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養豬大省四川生豬生産穩步恢復

2020-01-03 11:20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成都1月3日電 題:養豬大省四川生豬生産穩步恢復

新華社記者 陳健

隆冬時節,沿著曲曲折折的山路,穿過一片高高低低的茶園,就來到了四川省洪雅縣中山鄉前鋒村的鳳凰頂養豬專業合作社新建的豬場。只見這裡的豬場乾淨明亮,保育舍、育肥舍、消洗中心等功能設施一應俱全。

在一個豬舍旁,合作社負責人付志洪看著幾頭活蹦亂跳的小豬,滿臉歡喜。“前些年,我們村組建茶葉合作社,流轉了2300畝土地發展有機茶。可在這個過程中大家發現,農家肥的保障成了問題。所以,我們一直都想建養豬場。”付志洪説。

“在國家和省裏的政策鼓勵下,我們的豬場建設很順利。”付志洪説,合作社按照村裏種茶所需有機肥的量,來確定養豬的規模,實現種養循環。經過社員們一番努力,豬場于2019年9月建成投入使用。

鳳凰頂養豬專業合作社的豬場佔地53畝,總投資3800萬元,設計存欄生豬1.75萬頭,每年可出欄生豬5.2萬餘頭。豬場採用標準化、智慧化管理,配套了自動控溫、自動飲水、自動飼喂、自動清糞等系統。

“養豬也在轉型升級,有很多新講究。”付志洪説,比如説智慧化,洪雅縣海拔較高,氣候很冷,而豬場裏的溫度要自動控制在28攝氏度左右。豬場裏面安裝了很多探頭,如果監測到低於這個溫度,就會自動啟動供暖系統。再比如,如果圈舍裏的有害氣體超過了一定標準,空氣凈化系統就會自動打開。

為了防控非洲豬瘟,豬場也採取了不少措施。外面人員來了要在消洗中心消毒,才能進入生産區域。車輛來了也要清洗乾淨並消毒,然後在規定區域停放。外來車輛與豬場內部的飼料車、運豬車等車輛嚴格區分,不能混用。至於養豬産生的豬糞,不但不污染環境,反而成了種茶所需的“寶貝”,經發酵後作為有機肥,被前鋒村的茶園就地“消化”。

除了發展規模化、現代化的養豬場,小的養殖戶出路何在?記者來到養豬大縣仁壽縣滿井鎮杜家村8組的農戶家中探尋究竟。50歲的村民黃建友正在他家的柑橘林裏忙活著,他最近新建的2個單元生豬代養場初具雛形。

“現在養豬和以前不一樣了,對環保和品質的要求更高。所以我們和一家大型養豬企業德康集團簽訂了代養協議,有統一的技術指導,能規避風險。而且通過種養循環,利用豬糞種柑橘,避免了污染。”黃建友説。

記者從仁壽縣農業農村局了解到,德康集團與仁壽縣政府簽訂“100萬頭生豬養殖暨屠宰肉食品加工項目合作協議”,新建1個種豬場、800個單元生豬代養場。各個生豬代養場實施標準化的養殖流程,確保安全環保。

記者了解到,養豬大省四川生豬生産穩步恢復。四川在2019年8月出臺“豬九條”促進生豬生産的基礎上,最近又出臺《四川省促進生豬恢復生産八條措施》,力求2020年生豬生産基本恢復往年正常水平。這些措施效果不斷顯現,四川省自然資源廳數據顯示,2019年四川保障生豬生産用地2.8萬餘畝。其中,“設施農用地”佔比最大,超過2.3萬畝。另外有林草地4314畝,新增建設用地926畝,利用閒置建設用地554畝,多渠道供地破解了養豬“用地難”。

四川農業農村廳廳長楊秀彬説,2019年8月以來,四川新開工養豬場項目435個,預計新增産能近900萬頭。2019年10月以來,四川生豬生産和疫病防疫已趨於穩定,生豬生産整體呈現回升勢頭。2019年全年超額完成4008萬頭的出欄任務,達到4500萬頭。2020年四川將完成6000萬頭生豬出欄任務,並通過責任書的方式,將任務細化分解到21個市(州)及其所轄縣(市、區)。

“現在四川生豬産量穩步恢復,影響復産形勢發生逆轉的唯一因素是非洲豬瘟,我們設立了非洲豬瘟有獎舉報制度,希望社會各界積極監督、舉報。”楊秀彬説。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劉楊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