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從“被動坐診”到“主動服務”——重慶基層醫改一線見聞

2020-01-14 17:00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重慶1月14日電 題:從“被動坐診”到“主動服務”——重慶基層醫改一線見聞

新華社記者 李松

最近,重慶城口縣廟壩鎮中心衛生院收治了一名心臟疾病患者。接診醫生立刻給病人佩戴遠程心電監護設備,相關數據被實時傳送到縣級醫院。短短10多分鐘時間,相關診斷結果就出來了,患者得到了及時治療……近年來,重慶有針對性謀劃醫療“強基層”,改善醫療服務,補齊基層醫療短板。

去年以來,重慶市梁平區財政投入1600多萬元,為轄區內的基層醫療機構配齊了彩超、DR、救護車等設施設備。

“政府履行辦醫職責,保障財政投入緩解了醫院的生存壓力,配強設施設備增強了發展動力。”梁平區雙桂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黃曉紅對政府強化醫療衛生投入帶來的變化感受明顯。

醫院環境、醫療設施設備的改善,受益的是群眾。記者最近在雙桂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採訪時看到,不少家長帶著接種疫苗的孩子可以自主取號,有序排隊,秩序井然。

這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數字化預防接種門診剛投用不久,對患者而言,通過自動取號、順序排隊,疫苗接種更加方便、規範。

加強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服務能力建設,打造“城鎮15分鐘,農村30分鐘”醫療服務圈,重慶化“被動坐診”為“主動服務”。

在重慶大渡口區錦鳳社區,70多歲的周大爺患有腦梗,長期臥病在床。因為病情加重,一年多來,春暉路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醫生曹新偉每週要上門兩三次,給周大爺提供服務。

“老人家你有低蛋白血症,平常要注意多吃些高蛋白食物,但飲食也不要油膩,不然容易拉肚子。”曹新偉在給周大爺清理壞死組織、為壓瘡部位換藥的同時,會根據病情變化,及時提出建議。經過細緻的護理治療,周大爺的病情有了明顯緩解。

“這些年來,通過強化投入,基層醫療機構診療能力有了很大增強,但不少地方還是門可羅雀,究其原因,還是群眾不信任。”春暉路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鮑教洪説,要重建醫患信任,將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做實、做細是重要突破口。

大渡口全區有60多支家庭醫生團隊,活躍在社區一線。“我一般上午在醫院看門診,下午就可以為簽約對象提供上門服務。”曹新偉説,“不坐等病人上門”,而是“給病人送服務上門”,這正是社區醫生的優勢。天天在社區跑,“曹大夫”的名字也越來越響亮,大夥兒有個頭疼腦熱,都願意找他。

化“被動坐診”為“主動服務”,既方便了患者,基層醫療機構也嘗到了甜頭。春暉路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結合患者需求,推出了10种家庭醫生增值服務包,包含中醫理療、針灸、慢病調理等。“因為醫生對患者病情比較熟悉,增值服務包的設計有針對性,推廣效果很好。”鮑教洪説。

建立緊密合作機制,依託醫聯體讓基層醫院做大做強;共建遠程信息平臺,讓患者“就近”享受專家資源……構建市-區-鎮街醫療網絡,讓患者能及時看病、看得好病,也是重慶醫療“強基層”的重要手段。

在榮昌區吳家鎮,不少患者現在可以“足不出鎮,享受專家‘就近’坐診”。近年來,吳家鎮中心衛生院配置了遠程影像會診平臺,患者可以通過系統,與上級醫院專家實時連線,實現科學診治。吳家鎮中心衛生院院長易強介紹,依託臨床影像、心電查閱等信息平臺,榮昌區級醫療資源可輻射到鄉鎮,不少多發病、常見病在基層都能獲得診療。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龐博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