、上海、吉林、河南、四川的一個市區啟動了第一批5個安寧療護試點,經過兩年多的發展,取得了很好的成績,在局部構建了市、縣、區多層次的醫療服務體系,形成醫院、社區、居家、醫養結合、遠程服務五種模式,基本的體系開始初步形成了。可以提供安寧療護服務的機構,從35個增加到61個,安寧療護的床位從412張增加到957張,執業醫生的數量從96人增加到204人,執業護士的人數也從208人增加到449人。我們醫院作為全國第一批的安寧專科護士的培訓基地,10月30日剛剛舉行結業式,所以人數還在持續上升中。醫護人員的數量比試點前增加了115%,在局部達到了世界衛生組織評價標準的3A或者3B級的水平。首批試點地區還推動了機制探索和政策突破,比如德陽率先推出了安寧療護按床日付費的制度,長春實施了惡性腫瘤三種生命終末狀態病人的單病種付費探索,有一些省和市開展了局部的試點。所以今年5月份,國家衛健委又啟動了第二批全國試點,上海市和其他省份的71個地市進入到第二批試點當中。就全國範圍而言,我們的安寧療護服務已經進入到了快速發展的階段,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態。現在參照我們剛才説的WHO的標準,整體還有非常多的不足,因為還在剛剛起步的階段。比如學科的建設,現在還沒有獨立的安寧療護專科,所以在人才的建設方面還極需要大力推動。準入標準、用藥規範、培訓課程、質量管理體系都還在建設中,缺乏相應配套的財政、法規及法律方面的支持,社會的“生死教育”,以及現代的臨終關懷理念,關於怎麼樣是一個有尊嚴的離去,在全民的教育中還剛剛起步,但已經比兩年前得到了長足發展。

我看到這次發佈的《意見》,針對我剛才説的存在不足的地方提出了非常有針對性的指導,比如提出探索機制、社區和居家安寧療護相結合的機制,對制定用藥指南、完善安寧療護多學科服務模式、加強公眾教育都已經明確地給予了指導。相信隨著《意見》的出臺,我國的安寧療護服務會得到越來越好的發展,前途一定很光明。

健康時報記者:我請問王建業院長,老年醫學科的重要性具體體現在哪些方面?核心理念是什麼?

王建業:這個問題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首先先要知道老年醫學的概念,很多人,包括很多大夫都在問老年醫學和我們有什麼區別嗎,什麼叫老年醫學?我先回答這個問題。老年醫學用我的話講,從基礎研究來講,專門研究人類或者人體衰老或有一部分是涉及到抗衰老、延緩衰老的問題,在衰老過程中的一些規律、機制,人為什麼會衰老呢?實際上從基礎研究來講是這個。從臨床來説,我們和其他的專業有什麼區別?老年醫學臨床來講,它是以人為中心,他雖然治療心臟問題,但這种老年人有呼吸問題,有消化道的問題,甚至有骨科的問題,有疼痛問題,是多器官的問題,是對著人的,他把這個病當成一個完整的人在治療,在治療心臟問題的時候,會考慮到呼吸系統的問題,消化系統的問題,泌尿系統的問題,運動系統的問題。而專科是心臟有問題只治療心臟,血管堵了給你放支架,支架不行做搭橋,但他忽略了本身還存在呼吸的問題,本身還存在其他系統疾病的問題。所以單一的學科主要是以器官為中心,而老年醫學尤其是臨床老年醫學,是以整體一個老年人為中心。為什麼叫綜合評估啊?就是這個意思,首先這個病人來了先去綜合評估,這是一個老年醫學的定義。當然了,還關注一些其他的問題,老年人的心理問題等等。這是我講的第一點。

其次,老年醫學是老年健康服務工作的一個基礎支撐。我剛才講了,推進健康老齡化,健康是核心,怎麼健康?就是我們出臺的《意見》,在這裡面對老年人健康服務的支撐就是老年醫學。目前為了滿足老年人日益增長的多元化健康服務需求,所以我們致力於建立六大任務,健康教育、預防保健、疾病診治、康復護理、長期照護、安寧療護,這六大環節,也是六大任務,這是《指導意見》裏的六大任務。它是覆蓋城鄉,而且是綜合連續的老年健康服務體系,它是一個完整的服務鏈。近年來,老年醫學穩步發展,在老年醫學學科裏已經分了很多類,比如老年基礎醫學、老年臨床醫學、老年預防醫學,包括老年康復護理醫學、老年心理醫學、老年社會醫學,已經分出了很多分支。這一個完整的老年醫學體系,從生物到心理到社會,是三維度的。對於老年健康服務的各個環節而言,形成了非常有力的支撐,為老年健康服務工作的長遠發展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礎。

另外,為了滿足老年人日益增長的健康服務方面的需求,努力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實現健康老齡化,我們以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大衛生、大健康”的理念為引領,推動老年醫學從傳統上以單個器官、系統、疾病為中心,也就是我剛才講的頭痛醫頭、腳疼醫腳,從單一診療的模式上向以患者為中心的整體化診療模式轉變,將為老年人提供更加全面、合理的預防保健和治療服務,最大限度地維持和改善患者的功能狀態,從而提高獨立生活的能力和生活質量,這也是世界衛生組織提出來的健康老齡化,就是最大限度的維持和改善患者的功能狀態。作為現代老年醫學的核心理念和首要目標。同時我們要充分發揮老年人康復醫學、老年護理學在健康服務中的作用,特別是康復和護理其實在整體服務體系裏是很重要的,最大限度地避免功能受損和變成一個失能老人,從而整體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謝謝。

健康報記者:提問王海東司長,剛才您提到在2018年機構改革中賦予衛生健康委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務體系的新職能,現在已經一年左右時間,請問您在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務體系方面有哪些新進展?下一步又有哪些具體的保障措施來促進和推動《意見》落地?謝謝。

王海東:去年國家機構改革,保留了全國老齡委,將全國老齡辦調整到國家衛生健康委,同時在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設了老齡健康司,賦予老齡健康司四項工作職責:一是組織擬訂應對人口老齡化的政策措施;二是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務體系;三是推動醫養結合發展;四是完成全國老齡委具體工作。我們司圍繞第二項職責,即老年健康服務體系建設,主要做了五個方面工作:一是在政策體系方面,將老年健康服務納入國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中長期規劃等重要規劃當中,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規劃。特別是,我們今年出臺了剛才發佈的這個文件,八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務體系的指導意見》,這是老年健康服務的一個重要的頂層設計。二是在機構建設方面,鼓勵建設老年醫療機構,包括康復醫院、護理院等等。支持一部分醫療機構轉型為康復和護理機構,這種接續性的醫療機構,同時大力發展上門居家為老年人的醫療服務。三是在健康服務方面,推動以疾病為中心的單病種的治療模式,向以患者為中心的多病共治的模式轉變,為廣大老年人提供所需的醫療衛生服務。四是在人才隊伍建設方面,加大對老年醫學康復護理緊缺人才的培養和繼續教育。五是在學科建設方面,推進老年醫學基礎研究,推行多學科協作診療。指導國家老年醫學中心和6個國家老年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規範發展。

下一步主要是貫徹今天發佈的文件精神,我們有幾項措施:一是宣傳和培訓。我們圍繞這個文件製作了海報、《一圖讀懂》、宣傳視頻的宣傳工具包,我們將馬上發放到各地,讓各地開始廣泛宣傳,爭取做到家喻戶曉。同時,這個月在山東煙臺組織省級培訓班,宣傳解讀這個文件,部署落實文件的工作,把思想統一到文件上來,把任務部署下去,這是一個重要的舉措。二是加強標準和規範的建設。文件當中提到一系列的標準規範,比如,老年人健康干預與評價、長期照護服務、長期照護專業人員的職業技能、老年健康服務機構等標準,還包括上門醫療護理和家庭病床的服務內容標準規範等等,為地方基層開展老年健康服務提供標準規範的遵循,增加落地和可操作性。三是強化督導和評估。文件印發以後,我們就要抓落實。文件提出的六項任務、六項保障措施,我們都要對各地適時地開展督導和評估,要把政策落到實處,切實提高老年人獲得感。剛才也給大家介紹了,這裡面我們有三個量化的指標。比如,老年友善醫療機構的比例,老年醫學科的比例,還有基層護理床位的比例等等,這些指標我們都要對各地進行考核,但也不限于這三項指標。我們要求各地根據文件的要求,要結合實際制定自己的實施方案和具體辦法。總之,採取這些措施就是要把文件精神落實到底,讓老年人有切實的獲得感。謝謝。

成義:謝謝王司長,王司長説的《一圖讀懂》的材料已經印發給大家了,希望大家幫我們多傳播,把這個好政策宣傳好。繼續提問。

中國醫院院長雜誌記者:我們看到《意見》中提出要加大康復護理機構的建設,今天北京隆福醫院院長也來到了現場。據我了解,隆福醫院是北京市最早的老年病醫院之一,請問隆福醫院在提供社區失能老年人照護方面有哪些好的做法?尤其是康復護理方面的。謝謝。

盧艷麗:感謝這位記者的提問。我是北京市隆福醫院的院長盧艷麗,給你簡單彙報一下我們的一些做法。北京市隆福醫院在2000年時轉型成老年醫院,一直致力於這方面的探索。剛才王海東司長髮布的《意見》,王建業院長也介紹了老年醫學科的進展等等。實際上,我們首先探索的是老年的整個連續醫療服務,當時從老年的健康管理到老年疾病診治,包括慢性病管理、康復、中長期照護,一直到最後臨終狀態的安寧療護,我們做了一系列的連續化的醫療服務。我們這個體系的建設,到現在為止已經建了很多年了。其次,我們通過東城區區政府和東城區衛健委的支持,我們建立了三個中心,老年醫療康復護理指導中心、綜合評估中心、老年醫療服務中心。綜合評估在老年的整個過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剛才王建業院長已經提到過。這三個中心的功能是不一樣的,老年的醫療康復護理指導中心主要是對東城區所有醫療系統,包括衛生機構、老年機構,都有一些指導和培訓作用。並且把東城區老年人分成三種,一種是需要政府完全支持的,這种老年我們就稱為“托底老人”。還有一部分老人是政府提供一部分幫助,我們稱為“政府扶助老人”,還有一部分是他的經濟完全是獨立,這部分老人作為“普惠型老人”。這三种老人,我們首先給他們提供上門的綜合評估,通過綜合評估來評定老人的身體狀況,根據身體狀況提供不同的服務。老人醫療服務中心也是起調動作用,一個是醫院自己建立了8支上門服務的隊伍,比如哪個老人需要一些護理的、康復的,甚至急性病的診治,我們都提供這樣的上門服務。第二個是有一些我們沒有辦法達到,就由區域的資源,比如有一些其他的醫院,像普仁醫院、鼓樓醫院,我們把這個任務分配給他,或者分配給社區,由社區來提供。另外,我們自己有兩個分院,一個分院是天通苑社區,前面是養老院,後面是我們醫院。我們醫院為這家養老院提供整體的上門服務。我們還有一個北苑院區,它是和一家養老院共建的,這家養老院是提供生活服務,而且養老院的人99%都是失能老人,我們醫院給他們提供醫療和護理方面的服務。還有一種模式是東城區所轄的16家養老院都和我們隆福醫院簽定協議,我們也給他提供上門服務。當然了,還有我們所覆蓋的昌平區和朝陽區一部分的養老院,我們也提供一部分的服務。這是我們多年探索的模式。這次國家衛健委發佈的《意見》,給予我們極大的鼓舞和促進,也讓我們更有決心和希望做好老年人的康復、護理以及醫療等等各方面的工作,也希望每一個老年人都有一個更美好的明天。謝謝。

中國人口報社記者: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提給王海東司長,在《意見》中把健康教育和疾病預防作為兩個很重要的任務提出來,我想這個是出於哪種考慮?這樣預期在未來老年人的生活方式中又將作為什麼樣的角色給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帶來改變。第二個問題提給疾控方面的領導,疾控系統對於維護老年健康生活方式方面將會發揮怎樣的作用?謝謝。

王海東:這兩個問題都請李教授來回答。

李志新:首先非常感謝您關注疾控系統。回答第一個問題之前,我想先回顧一下老年人現在的健康狀況。剛才王海東司長、王建業院長也都講到了老年人的一些健康狀況。根據我們慢病中心全國的死因監測系統顯示,65歲以上老年人位居前三位死亡的原因分別是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和惡性腫瘤,這三種疾病佔到老年人群死亡的70%以上。按照中國慢病和危險因素監測數據顯示,60歲以上的老年人群高血壓患病率高達58.3%,糖尿病的患病率高達19.4%,這個數據還是好幾年以前的數據,新一輪的危險因素監測今年剛剛實施完,最新的數據有可能更高。按照2014年慢阻肺監測的數據,60到69歲的老年人慢阻肺患病率達到21.2%,70歲以上達到29.9%。按照第四次口腔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我國65歲到74歲老年人群全口失牙率達到4.5%。剛剛在去年完成了骨質疏鬆首次全國流行病學調查,調查結果顯示65歲以上老年人群骨質疏鬆患病率高達32%。剛才領導們也講到了,75%以上的老年人都至少患有1種慢性病。從這些數據來看,老年人群的健康狀況是不容樂觀的。我們分析這些疾病,因為關注這些重點的老年人群的疾病,有助於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這些疾病有一個共同特點,它們很多都有共同的危險因素。按照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健康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嚴限酒、心理平衡。世界衛生組織認為,僅僅是經過一般性的生活方式改變,也就是説按照這四大基石來做,就可以避免40%的發病、60%的死亡。現在的新技術發展也非常快,現在都提出精準預防和精準醫療,如果再付諸於一些個性化、針對性的措施,那麼老年人失能、失智、不良的風險將會大大降低。從這些方面來看,預防保健的作用是非常顯著的。要做好預防保健,個人的參與是非常重要的。現在都在提自己要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老年人群的健康素養就顯得尤為重要。我們再來看看老年人的健康素養水平。《“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的目標是到2020年居民健康素養水平達到20%,《“十三五”健康老齡化規劃》提出的目標是到2020年老年人健康素養達到10%。但根據去年健康素養監測的數據,60到69歲老年人健康素養水平僅有6.95%,可見老年人群的健康素養水平亟待提高。

怎麼提高健康素養?只有通過健康教育,包括疾病知識內容、衛生保健知識的宣貫,幫助老年人養成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運用這些科學知識維護和促進自己健康,毋庸置疑,這也是維護我國老年人群的一個重要方式。所以健康教育、預防保健作為這次《意見》的前兩項意見提出來是非常重要的。關於您提到的第二個問題,疾控機構怎麼在維護老年人健康發揮作用。這一塊要充分利用疾控機構體系的優勢和職能,疾控機構的職能就是從群體角度出發進行健康的宣教,一級二級三級的預防乃至環境的改善等手段來改變和預防疾病的發生,促進群體健康。從這些職能和體系網絡出發,疾控系統在維護老年健康方面至少能做三件事:一是提供強大信息支撐;二是加強健康教育;三是加強預防保健工作。信息支撐方面,首先是慢病中心強大的監測系統,我們有覆蓋全國90%以上的死亡登記系統,在我們慢病中心和整個疾控體系在管理。還有覆蓋全國的危險因素監測,能夠及時地提供全人群危險因素的情況,以及重點慢性病的監測情況,這都能為老年健康的決策者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健康教育方面,疾控系統在營養膳食、慢病預防、心理健康、傷害預防方面都有專業優勢,我們有常年和媒體合作的經驗,利用三級預防保健體系,國家、省、地、縣,乃至縣裏面縣鄉村的三級衛生保障網,能夠快速廣泛地推廣老年健康的相關知識。在今年6月份舉辦的老年健康宣傳周,全國疾控體系在這個活動之中發揮了重大作用。加強預防保健方面,疾控系統優勢非常明顯,我們開展了大量這方面的工作,比如針對阿茲海默病、帕金森這些神經退行性系統的疾病,從2015年起我們先後在9個省區開展了基於社區預防工作的試點,開展早期篩查、早期診斷、長期管理,探索這樣的工作機制。再比如在預防老年人跌倒方面,在很多省市開展了相關工作。特別是,疾控系統關注全生命週期的干預,不管是對全人群現在提出的“三減三健”各種活動,還有各種預防高血壓、糖尿病的專項項目,應該説從前端預防職業人群的健康,乃至於從兒童早期干預開始,實際上都減少了未來的老年健康問題。謝謝。

第一健康報道記者:我的問題提給王海東司長,為什麼《意見》提出要推動以疾病為中心的單病種模式向以患者為中心的多病共治模式轉變?謝謝。

王海東:這個問題剛才王建業院長都已經回答過了,老年人的疾病特點是多病共存的,以單病種的以疾病為中心的治療模式,難以解決老年人的問題和困難。所以文件中結合實踐經驗,就是要推動向多病共治的模式轉變,以老年人為中心、以老年患者為中心,把老年人當做一個整體來看待,有機地考慮,統籌地解決問題。這就是我們的用意,剛才王院長講的更詳細。

成義:台下專家有沒有好的做法,可以來介紹一下。

劉曉紅:剛才説到為什麼叫以患者為中心。我們考慮老年人的時候,如果是急性醫療的時候住院,對於一個單病,身體好的可以住專科,但如果是混雜疾病,同時更重要考慮的是功能下降。功能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體力,誰走的快,走的長,誰就棒。還有一個是腦力,80歲以上認知功能障礙的,比例正在上升。所以能力下降的時候,更重要的不是治療疾病,慢病是不可治愈的,而是維護功能,讓他在保留功能的情況下,甚至是殘留功能的情況下,能夠讓他做想做的事,能夠在家。所以我們是支持他的自立,這個很重要。因此在醫院裏治療疾病的時候要考慮到功能,在專科就很難解決高齡且功能在下降階段的,所以常常會帶來一些醫源性問題,因為高齡老人的儲備能力很差。因此要設立老年綜合科,就像一個舊車一樣,不是換一個轱轆,或者換一個馬達,而是讓整個舊車做年檢,讓他能動,能走,能給上油,所以營養、康復都很重要。康復是什麼?當你內在功能下降的時候,通過外在能力把它提升。在每一次打擊以後,希望他能夠恢復,當他不能恢復的時候,我們就進入到照護這個階段,讓他有尊嚴的生活。因此,在老年醫學裏很重要的就是要有一個合理的配置,所以急性醫療綜合醫院是一個短期的,很重要的一個任務就是要把它轉診出去,轉到康復機構,康復不行,轉長期照護,所以在配置上也是有序的配置,目的是充分利用醫療資源,通過要讓患方包括他的家屬滿意度提高,這個很重要,讓他們獲得幸福感,是有質量的。

對於老年醫學最重要的是三個關鍵詞,一是生活質量,二是日常生活活動能力,三是死亡質量。因為生老病死,我們不能不談死。這幾個是很重要的。在綜合醫院裏到底怎麼做才叫老年科?第一個是以患者為中心,而不是疾病,剛才説了,疾病只是其中的一個方面。第二個是要幫助到其他專科,比如説外科,手術的病人就是風險的,我們如何幫助他渡過?還有一些用藥很多的,或者高齡的老人,在其他科室怎麼能幫助他?還有一個任務很重要的是安寧療護,如果出現一些症狀,比如説可逆的,很痛苦的,我們短期需要解決。還有一個是如何把他轉診下去,所以轉診醫療連續性是將來要做的。老年醫學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就是在院外,我們三級預防,以預防為中心。在社區如何做健康管理、生活方式的改變,還有預立醫療自主計劃,幫助他們儘量少得病,病得輕。在疾病以後,功能不下降,避免它下降。在做疾病指南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到維護功能狀態,這個指南才叫適合老年人的。到最後我們要幫助長照機構,我們叫醫養融合,這裡的醫如何配置、如何做,在安寧療護中善終服務也是我們的任務。

中新網記者:有一個問題提給吳主任,上海在老年人居家醫療照護方面有沒有更好的經驗可以值得各地借鑒?

吳乾瑜:謝謝你的提問。我覺得,落實國家老年健康服務體系,除了剛才講到的疾病多學科整合性服務以外,還有一個很關鍵的環節就是在基層,在居家。國家衛生和健康大會上明確了要夯實基礎,在基層可以實現三個目標:一是整合型服務,這是未來的主陣地。二是在基層可以對影響老年人健康的高危因素進行早期的篩查,包括疾病早期行為的干預,剛才疾控的教授也講到了,老年人的健康素養低於一般人群,所以在基層的服務尤其關鍵。另外,對基層來説還有服務的可及性、連續性、綜合性。在上海的一個做法就是我們把所有的公共服務,包括各個委辦局平臺,大健康的整合,這是未來建設健康中國的一個關鍵。我們的做法是,今年年初發佈了14部門制定的《關於加強本市社區健康服務促進健康城市發展的意見》,除了發改、財政、醫保以外,還有體育、健康、文化,這都是為了我們健康素養和宣傳主要的陣地。同時我們還發佈了一個社區健康服務的清單,包括社區的全科門診、老年人保健、社區居家照護服務、老年人健康教育和安寧療護等等37項服務,這是政府的基本服務。剛才我向大家介紹了基層的衛生服務體系,我們現在對老人的健康服務重點依託以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平臺,家庭醫生、全科醫生為主力軍,最近全市在推進區域醫療中心,全方位地對社區的支撐,使醫療力量下沉,支撐基本平臺提供服務。按國際慣例,老人的基本醫療問題60%到80%是可以在基層解決的,包括未來的安寧療護和康復,應該是以社區居家為主體,當然這有一個逐漸完善的過程,需要服務能力不斷增強的過程。

今年從四個方面在推進:一是修訂了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建設標準,重點強化對老年人的醫療服務。我們現在提的是全科為主的,康復、護理、口腔、營養、心理認知等等,作為我們新一輪的支撐,支持未來五到十年的發展。二是修訂了上海市家庭病床服務規範,提高上門醫療護理的服務質量。三是推進政府實事項目,標準化健康智慧小屋建設,兩到三年要全覆蓋。健康智慧小屋功能強大,把人的基本健康指標,包括體質監測指標,一起納入,目前提供11項自助健康檢測、11項體質自測和15項健康自評服務,推廣社區早期認知症障礙的自評、慢病自測、健康生活方式指導,加強高危因素和重點疾病的篩查和干預,方便老年居民獲得針對性的服務。今年將建成80多家,它的後臺是強大的數據中心和健康雲來支撐。通過2-3年努力,實現街鎮全覆蓋。四是將上海健康雲建設成為提供“互聯網+互聯網健康服務”統一的公共入口平臺。目前用戶已經超過500多萬,可以實現健康檔案隨時查、家庭醫生掌上簽、慢病管理醫生幫、預約掛號如約至、預約接種不用等、體徵指標智慧測、親情賬戶親人管等線上線下的服務融合,面向市民提供26類、58項健康服務。另外,根據國家的要求,開展“互聯網+護理”試點,滿足多元化護理需求。最近我們通過政策的融合、平臺的融合,全力加強基層服務,向整合型服務方向邁進,三級醫療體系裏,基層負責基本的健康教育和慢病,當他力量不足的時候,二級醫院、三級醫院、區域醫療中心全力支持,實現真正的醫聯體。下一步我們繼續努力,包括智慧健康小屋,有機會也希望大家到上海來體驗。謝謝。

成義:繼續提問,還有三位記者,每位記者提一個問題。

健康縣域傳媒記者:剛才很多專家都提到了老年醫學科的獨特性和重要性,海東司長剛才提到了三個可量化指標,其中一個是2022年50%以上的二級以上綜合醫院設置老年醫學科,請問未來三年這個目標的貫徹實施路徑會是怎樣的?謝謝。

王海東:老年醫學科是老年醫療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講建立健全以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為基礎、老年醫院和綜合醫院老年醫學科為核心、老年科研機構為支撐的老年醫療服務的網絡,老年醫學科是一個重要的環節。為了實現這個目標,下一步抓文件的落實,我們就提出的指標,對各地進行督導和評估,同時我們也組織專家團隊指導各地建立老年醫學科。同時國家衛生健康委即將研究制定老年醫學科的建設標準和服務指南,為基層衛生工作提供遵循。通過這些措施,我們有信心能夠實現工作目標。謝謝。

南方都市報記者:今年王司長提到要加強護理康復醫療機構的建設,這包括醫院設立康復醫學科,也包括護理床位提高佔比,我注意到2011年衛生部也提到了類似的要求,但是到現在,康復醫療機構還沒有太重視,請問目前康復護理醫療機構建設現狀如何?下一步怎麼推進?謝謝。

王海東:這個問題非常好。這幾年我們國家重視加大康復護理工作的推進,但現在目前的狀況還是供給不足,難以滿足廣大老年人這方面的服務需求,這是現實。特別是失能老年人全國有4000萬,全部失能老年人有1200萬。現有的康復和照護服務的資源遠遠不能滿足需求。今天的文件中也提出一些政策措施,主要是依託醫療機構、康復機構、護理機構,特別是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農村鄉鎮衛生院,發揮他們的作用,為居家和社區失能老年人提供長期照護服務,這是最重要的一個基礎。我們也鼓勵一部分綜合性醫院轉型為康復和護理機構,發揮醫療優勢,延伸到居家和社區失能老人的護理,本身他也可以提供服務。第三,還要積極推動長期護理保險的試點,要解決長期照護支付問題。我們已經開展試點地區的經驗表明,長期照護保險能夠很好地推動長期照護服務的發展,能夠非常好的滿足失能老人的護理需求。我想,按照文件的措施,我們一步一步地抓落實,能夠有一個很好的預期,滿足失能老人的照護服務需求。謝謝。

成義:最後一個問題。

大眾網記者:鼓勵建立老年人康復機構,支持部分醫療機構變成康復機構,什麼樣的機構未來會納入到這樣的體系中?是否有相關的規定?面臨到當前的上門提供醫療診治服務,當前面臨的問題是什麼?老年人到醫院就醫,隨著老齡化加劇,陪醫陪診的服務是否會在未來被提倡性的推廣?有沒有這樣的可能性?謝謝。

王海東:我先回答一下,看看各位專家有沒有補充。你提出的老年人就醫不方便、陪醫的問題,我們都考慮到了。家家都有老年人,老年人也是疾病的高發群體。文件中也提到,我們要開展老年友善醫療機構的創建活動,要為老年人就醫、看病提供便利條件,開設綠色通道,方便老年人就醫看病,這是全國性的活動,我們正在制定老年友善醫療機構的標準和規範。這是我們下一步要做的。

剛才提到的第一個問題是關於轉型的,在一些醫療資源比較富集的地區,主要是二級醫院,我們可以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鼓勵它轉型為康復和護理機構。首先,它是醫療資源比較富集的地區,而且本身醫療機構的發展可能根據各種原因不盡如人意,因為它是二級左右的。但是這种醫療機構,針對老年人開展康復和護理服務,恰恰能發揮它的作用和優勢,我們鼓勵這些醫療機構能轉型成康復和護理。但是都要實事求是,從實際出發,結合當地的實際,我們沒有硬性的要求,也沒有一刀切的指標要求,還是實事求是,目的是更好地發揮資源優勢,更好地為老年人服務。關於上門醫療服務,這是我們老年人最需要的服務方式,我們做過調查,上門的醫療服務,特別是家庭病床等等,是老年人需求當中排在前三位的。目前,上門醫療服務正在制定規範標準,包括收費的價格如何制定。所以首先需要一個規範標準的遵循,同時還有上門服務風險的問題,這是一個不容回避的問題。我們也鼓勵上門服務的團隊為上門服務人員買保險,雙方的權利也能得到很好的保障。這些問題我們都會逐一解決,文件當中也提到了,正在制定這個標準規範,下一步推動這項工作的發展。謝謝。

成義:謝謝嘉賓,謝謝各位記者,發佈會到此結束。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祁培育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