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廣東:深化“放管服”改革 激發養老市場活力

2019-11-17 10:14 來源: 南方日報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織密扎牢民生保障安全網

廣東省60歲及以上戶籍人口約1440萬人,佔戶籍總人口的15.2%。當“銀發潮”來襲,如何做好養老服務,讓老年人健康幸福安度晚年,是黨委政府的民生牽掛。

面對人口老齡化嚴峻形勢,廣東把加快推進養老服務發展作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舉措,基本構成了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打通“堵點”,消除“痛點”,破解“難點”,有效滿足老年人多樣化、多層次養老服務需求。

改革的步伐正在進一步加快。11月1日,省政府召開常務會議,研究加快推進養老服務發展等工作。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關於加快推進養老服務發展的若干措施》,在構建居家、社區、機構“三位一體”養老服務體系,落實扶持政策,激發養老市場活力等方面將推出一系列新舉措。

打通“堵點”▶▷

深化養老服務“放管服”改革

從10月17日起,省民政廳等11個部門聯合印發的《關於進一步做好養老機構登記備案和監管工作的通知》正式實施。社會力量投資舉辦養老機構,不再需要獲得養老機構設立許可的前提,而是按照登記備案相關要求,分為民辦公益性養老機構、民辦經營性養老機構、政府興建的公建公營、公建民營養老機構以及港澳臺、外國投資者舉辦養老機構等多種類型進行登記備案。

這是廣東在養老服務領域推動簡政放權,深化養老服務“放管服”改革,做好取消養老機構設立許可後有關工作銜接的重要安排。

廣東省共有養老機構1781家,其中,公辦養老院94家、公建民營養老院33家、民辦養老院402家,以及農村敬老院1252家;養老床位48.9萬張,每千名老人擁有養老床位34張;城鄉社區養老服務設施4.92萬個,其中城市、鄉鎮以及農村的覆蓋率分別達到97.1%、96.1%、91%。

對於老年人日益增長的養老服務需要,“放水養魚”迫在眉睫,這也是促進養老服務業發展需要突破的瓶頸。

民政部門不再實施養老機構設立許可後,我省依法做好登記和備案管理,加強養老機構事中事後監管,做好法規政策修改和宣傳引導。

近年來,在推動養老建築消防審批制度改革方面,我省先行先試,對符合相關安全標準要求,但因不動産登記、土地規劃等行政手續問題不能通過審驗審批的養老院,通過一事一議、政府會議紀要等方式優化審驗手續,在全國率先突破消防瓶頸。在環評方面,對建築面積少於5000平方米的養老機構免予環評。

在推動醫養結合方面,對於養老機構內設門診部、診所、醫務室、護理站等,實行備案制度,減少審批環節、優化審批流程。具備法人資格的醫療機構設立養老機構,可以不另行設立新的法人,不另外進行法人登記,可按照相應的登記管理有關規定,向登記管理機關申請變更登記事項或經營(業務)範圍等開展養老服務,並在民政部門辦理備案。

各級福利彩票公益金,按不低於50%的比例集中使用於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各地對社會資本投資建設的非營利性養老機構,給予建設支持和運營補貼,對採用公建民營方式的,給予運營補貼。

在農村地區,我省全面推進敬老院的公建民營改革,引入社會資本和專業管理服務,將機構床位改造成護理型床位,在滿足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員集中供養需求的基礎上,盤活機構閒置床位資源,向社會失能、失智、高齡老人開放。

省民政廳有關負責人介紹,深化養老服務“放管服”改革,將更大限度激發市場活力,調動社會力量參與養老工作的積極性,把該放的權利放給市場主體,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消除“痛點”▶▷

滿足老年人多樣化養老需求

每日的就餐時間,在廣州市的1000多個社區長者飯堂,“老友記”們結伴前來吃飯,成為一道風景線。經市、區、街道(鎮)三級補貼後,每份餐老年人自掏腰包約9元錢,不少社區長者飯堂的老人自付費用更低,部分區對特殊困難老年人實行免費,確保老年人吃得起、吃得好。

廣州市推進社區居家養老大配餐,開辦社區長者飯堂,為老年人提供健康優惠餐食,正是廣東著力解決老年人現實生活問題、應對人口老齡化挑戰、提升老年人獲得感幸福感的一個縮影。

經過幾年發展,目前,廣州城鄉社區的居家養老大配餐覆蓋率達到100%,實現了從部分街道、社區零星開展助餐配餐,向助餐配餐覆蓋全市所有城鄉社區轉變。

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將廣州探索形成的社區居家養老“大配餐”經驗,在珠三角及其他具備條件的地區複製推廣,建立政府、企業(社會組織)、社區、家庭和個人共同推進的養老助餐配餐合作機制,設立“長者飯堂”,面向社區老年人提供助餐配餐服務,推動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發展。

目前,珠三角各市已設立1213個“配餐點”,開展以助餐為重點的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推動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向多元化、專業化、規模化和個性化發展。

全省各地積極探索智慧養老服務,如省民政廳與廣東電信合作開發廣東省居家養老信息化服務平臺,為老年人提供緊急呼援、12349熱線電話諮詢、定位服務、預約掛號等基礎服務和生活照料、助餐服務、康復護理等延伸服務。目前,平臺已錄入近40萬條老年人基礎信息,共提供19種居家養老服務,與126家居家養老服務、産品供應商實現對接。

今年6月2日,肇慶市東方亮社區頤養院揭牌成立,這是該市第一家社區嵌入式養老院。在全省各地,集老年人全托床位、日間照料中心、老人活動中心、長者飯堂等多功能于一體的小型養老綜合體,以嵌入成熟社區的方式拓展開來。

我省大力發展社區嵌入式養老模式,引入養老、家政、物業服務等企業以及社會組織,興辦或運營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設施,承接政府購買服務項目,同時也鼓勵養老機構利用自身設施和服務資源為老年人提供居家社區養老服務,這種“離家近”的養老方式,讓老年人更好地實現在家門口養老。

省民政廳有關負責人表示,全省每個地級以上市城區都建立了至少一個居家養老服務示範中心,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建設覆蓋全省50%以上的鄉鎮(街道)。當前正在推動全省所有街道和有條件的鄉鎮至少建有一個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機構,提供具備全托、日托、上門服務等綜合功能的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社區日間照料機構覆蓋率達到90%以上。

破解“難點”▶▷

實施專項行動提升養老服務質量

今年8月,廣東評選出89家2018年度星級養老機構,其中五星級9家、四星級20家、三星級23家、二星級21家、一星級16家。從2017年開始,省民政廳對我省養老機構開展了星級評定工作,當年評定的星級養老機構就有99家。

提高養老服務質量,關係老年人口的晚年幸福,是涉及老人生活質量的大事。讓養老機構“上星”,並向社會公開,倒逼養老機構將養老服務質量作為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加以重視。

養老機構星級評定採取申報評審制度,是否申報由機構自行決定,評定內容包括設施設備、生活照料服務、醫療護理服務、機構安全管理等方面,每年集中開展一次,有效期為3年。

省民政廳相關負責人介紹,實施養老機構星級管理,一方面可以促使申報參評的養老機構對設施設備更新換代、完善工作規章制度、提高為老服務硬體軟體水平;另一方面也樹立榜樣,更好發揮星級養老機構的示範引領作用。

從2017年起,我省持續開展養老院服務質量建設專項行動,開展“拉網式大排查”整治工作,加強養老機構規範化和標準化管理,重點開展養老機構消防安全和重大風險隱患治理。大力推行養老機構責任保險統保示範項目,提高養老機構抵禦風險能力,全省養老機構投保總數1427家,保障金額356.75億元。專項行動實施兩年來,全省養老機構服務質量得到了有效提升。

對於老人普遍存在的“醫養結合”需求,醫療衛生和民政等有關部門統籌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資源的佈局,通過鼓勵養老機構內設醫療衛生機構、醫療機構新建或轉建養老機構、新辦醫養結合機構等措施,推進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融合發展。

截至2018年底,全省醫養結合機構138家,床位4.5萬張;213家二級以上綜合醫院開設了老年病科,90%的醫療機構建立了老年人掛號、就醫等便利服務綠色通道。全省養老機構提供醫療服務的比例達到76%。

在發展醫養結合機構的同時,建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與城鄉居家養老服務機構的合作機制,支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醫務人員與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合作,同老年人家庭建立簽約服務關係,為社區及居家老年人提供連續性的醫療、康復、護理和健康管理服務。全省已有589家醫療機構提供居家養老服務。

當前,廣東正推動在全省各地普遍建立養老機構與醫療機構預約就診、雙向轉診等合作機制,將符合條件的養老機構內設醫療機構納入醫保定點結算範圍。優化提升養老機構護理型床位佔比,推廣護理服務、家庭病床進社區,為居家老年人提供上門醫療護理服務。

老年人擁有幸福的晚年,後來人才有可期的未來。隨著養老服務發展不斷加快推進,老有所養的獲得感一定會更加強烈。(李強 汪祥波 莫冠婷 李宇棟)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雷麗娜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