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上海精細化為老服務目擊記

2020-07-03 16:58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上海7月3日電 題: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上海精細化為老服務目擊記

新華社記者吳振東、許東遠

“走,去客廳坐坐。”早上8點剛過,70歲的盛阿婆步出家門,沿著熟悉的街道慢悠悠地走了七八分鐘,就來到了背靠上海繁華商圈的外灘街道綜合為老服務中心。

她所説的“客廳”,是這家為老服務中心內設的“海派會客廳”。老式窗欞上貼著精美窗花,陽光透進來,明亮溫馨;室內墻壁上裝飾著外灘老照片,營造出懷舊氣氛。“這些佈置讓人覺得很親切,有家的感覺。”盛阿婆説。

老人們在上海市黃浦區外灘街道綜合為老服務中心內休息(6月30日攝)。新華社記者 丁汀 攝

商業繁榮的外灘街道其實很“老”。一是人老,轄區內戶籍人口中,60歲以上老年人佔41.4%,且高齡老人多、純老家庭多;二是房老,舊式里弄佔房屋總量86.1%,房屋成套率僅為29%,不少家庭居住面積十分狹小。街道綜合為老服務中心一開業,就受到社區老人普遍歡迎。

記者看到,為老人提供日間專業照護服務的日托單元也設在中心裏。只需“一碗湯的距離”,老人就可在此享受助餐、助浴、康復訓練等各項服務,及參加繪畫、唱歌、手工、觀影等小組活動。

“早上來,下午回,就和我小孫子上託兒所一樣。我在這裡感覺安心也開心。”魏老伯説。


老人們在上海市黃浦區外灘街道綜合為老服務中心內跳健康操(6月30日攝)。新華社記者 丁汀 攝

據中心設施長章蕾介紹,為確保老人和工作人員安全,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階段後,中心仍要對進門人員嚴格執行測溫、登記、查看健康碼“三件套”。同時,實行老人錯峰入托,每天入托不超過10人;向社區老人開放堂食,每餐人數不超過20人。目前,因疫情暫停許久的助浴、扦腳、理髮、理療服務都已恢復,但需提前預約。

作為全國老齡化程度最深的城市之一,上海持續密織養老網絡。目前,像外灘街道綜合為老服務中心這樣集日托、助餐、輔具推廣等功能于一體的“樞紐型”機構已覆蓋全市所有街鎮,至2022年還將在現有數量基礎上實現翻番,全面構建起百姓家門口的“15分鐘養老服務圈”。


老人們在上海市黃浦區外灘街道綜合為老服務中心內休息(6月30日攝)。新華社記者 丁汀 攝

不隔親、不隔情,是上海不少養老機構的共同服務理念。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這一理念落實在各項精細化管理舉措之中。

最近,靜安區曹家渡街道恒裕老年福利院迎來的探視親屬漸多。這是一家有500張床位的城市養老綜合體,也是上海市首批開放認知症照護單元的養老機構。

“工作人員把我母親照顧得很好,疫情期間也有人每天和我微信聯絡。”前來探視的萬女士説道。當日,她按照先前預約的時間來到福利院。佩戴好口罩,出示健康碼,再掃描“疫情期間行程查詢”二維碼,經測溫顯示正常後,才被允許進入院內探視。

據介紹,上海市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響應級別調整為二級響應後,福利院即以“限定時間、限定人數、限定路線、限定區域”的方式開放親屬探視。調整至三級響應後,親屬探視預約名額也隨之增加,目前每天約有70至80組家庭前來探視,基本上每家每週可安排一次探視。

“對於可自主活動或協助移動的老人,我們安排親屬在公共區域的探視場所進行探視;對於無法離開生活區的老人,親屬可在工作人員引導下做好消毒、登記及防護措施後進入老人生活區域。”福利院執行院長吳赟表示。記者看到,該院專門安排一部電梯留給探視親屬乘坐,出入均有指定路線,以減少人員聚集和不必要接觸。

疫情發生後,福利院優化升級了衛生管理制度。吳赟説,這些“新規矩”“好習慣”也將在養老秩序全面恢復後延續下去。比如,員工進入老人生活區域必須佩戴口罩;為家屬開設的“探視電梯”將保留,這部電梯的消毒頻率還會高於其它電梯。

得益於更嚴格的人員出入管控和衛生管理舉措,福利院內老人生病的比例較去年同期明顯降低。“我們正在考慮把預約探視制度常態化。只要控制好每天進院的人數,就能降低疾病傳播風險,同時我們也能掌握每個家庭的探視頻率,對於那些探視次數偏少的,我們將給予善意的提醒。”吳赟説。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吳嘯浪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