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公報(第一號)

2019-11-20 14:40 來源: 統計局網站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公報(第一號)
——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順利完成
國家統計局
國務院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
2019年11月20日

根據《全國經濟普查條例》規定和《國務院關於開展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的通知》(國發〔2017〕53號)要求,我國進行了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普查的標準時點為2018年12月31日,普查的時期資料為2018年度,普查對像是我國境內從事第二産業和第三産業活動的全部法人單位、産業活動單位和個體經營戶。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統一部署,在各地區、各部門和各級普查機構的共同努力下,經過廣大普查人員兩年來的艱辛努力以及全國範圍內普查對象的積極參與,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全面完成方案設計、單位清查、現場登記、事後質量抽查、匯總評估等各項任務,取得重大成果和顯著成效。

一、組織領導有力

2018年5月21日,國務院成立了由韓正副總理擔任組長的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國家統計局,由34個部門組成。按照“全國統一領導、部門分工協作、地方分級負責、各方共同參與”的組織實施原則,全國鄉鎮、街道和縣以上各級人民政府以及相關部門均建立普查機構,為普查工作開展提供了堅實的組織保障。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全面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實施,做到人員到位、措施到位、經費到位。參與普查工作的相關部門積極主動履職,充分發揮各自職能,提供多方保障,確保了普查的順利實施。

二、全面摸清家底

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後的一次重大國情國力調查,是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對國民經濟進行的一次“全面體檢”。2019年1月1日至4月30日,全國160多萬基層普查人員克服重重困難,對我國境內從事第二産業和第三産業的法人單位、産業活動單位和抽取的個體經營戶逐一入戶完成數據採集。通過這次普查,既摸清了我國第二産業和第三産業的發展規模、佈局和效益,了解了我國産業組織、産業結構、産業技術、産業形態的現狀以及各生産要素的構成,也掌握了全部法人單位資産負債狀況和新興産業發展情況,進一步查實了各類單位的基本情況和主要産品産量、服務活動,全面準確反映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新動能培育壯大、經濟結構優化升級等方面的新進展。

三、採用科學方法

按照“確保質量、改革創新、突出重點、依法普查、共享成果”的原則,國務院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以下簡稱領導小組辦公室)借鑒歷次普查經驗,切實加強頂層設計,著力提高普查的科學性、規範性。經過6個省(市)普查專項試點、5個省(市)普查綜合試點檢驗,制定了《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方案》及13項業務流程,先後印發《普查數據審核驗收組織實施方案》、《普查數據檢查工作方案》等實施辦法,為經濟普查工作有序開展提供了制度性保障。在方法運用上,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採取“地毯式”清查的方法,對轄區內全部法人單位、産業活動單位和從事第二産業和第三産業的個體經營戶進行全面清查。全面清查後,對從事第二産業和第三産業的法人單位、産業活動單位在其主要經營活動所在地進行全面普查登記,對建築業法人單位在其註冊地進行全面普查登記,對數量眾多的個體經營戶採用抽樣調查方法在其主要經營活動所在地進行樣本登記。普查主要內容包括單位基本情況、組織結構、人員工資、財務狀況、能源生産與消費情況、生産能力、生産經營和服務活動、固定資産投資、研發活動、信息化和電子商務交易情況等,根據不同普查對象,分別設置了一套表單位普查表、非一套表單位普查表、個體經營戶普查表和部門普查表。

四、創新普查方式

為減輕調查對象負擔,提高工作效率,這次普查積極應用“五證合一”改革成果,大力提高部門參與程度。在清查和普查階段,積極利用部門行政記錄和業務資料,收集、整理了44個部門的單位名錄信息,通過比對、合併生成底冊信息近億條。全面提高普查數據採集信息化水平,擴大聯網直報單位範圍,全面使用手持移動終端(PAD)採集數據,廣泛應用行業代碼自動識別賦碼技術,普查數據生産全過程實行電子化、網絡化,大大提高了數據採集處理效率。

五、強化執法監督

各級普查機構和廣大普查人員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和《全國經濟普查條例》,嚴格履行獨立普查、獨立報告職責,依法保護普查對象資料。通過建立健全普查數據質量追溯和問責機制,加大普查違紀違法行為的查處力度,確保普查工作中造假作假責任追究到位。領導小組辦公室主動公開普查工作過程,自覺接受媒體和社會監督,通過網絡平臺面向社會公開招募了31名義務監督員,全程參與事後質量抽查工作,充分發揮了監督作用。

六、確保數據質量

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實行全過程數據質量控制。各級普查機構狠抓源頭數據質量,實時監控普查數據採集、上報,加強入戶數據核實與業務指導,開展源頭數據自查與抽查,堅持聯動審核,及時消除差錯,確保普查數據真實可靠。為檢驗各地普查工作成效和普查數據質量,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開展了經濟普查史上規模最大的事後質量抽查,對全國31個省(區、市)的249個樣本縣(市、區、旗)、996個樣本普查小區、21808家單位進行了抽查。抽查方式採用了“重新調查式”,取代以往將普查登記數據作為參考的“回訪式”,抽查結果更為客觀、準確。事後質量抽查結果表明,普查數據填報綜合差錯率為1.09%,普查數據質量符合控制標準。

總體來看,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充分運用了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普查全過程公開透明,全面摸清了我國第二産業和第三産業家底,能夠真實反映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狀況,達到了預期目標。普查結果顯示,2018年末,全國共有從事第二産業和第三産業活動的法人單位2178.9萬個,與2013年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相比,增長100.7%;從業人員38323.6萬人,增長7.6%;産業活動單位2455.0萬個,增長88.3%;個體經營戶6295.9萬個。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王洋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