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鄉村振興“密碼”何在?——全國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示範區南京江寧區觀察

2020-10-10 10:40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南京10月10日電 題:鄉村振興“密碼”何在?——全國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示範區南京江寧區觀察

新華社記者 沈汝發

走馬位於南京市郊的江寧區農村,從西部生態到中部水鄉,從東部溫泉到南部山水,所到之處現代農業園區星羅棋佈,美麗鄉村俯拾皆是。

全域1100多個美麗鄉村,其中17個獲中國最美鄉村、中國最美村鎮、中國休閒田園等含金量頗高的榮譽。

江寧區鄉村振興的“密碼”何在?

資本培育引導,鄉村華麗蛻變

江寧街道牌坊社區黃龍峴自然村,風光秀麗、茶葉資源豐富,長期以來卻“養在深閨人未識”。直到2013年,江寧交通建設集團下鄉開發,“黃龍峴茶文化村”一炮打響。

據該集團有關負責人張彭建介紹,集團與街道共同成立了黃龍峴建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投入近億元,提升改造管網、廁所、停車場等基礎設施,發展茶葉、農家樂、民宿、文創等産業。

“環境好了,遊客多了,村民生意越來越好。”牌坊社區一位負責人陳悅説,村民人均年收入從一兩萬元增加到八九萬元,這裡還吸引了許多年輕人回鄉創業,不少店舖成為網紅打卡點。

記者採訪發現,黃龍峴的華麗蛻變很大程度上得益於資本的介入開發。江寧美麗鄉村建設開發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李軍説,國企資本主要起培育引導作用,通過以獎代補等多種形式帶動群眾發展鄉村産業,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在江寧,像黃龍峴這樣的旅遊專業村隨處可見。“民宅變成民宿,農副産品變成旅遊商品,農民坐在家中當老闆。”江寧區農業農村局有關負責人説,如今,各大鄉村旅遊景區,每逢節假日人氣爆棚、一房難求。

因村制宜,蹚出特色田園之路

觀音殿是秣陵街道元山社區的一個普通鄉村,隨著年輕人進城務工定居,這個村逐漸成了“空心村”。近年來,這個不知名的小村落卻成了很多熱愛鄉村遊的遊客的打卡勝地。

“我們以村莊原始自然肌理和風貌特色為基礎,著力打造一個非遺民俗鄉村市集和特色美食文化鄉村。”秣陵街道旅遊辦主任姜孝敏子説,2016年,街道在最大程度保留傳統村民生活方式前提下,租賃了部分村民房屋,改造提升後出租給企業和創業的年輕人。

為避免鄉村發展同質化,觀音殿將非遺文化納入鄉村文化建設,目前非遺館、旗袍館、皮影館等項目正在設計規劃中。

“現在人氣很旺,我們很有信心。”經營錦上花鄉菜館的谷進説,這裡鄉村旅遊發展很有特色,尤其是節假日期間遊客很多。

歷史文化名村佘村社區充分利用本村明清古宅較多的優勢,發展鄉村旅遊,從一個經濟薄弱村變成一個網紅村。“遊客越來越多,村民房租收入也越來越高。”該社區一位負責人王亦天説。

近年來,江寧根據各村資源稟賦和特色,打造特色田園鄉村,持續擦亮江寧“農業+旅遊”名片,年接待遊客超千萬人次。

城鄉深度融合,促全域鄉村振興

鄉村美麗經濟在江寧已呈星火燎原之勢。2019年,江寧鄉村旅遊收入近70億元。

據江寧區農業農村局介紹,近年來江寧農業農村發展投入了“兩個100億元”:通過財政反哺、國資引領,用於鄉村環境整治和農路建設的投資近100億元;社會資本在江寧農村的投資總額也近100億元。

“‘兩個100億元’互為因果、相輔相成。正是政府引導投入近100億元改變了農村環境面貌,推動了近100億元社會資本下鄉投資。”江寧區農業農村局局長焦珍山説。

江寧通過“三大革命”“四小實事”來整體改造農村人居環境:實施廁所改造、污水系統、垃圾分類三大工程;整修鄉間小路、景觀小品、小型池塘、小微菜園。

“村企聯建”成為江寧城鄉深度融合的重要路徑。借力於此,鄉村基礎建設、三産融合、旅遊文化等正蓬勃發展。

華融中財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江蘇億峰旅遊發展有限公司投資30億元與湯山街道龍尚社區開展聯建開發,打造度假酒店、創意工坊、休閒民宿、森林康養基地等農旅融合産業。據介紹,這一項目建成後企業預計實現年營業收入4500萬元,村集體每年收益1200萬元,同時給地方帶來稅收2000萬元。

全國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示範區、全國全域旅遊示範區、全國首批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試點示範區……近期,江寧區又作為優秀典型案例入選農業農村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編寫的《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實施報告(2018—2019年)》。

“依託鄉村旅遊,江寧區發展起來的部分鄉村人氣、活力和吸引力已完全不亞於周邊傳統建制鎮。”焦珍山説。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李萌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