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國家衛生健康委就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的網絡在線、電話熱線等社會心理服務有關情況舉行新聞發佈會

2020-02-03 17:33 來源: 衛生健康委網站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2020年2月3日新聞發佈會文字實錄

  時 間:2020年2月3日
  地 點:委機關西直門辦公區新聞發佈廳
  主持人: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宣傳司司長 宋樹立
  嘉 賓: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長 王斌
      回龍觀醫院院長 楊甫德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 陳雪峰

主持人:

各位媒體朋友大家下午好!

歡迎參加今天的發佈會。我是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宣傳司司長宋樹立。

昨天,國家衛生健康委組派的近1200名重症醫學專業的醫生、護士已抵達武漢,全力投入到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中。今天上午,聯防聯控機製成員單位在國新辦舉行了發佈會,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交通運輸部、商務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的負責人,介紹了疫情防控重點醫療物資和生活物資保障情況,並回答了記者提問。

在疫情防控過程中,住院患者、居家隔離人員、一線工作人員等心理健康情況值得我們關注。這場發佈會,我們請來了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長王斌女士,回龍觀醫院院長楊甫德先生,中科院心理研究所陳雪峰女士,請他們圍繞今天的主題——“疫情防控工作中的社會心理服務”,來回答大家的提問。

首先,通報一下疫情情況。2月2日0—24時,各省(區、市)和新疆生産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2829例,其中湖北省2103例,新增重症病例186例,其中湖北省139例;新增死亡病例57例,其中湖北省56例,重慶市1例;新增治愈出院病例147例,其中湖北省80例;新增疑似病例5173例,其中湖北省3260例。截至2月2日24時,國家衛生健康委收到各省(區、市)和新疆生産建設兵團累計報告確診病例17205例,現有重症病例2296例,累計死亡病例361例,累計治愈出院病例475例,共有疑似病例21558例。目前累計追蹤到密切接觸者189583人,當日解除醫學觀察10055人,共有152700人正在接受醫學觀察。累計收到港澳臺地區通報確診病例33例,其中香港特別行政區15例,澳門特別行政區8例,台灣地區10例。以上是疫情通報情況。

下面,進入現場提問環節,提問前請通報一下所在的新聞機構。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記者:

我有兩個問題,第一,目前不同的人群在疫情發展當中面臨著不同的困惑和心理問題,對於這些我們有沒有不同的干預措施?隨著心理服務需求的加大,公眾有哪些渠道可以獲得服務?第二,最近幾天在報道當中提到了很多治療的藥物,在臨床上有一些新的進展,國家衛健委能不能給我們介紹一下目前一線臨床救治中藥物使用的進展情況。謝謝。

王斌:

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我們也了解到,隨著疫情的發展,公眾很需要心理方面的疏導和積極情緒的應對。為了減輕公眾的心理困惑和不適,我們組織專家已經編寫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緊急心理危機干預指導原則,在這個指導原則中我們提出來普通公眾、居家隔離人員、密切接觸者、疑似患者、確診患者還有一線防疫工作人員,這些不同的群體可能會出現的一些心理問題和如何來干預這些問題。在這些指導原則下,我們的專家還研究討論提出了公眾心理自助與疏導的指南,這個指南指導不同群體來科學合理的進行心理自助和心理疏導,進行自我調節。今天記者朋友們手裏都拿到了這本指南,大家也可以好好學習。

為了進一步方便公眾及時得到諮詢服務,我們近日還要求各個省份在原來已經有的心理熱線的基礎上,統籌協調好多部門、多方面資源的心理熱線服務,比如原來分佈在教育、民政、社會組織、社工組織的心理援助熱線,把這樣的工作團隊都組織起來,並且加強對這些熱線人員的培訓和督導,把他們組織起來之後積極地為公眾提供規範化的心理援助服務。同時,大家都知道,高校有學生心理諮詢和心理輔導諮詢中心,在疫情防控的形勢下,我們希望高校充分利用心理諮詢和輔導中心,為疫情防控下的學生提供心理危機的干預和諮詢。

我剛才提到的疫情心理危機干預指導原則、公眾心理自助和疏導指南在我們委的網站、“健康中國”APP和公眾號都有比較詳細的內容,大家可以登陸查詢參考。另外我們也了解到,和心理健康相關的一些學會、協會的相關網站上也陸續發佈了很多關於疏導情緒、緩解壓力、消除恐慌方面的科普知識和方法,大家也可以多多關注。

在這樣一個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無論是社會層面還是每一個人,保持理性客觀的心態都是非常重要的,對於大多數人來説,建立起自己的健康免疫力十分重要,一方面要相信我們已經採取的強有力的防控措施定會有成效,另外一方面還要相信自己,我們本來就具備免疫力,保持鎮定,保持樂觀,樂觀自信的內心是最好和最強大的免疫力。

主持人:

下面我來回應記者的第二個提問。的確,對於目前的疫情,救治工作引起了大家廣泛的關注,也有很多新的探索。目前,一個是克力芝和中藥治療,一些臨床試驗正在收集臨床信息數據,最近還有一個藥物叫瑞德西韋,多家醫療機構正在就這個藥物組織開展臨床試驗,以及研究藥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隨著疫情的發展,我們衛生健康委和中醫藥局不斷總結疫情防控經驗,專門印發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目前已經到了試行第四版,這版方案中對一般的治療、重症治療所使用的中藥、西藥都進行了比較詳細的闡述。大家可以通過國家衛生健康委的官方網站當中的疫情防控專題,對所有的文件、動態進行查詢。下面繼續提問。

中國教育電視臺記者:

我想問一下,疫情開始以後,疑似病例和確診病例不斷增多,確診的人擔心病情嚴重,無法治愈,疑似病例擔心自己會被確診,這些人的心理壓力可能會阻礙他們治療和康復。對這些人群和他們的家人,應該如何緩解他們的心理壓力?謝謝。

楊甫德:

獲悉自己被確診或可能被確診,一些人會感到壓力,心理受到一定衝擊,調節方式可以包括自身調節、借助心理援助熱線或網絡調節、到專業機構就診。大家可以通過以下方式來應對壓力。

第一,認識了解危機。在經歷非正常的重大事件後,很多人可能會出現心理應激,大概會經歷4個階段: 1.警覺期。主要表現為震驚、恐慌、不知所措,或者腦袋裏面一片空白。2.消極防禦期。為了恢復心理上的平衡,控制不良情緒,個體會本能地啟動自我保護機制,如會否認、退縮和回避,或者高度警覺,或者漠視危險的存在,或者控制悲傷的表達。3.現實適應期。危機事件一段時間以後,人們能夠採取積極的態度面對並接受現實,尋求各種資源努力設法解決當前的問題,焦慮情緒逐漸減輕,自信心增加,社會功能恢復。4.恢復成長期。多數人經歷了危機後變得更為理性,在心理和行為上變得較為成熟,開始通過一定的途徑獲得積極的應付技巧。

第二,面對壓力可以採取一些積極的應對措施。1.增加對自身狀態的理解度。現在很多的反應是對突發事件的正常反應,要認識到每個人在經歷重大負性事件後都會有一些焦慮、擔心等負性情緒,這些是正常反應,接納並允許自己有這些情緒,並適度宣泄情緒。2.保持穩定狀態。維持穩定的心理狀態有助於減輕壓力。穩定的心理狀態可以通過一些穩定化技術實現,比如深呼吸放鬆、音樂放鬆、冥想等訓練。3.採納積極的應對措施。根據國際心理援助準則,採取積極的應對方式,包括獲取良好的社會支持,與信任的人如家人、朋友電話、網絡交流和溝通,做一些自己感興趣或者能有愉悅感的事情。

第三,如果自我調節效果不佳,必要時可撥打心理援助熱線或尋求心理醫生幫助。

經濟日報社記者:

隨著很多地方延遲開工開學,有一些人還會留在家中一段時間,並且要求減少戶外活動和外出,有一些人可能會出現煩燥恐慌等情緒,如果出現這種情況應該怎麼緩解,請專家介紹一下。謝謝。

陳雪峰:

目前,疫情防控需要我們儘量做到少出門、不聚會,這是有效阻斷疾病傳播的方式。出於對自己、對家人、對社會負責,我們應儘量減少不必要外出。長時間待在室內,可能會出現煩躁、焦慮的情緒,出現頻繁刷手機、作息紊亂等情況,其實最主要的原因是生活方式改變帶來的不適。而且這種改變不是我們的主動選擇,是疫情防控需要的適應性改變。適應能力,是心理健康的一個重要指標。因此,如果不能儘快調整好生活方式、適應現在的情況,就很難緩解這種不適。如何調整生活方式,有幾點建議,概括為五個一。

1.制定一個計劃。安排好每天要做的事情,特別是要保證規律的飲食和睡眠。2.鑽研一件事請。看書、聽音樂、寫字、學習一項新技能等,並且享受這個過程。3.找到一種支持。來自家人和朋友的陪伴,是很重要的社會支持。認真地跟家人一起做家務和聊天。聊天的主題可以豐富一些,不要只聊疫情。沒有跟家人在一起的,可以通過電話、視頻聊天等方式跟家人和朋友保持聯絡。4.進行一項鍛鍊。心情煩躁時,做一遍八段錦或自己喜歡的室內運動。現在有一些很好的運動或健身的APP,可以跟朋友遠程約好一起鍛鍊。5.思考一些體驗。思考自己可以從這段經歷中獲得什麼有價值的人生體驗。

最後還是要強調一下,特別難受,自己無法調整時,應當撥打熱線電話或尋求在線心理諮詢。良好的心理狀態有助於提高免疫力、抵抗病毒的攻擊。因此送給大家三句話:試試五個一、擁有好情緒、提升免疫力。

深圳衛視記者:

此前我們看到這樣一個視頻,一位穿著防護服的醫生,在接電話時出現了情緒波動,嚎啕大哭,後來在同事的安撫之下心情慢慢平復下來。大眾也非常關心包括醫護人員、公安幹警、社區排查人員等在內的一線工作人員,他們目前的心理狀況是如何的?想請教一下專家,在舒緩一線工作人員情緒和心理方面,有沒有哪些好的建議和舉措?謝謝。

楊甫德:

在當下,一線的醫務人員、做社區登記的排查人員以及前線的交通警察等等,他們面臨的工作壓力和強度都比較大,心理的、身體的負荷都達到了一定的極限,所以對於這些人群,確實應該進行合理的心身調整,具體有幾方面:第一,每個人的工作強度都不可以持續太長時間,所以我們應該合理為這些人群設置班值,設置工作持續時間,適當輪休,在他們工作之餘的休息場所,能夠播放一些輕音樂,讓他們能夠在休息時得到最快的、最好的放鬆。

第二,他們應該自己掌握一些宣泄負面情緒的方式方法,因為每個人在負面情緒的包裹之下,如果不加調整、不會調整,真的有可能會出問題。我們通常也會採用幾種方式,比如你心情特別壓抑,可以痛痛快快的找一個沒人的地方,自己好好哭一場,哭幾分鐘,自己哭完之後真的感覺到放鬆。打個比方,就像陰雲密布的天空,只有下一場大雨才會變得晴朗是一樣的。比如説如果有條件,我們的辦公室或者工作休息的場所,放個沙袋,放個拳擊袋,花幾分鐘的時間做一些拳擊性的運動,也會馬上得到放鬆和調整。當然我們還可以去做一些語音聊天,找自己特別想聊的人説説話,這也是一種很好的注意力分散和轉移的方法,會起到比較好的放鬆效果。

第三,越是這種時候越需要積極的做一些方便的運動,比如室內的運動,打太極拳、舉重、仰臥起坐等等,運動一方面會提高我們肌體的抵抗力,另一方面也是非常好的減壓方式,會讓我們的身體、大腦在緊張的狀態下即刻放鬆下來。

第四,這些人很長時間都沒有回家,或者很長時間沒有見到親人,一定要通過可能的途徑,第一時間或者定期與家人溝通交流。要知道,對一個人的精神支持和心理支持,最重要的是來自於家人,來自於親人,所以這時候我們多忙多累都需要和家人積極保持聯絡。一方面幫自己減壓,另一方面也增加家庭的和諧度,雖然我們忙沒有回家,但是我們依然是一家人,心依然是在一起的。處在高壓一線的人能夠通過這些方式緩解壓力,更好地工作,更好地度過這場疫情。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記者:

當前很多密切接觸者和接受醫學觀察的人員不能確定自己是否受到感染,心理壓力很大。另外,隨著返程高峰的到來和工作的逐漸恢復,很多人都需要外出,他們也感到焦慮,擔心自己受到感染,怎樣才能舒緩大家緊張的情緒,看到戰勝疫情的希望。謝謝。

陳雪峰:

密切接觸者的心理壓力往往來自對疫情和對自己健康情況的過度關注,而且往往容易關注負面信息。因此,緩解心理壓力很重要的三個方面:一是關注積極信息,特別是疫情防控進展的積極信息;二是關注自我防護和應對壓力的科學知識,掌握調整情緒狀態和行為的科學方法;三是增強信心,讓積極信息和科學知識發揮作用,認真配合社區和疾控部門的工作。

對於必須外出的人,可能心理壓力都比較大,有兩點建議。一是理性分析自己的心理壓力。有些人可能情緒受影響比較大;有些人可能認知受影響比較大,大量信息反復刺激導致注意力、記憶力都受影響;有些人可能行為改變比較大,逃避本來應該做的事情。還有少數人可能會出現失眠、胃疼、腹瀉等軀體反應。大家應該認識到,這些反應大部分是正常的心理應激反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幫助我們提高警覺性,主動調整自己去適應變化。二是針對性地採取一些有效的方法。如果情緒壓力大,可以借助網絡平臺,學習放鬆技術,如腹式呼吸、正念冥想等方法;如果認知壓力大,應當減少各種信息的影響,少看手機,多讀書或做其他有益身心的事情;如果是行為方面的變化比較大,應當提醒自己及時調整。

需要提醒的是:如果心理應激狀態持續時間比較長,已經嚴重影響到日常生活,自己覺得很痛苦,一定要及時向專業人員求助。

湖南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記者:

我的問題是關於普通公眾如何進行心理應對,疫情發生後我發現自己身邊的很多親人朋友,他們可能是因為緊張産生一些比較焦慮的行為,比如老是懷疑自己是不是感染病毒了,不斷量體溫,甚至失眠,或者總是關注轉發比較負面的信息,這種情況如何進行心理應對?謝謝。

楊甫德:

三大調整原則:一是全面觀察自己的情況;二是用心傾聽主流的聲音;三是保持與家人及外界的聯絡。具體做法如下:

1.每天適度關注疫情和了解防護知識,最好安排在每天固定時間;

2.每天固定時間測量體溫;

3.調整生活狀態,按日常生活規律生活,注意吃好睡好作息規律;

4.找到信賴的家人、朋友聊天,通過微信、電話、網絡聯絡。

5.放鬆訓練。如果感到不能放鬆做一做深呼吸、跟著音樂活動身體、做一些平時可以使自己感到愉悅的事情,想一想自己可以做些什麼保持身體健康,利用這次待在家中的空閒時間做自己原來沒時間做的事情:如讀本小説、追部好劇等;

6.如發現自己發熱應及時就醫。

中國衛生雜誌記者:

請問現在學校推遲開學了,孩子在家作息的時間黑白顛倒了怎麼辦?開學前該怎麼調整?隨著假期的延長,有些人採取喝酒、打網絡遊戲的方法去打發時間、緩解情緒,這樣的方法有效嗎?謝謝。

陳雪峰:

學校推遲開學,家長和孩子相處的時間增加了。對學齡前的孩子,家長的陪伴很重要。可以跟孩子一起設計一些互動的小遊戲。如果孩子對疫情好奇和提問,家長應該認真對待孩子的提問,借這個機會教孩子學習健康知識、讓孩子有安全感,安撫好孩子的情緒。對上學的孩子和家長,有幾點具體建議:

第一,家長和孩子在互相尊重、互相理解的基礎上,一起討論制定這段時間的生活和學習計劃。

第二,生活計劃中要包括娛樂和做家務的內容,最好是能夠和孩子一起做的事情,特別是如果家長延期上班,或者在家時間比較長,有時間陪孩子,這是難得的增進親子之間相互了解的機會。

第三,學習計劃要按照學校的要求,通過空中課堂等在線教育進行學習。要像平時上學一樣,認真聽課和做作業。

第四,家長的情緒很重要,儘量不要太焦慮,不要太著急,保持情緒穩定。對於受疫情影響比較大的孩子來説,父母情緒的穩定性非常重要,對孩子的心理狀態影響很大。對青春期以及剛成年的孩子,應當尊重他們對獨立和獨處的需求,多商量,少管制。

成年人如果壓力很大或情緒狀態比較差,可以採用一些合理宣泄的方法,比如室內運動、唱歌、給朋友打電話等。但是,最好的應對方式還是把自己的生活內容安排得充實一些,讓自己動起來、忙起來,能夠感受到存在的價值和生活的意義。

人民日報記者:

對一些有慢性病或者精神障礙的患者,他們要定期去醫院進行復查和拿藥,但現在在這種情況下,一想到去醫院可能就會覺得非常焦慮,請問對於這些患者應該怎麼辦?有一些已經有了焦慮症或者抑鬱症的患者,因為疫情可能會進一步加劇他的緊張情緒,導致病情加重,這種情況下應該如何應對?謝謝。

楊甫德:

一、有慢性病的患者,需要規律服用治療藥物,不要自己擅自調整用藥,以免病情波動或反復;

二、到醫院取藥是安全的。一方面,做好自身防護,戴好口罩,保持手清潔;另一方面,各醫療機構都在按照要求嚴格落實傳染病防控措施,比如北京市要求門診患者在進入診室前需要檢測2次體溫,以便第一時間篩出疑似人群;同時醫院設有專門的發熱門診,與普通的診療區域是分開的。所以,常規到醫院看病是安全的,一般不會被傳染。

三、如果病情有波動的話,還是建議在做好自我防護的基礎上,及時到醫院就醫。

長江日報長江網北京站常駐記者:

我有兩個問題想請教專家,第一,武漢地區關閉出城的通道已經有十幾天了,黃岡、溫州等地也採取了管控措施,請問對待這些地區的市民,在心理方面有什麼需要注意的?第二,現在在網上和在實際接觸中發現對待疫情嚴重地區的人有些過激的情緒,請問這種過激的情緒應該怎麼平復?謝謝。

陳雪峰:

武漢和周邊地區採取了比較嚴格的交通管控措施,對疫情防控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大家應該認識到這是疫情防控的客觀需要,應當儘快調整生活安排,調節好情緒,適應這種變化。對於如何調整心態,前面的回答中已經提到了一些具體建議,比如“五個一”的方法,可以試試。

對疫情嚴重區域的人産生過激情緒,這是人的一種保護自己的心理本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們不是靠本能生存的,我們還有理智和情感。人們總是想為已經發生的事情找到一個原因,而疫情發生的根本原因是出現了一種新的病毒。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們對這種病毒的認識正在不斷加深。隨著疫情防控工作的不斷推進,我們越來越能夠理性地對待這個問題,掌握自我防護的科學知識、學會調節心理的科學方法,看到全社會為疫情防控所做的努力,感受到戰勝疫情的信心。

疫情是我們共同的敵人,但受疫情感染的人是我們的朋友和親人。一定不要因為過激的情緒,導致過激的行為,為疫情防控工作添亂。現在需要的是理解、支持和團結一心,我們才可能早日戰勝疫情。

主持人:

時間關係,今天的提問就到這裡。今天的發佈會主要是圍繞疫情防控中的社會心理服務的問題回答了大家的提問,明天我們同一時間還會在這裡舉辦發佈會,主題是圍繞武漢重症患者救治問題回答大家的提問,歡迎大家繼續關注。希望大家也把關心的問題提前發給我們,我們已經公開了郵箱。今天的發佈會到此結束,謝謝。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石璐言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