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落實落細 減稅降費紅利向深度釋放

2020-06-22 09:30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北京6月22日電(記者 孫韶華)《經濟參考報》6月22日刊發題為《落實落細 減稅降費紅利向深度釋放》的報道。文章稱,近期,包括河北、山西等地前5月的減稅“成績單”陸續披露,地方在落實落細稅收優惠政策方面出真招出實招,一系列政策措施優惠力度大、受益範圍廣,助力各類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渡過難關。與此同時,財政部、稅務總局等部門還在持續跟蹤減稅降費落地情況,研究完善政策措施,多舉措確保政策落到實處。穩企業、惠民生,2.5萬億減稅降費不斷落地生根,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深層效果正在不斷顯現。

在山東煙臺,煙臺雙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的十萬噸豌豆精深加工車間內,操作員在中控室通過大屏幕指揮和調度車間巡查人員,呈現出一派繁忙的生産景象。

“所得稅的減免和退稅款的及時到賬,對我們來説就是一筆直接的現金流注入,為我們順利渡過難關、實現新發展注入了充足的動力,也進一步加快了科技研發步伐。”該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在國家政策扶持下,稅收優惠給力、退稅到賬迅速、企業資金充足,一季度公司業績逆勢強勁增長,實現銷售收入4.27億元,同比增長18.30%。近幾月的企業生産效能已達到甚至遠超去年同期水平。

真金白銀的支持,有效減輕了企業資金壓力,提振了企業發展信心。河北奧潤順達窗業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3月奧潤順達正式復工復産,4月基本恢復到疫情前的生産經營水平。2至6月,該公司共享受減免稅及社保費用共計348.98萬元。

減稅降費的紅利正在多地顯現,近期披露的減稅數據與企業的直觀感受形成呼應。山西省6月19日發佈的數據顯示,山西全省累計新增減稅降費已達63.78億元。另據測算,通過降低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徵收率和提高起徵點標準,全年預計減稅20億元,近10萬戶企業及個體工商戶直接享受優惠。

來自河北省稅務局的數據顯示,今年1至5月,河北省稅務部門共辦理新增減稅降費457.5億元。其中,落實幫助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渡過難關相關優惠政策,惠及納稅人109.6萬戶次;落實減輕企業社保費負擔相關優惠政策,惠及企業和個人13.5萬戶次。

全國來看,國家稅務總局數據顯示,今年1至4月,累計新增減稅降費9066億元,其中今年出臺的支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稅費優惠政策新增降稅降費4857億元。

2月至4月,阿裏研究院與西南財經大學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連續3個月向淘寶、天貓平臺上的中小企業發送線上問卷,調研疫情給平臺上的企業經營帶來的影響、困難和挑戰。調查數據顯示,中小企業感受最明顯的政策就是稅費減免。

在去年2.36萬億大規模減稅降費的基礎上,今年我國繼續實施減稅降費政策。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預計全年為企業新增減負超過2.5萬億元。6月17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強調加快降費政策落地見效,為市場主體減負。此前召開的幾次國務院常務會議也對切實兌現減稅降費做出系列具體部署。

近段時間,財政部會同稅務總局等部門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支持疫情防控和企業復工復産的稅費政策。一方面,繼續實施2019年出臺的下調增值稅稅率和企業養老保險費率等政策;另一方面,新出臺減稅政策、階段性減免企業社會保險費政策和減免政府性基金、行政事業收費政策等。這些政策圍繞對衝企業經營困難,通過制度性安排和階段性政策並舉,重點減輕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和困難行業企業稅費負擔。

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的專家指出,目前來看,減稅降費紅利開始向深度釋放,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深層效果正在不斷顯現。減稅降費政策正在不斷落實落細。為了彌補因減稅降費帶來的基層財力缺口,建立特殊轉移支付機制等舉措也將推動財力下沉,保障基層民生。

財政部會計標準戰略委員會委員、中國稅務學會副會長張連起指出,近年來,我國出臺的減稅降費措施是制度性、持續性的,比如增值稅改革、企業所得稅改革等,疊加累積效應很大,企業減負會越來越明顯。在此基礎上,新政策的出臺給企業帶來更多減稅紅利。

“小微企業數量大,覆蓋面廣,容納就業的人數多,保障小微企業渡過難關十分重要。”北京國家會計學院財稅政策與應用研究所所長李旭紅表示,我國在疫情開始之初就及時地出臺了一攬子支持小微企業的政策,這些政策直接切入小微企業的現實困難,例如降低社會保險可以緩解其人工成本高的問題;銀稅互動可以緩解其資金實力薄弱無資産抵押擔保而産生的融資難問題;所得稅延期納稅以及非接觸式辦稅可以解決其人力不足管理能力低下的問題;此外,增值稅的減免可以降低企業經營成本,幫助企業儘快復工復産。

“減稅降費如同細水長流,能夠從根本上優化稅收營商環境,與企業發展形成良性互動。”李旭紅表示,減稅降費不但提升企業的競爭力,使企業更具市場競爭優勢;而且提升企業的成長能力,通過減輕企業稅費負擔支持企業結構調整和創新發展;同時提升企業的抗風險能力,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國內外市場的衝擊提供保障。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龐博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