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經濟規律讓外資與中國聯絡更緊

2020-07-28 08:17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冠肺炎疫情與逆全球化、貿易摩擦、債務困境、全球衰退、地緣政治等因素疊加到一起,無疑增大了全球不確定性風險。然而,新近發佈的中國經濟數據顯示,中國二季度經濟增長率達到3.2%;進出口貿易6月份實現正增長;實際使用外資二季度實現同比增長8.4%,外商投資預期和信心穩定趨好。

——上半年外商來華投資勢頭逐月恢復前景向好。

當前,國際環境和全球經濟前景令人憂心。在疫情衝擊下,今年全球直接投資規模可能是2005年以來首次低於1萬億美元。根據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6月16日最新預計,2020年全球外國直接投資流量(FDI)將在2019年1.54萬億美元的基礎上下降近40%。到2021年全球FDI還會進一步減少5%至10%。

今年上半年,中國實際使用外資4721.8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1.3%(折合679.3億美元,同比下降4%;不含銀行、證券、保險)。隨著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從4月份開始,中國實際使用外資的形勢逐步好轉。4月份實際使用外資703.6億元,同比增長11.8%。隨後持續保持著強勁的正增長,勢頭明顯向好。

——外商來華投資正在發生新的趨勢性變化。

一是高技術服務業外商來華投資快速增長。隨著中國轉向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對國內國際的研發服務、技術服務、設計服務、資訊服務、人才服務、專業服務等高技術服務業及物流、商流、人流、信息流、資金流互聯互通效率提升的需求,引發了外商投資從製造業佔70%以上轉向服務業佔70%以上的結構變化。今年上半年,高技術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長19.2%,其中,信息服務、檢驗檢測服務、研發與設計服務同比分別增長20.9%、8.7%和35.7%。

二是中國依然是全球投資最重要的目的地之一。雖然逆全球化、貿易摩擦、全球供應鏈調整、中國要素成本上升、地緣政治衝突等因素引發一些人對外資的擔心,但這如同一場拔河,政治因素要把外資拉出中國,客觀規律把外資和中國經濟緊密聯絡到一起。今年上半年來自香港地區、新加坡、美國的實際投入外資金額同比分別增長4.2%、7.8%和6%;“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實際投入外資金額同比增長2.9%。

三是疫情對中國實際使用外資的影響仍是局部、短期和可控的。隨著中國疫情防控取得積極進展,消費、投資和進口需求開始恢復,各地區物流、商流、人流逐步暢通,外商來華投資的勢頭開始好轉。福建、山東、江蘇、浙江、江西、黑龍江、海南等省上半年實際使用外資都保持了正增長。其中,江蘇省上半年實際使用外資金額達到124.6億美元。

——優化投資環境和營商環境是當前的一項重點工作。

習近平總書記在7月21日召開的企業家座談會上強調,要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實施好民法典和相關法律法規,依法平等保護國有、民營、外資等各種所有制企業産權和自主經營權,全面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實施好外商投資法,放寬市場準入,推動貿易和投資便利化。

外商投資法正式實施已超過半年,這是中國外商投資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外商投資法從法律上對市場準入、外資政策透明度等方面作出了細緻的規定,提高了外商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同時,外商投資法也會産生引入外來競爭壓力的“鯰魚效應”,倒逼國內企業改革和發展,加速企業轉型升級,緊跟創新步伐。

近期,有關部門已發佈了《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20年版)》和《自由貿易試驗區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20年版)》。其意義在於,全國外資準入負面清單條目從2019年的40條縮減到33條,自貿試驗區則從37條縮減到30條。從2013年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推出第一份負面清單190條以來,中國優化投資環境取得了顯著進步。

中國美國商會發佈報告顯示,2019年69%的受訪美國企業認為中國知識産權保護環境有所改善。儘管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尚未完全結束,96%的受訪者預測其在華業務將於3到6個月內回歸常態。中國美國商會會長畢艾倫表示:“我們在中國得出的調查數據與部分國際媒體的報道內容恰恰相反。據我們所知,中國美國商會絕大部分會員在短期內都不會撤出中國。” (張燕生)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劉淼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