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漁民退捕有力度 轉産安置有溫度——重慶萬州漁民退捕轉産觀察

2020-10-28 10:20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重慶10月28日電 題:漁民退捕有力度 轉産安置有溫度——重慶萬州漁民退捕轉産觀察

新華社記者 周凱

金秋時節,地處三峽庫區腹心地帶的重慶市萬州區,“高峽出平湖”的長江美景讓人流連忘返。江面上,不久前還是漁民的熊人建正開著船來回往返,現在他不打魚了,而是當起了長江“美容師”,清理江面垃圾和漂浮物。

萬州區是三峽庫區區域性中心城市,浩浩長江穿城而過,全區共有445艘漁船、993名漁民。萬州區農業綜合行政執法支隊幹部向宏介紹,長江禁漁以來,通過一系列有力舉措,今年6月30日萬州區完成所有漁船證照登出、船網回收交接工作,全面實現了禁捕退捕。

在禁捕退捕的同時,萬州區精準施策溫暖上岸漁民人心。萬州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幹部任曉君説,當地相關部門組建了“漁民轉産安置保障攻堅專班”,一對一摸排退捕漁民就業及社保情況,主動上門幫助退捕漁民辦理社保參保手續,按照推薦就業一批、技能培訓一批、支持創業一批、公益崗位托底一批的思路開展幫扶,確保漁民“退得出、穩得住、能小康”。

“我今年58歲,打了一輩子魚。船對我來説就像農民的鋤頭,放不下。”熊人建對記者説。

國家實施長江流域禁捕退捕政策,熊人建這個年齡轉産上岸不好找工作。“現在政府安排我在江上專職清漂,可以繼續在船上工作,一個月有3000多元的收入,還可以保護長江生態。”

針對部分漁民“愛長江、護長江”的意願,萬州區除了組建漁民清漂隊,還委託第三方在漁民中招聘護漁隊員,協助漁政部門打擊非法捕撈。

45歲的漁民姜東從20歲起就開始以打魚為生,夫妻倆勤快能吃苦。姜東告訴記者:“長江魚越打越少,長江禁漁我支持!”

退捕上岸後,姜東的妻子跑起了網約車,他則剛剛應聘上了區護漁隊。“我本來也可以做其他工作,但是長江養育了我們,我對長江有感情,想為長江做點事。”姜東説。

與此同時,一些有條件的漁民不“等靠要”,換種方式“靠江吃江”開啟了岸上新生活。

在萬州區甘寧鎮位於長江岸邊的“老船民”農家樂,43歲的陳文學正在給客人準備飯菜。面朝長江,陳文學對“渡口上漁舟”的生活依然記憶猶新,“我開船、媳婦下網,打了20多年的魚。”

“國家禁漁政策要支持,但是上岸後怎麼生活?”這一度讓陳文學犯難。自家農房就在長江岸邊,風景好;沿江公路年初修通了,城裏人來方便……陳文學看到了商機,今年5月退捕上岸後,兩口子養起了土雞、辦起了農家樂,“我這裡江景美,土雞等食材原生態,5月和6月的營業額都超過了4萬元。”

截至10月中旬,萬州區通過企業招聘、自主創業、公益崗位等方式已轉産安置漁民570人。任曉君表示,接下來萬州區將按照退捕漁民安置保障工作“百日攻堅”計劃,讓有勞動能力和就業意願的漁民“應業盡業”、特困人員“應扶盡扶”,確保今年12月30日前實現“轉産就業達到100%、職業技能培訓達到100%、養老保險參保達到100%、兜底保障達到100%”,切實解決好退捕漁民生計問題。

因為天氣轉涼,和五六月份相比,陳文學的“老船民”農家樂客人有所減少。為吸引食客,他準備買些山羊,推出“烤全羊”特色菜肴。陳文學充滿信心地對記者説:“有政府幫助支持,只要人不懶,上岸生活一樣有奔頭。”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李萌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