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教育部新聞發佈會介紹“十三五”以來基礎教育改革發展有關情況

2020-12-10 17:47 來源: 教育部網站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時間:2020年12月10日 10:00
  地點:教育部北樓二層報告廳
  主持人:教育部新聞發言人續梅
  出席人員: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河南省教育廳副廳長毛傑,四川省教育廳副廳長崔昌宏,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教育政策研究院執行院長張志勇
  內容:介紹“十三五”以來基礎教育改革發展有關情況

教育部召開新聞發佈會介紹“十三五”以來基礎教育改革發展有關情況。(中國教育報記者 張勁松/攝)

教育部新聞發言人 續梅:

各位記者朋友,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們要召開的是教育2020“收官”系列的第四場新聞發佈會,也歡迎各位參加。今天我們要向各位介紹“十三五”以來基礎教育,也就是包括學前教育、義務教育、普通高中教育改革發展的有關情況。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基礎教育在國民教育體系當中處於基礎性、先導性地位,要努力把我國基礎教育越辦越好。“十三五”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基礎教育,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出臺了若干重磅文件,在鞏固提高義務教育普及水平的同時,加快普及學前教育和高中階段教育,著力發展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推動我國基礎教育改革發展取得了顯著的成就。所以今天的新聞發佈會,就來向各位作相關的介紹。

出席發佈會的嘉賓有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呂玉剛司長,俞偉躍副司長,河南省教育廳毛傑副廳長,四川省教育廳崔昌宏副廳長,我們還特意請來了一位專家代表,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教育政策研究院執行院長張志勇教授。

下面,首先請呂玉剛司長介紹“十三五”以來我國基礎教育的總體情況。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 呂玉剛:

各位新聞界的朋友,大家早上好!非常感謝大家長期以來對基礎教育的關心、支持與幫助。大家都知道,基礎教育中央關心、群眾關切、社會關注。“十三五”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按照部黨組的部署要求,我們緊緊圍繞打贏教育脫貧攻堅戰、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第二個百年目標奠基,基礎教育堅持以培養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崇高使命,以推進公平發展、質量提升為中心任務,改革取得歷史性突破、發展呈現格局性變化,整體水平邁入世界中上行列,人民群眾教育幸福感、獲得感不斷增強。

我主要從六個方面給大家作介紹。

第一,基礎教育重視程度達到新高度。

堅持基礎教育優先發展,強化黨對基礎教育的全面領導。“十三五”期間,黨中央、國務院進一步高度重視基礎教育,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出臺了學前教育、義務教育、普通高中教育等一系列重要文件,並且召開了全國基礎教育工作會議,這在我國基礎教育改革發展歷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義。

這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著力強化頂層設計,全面系統進行部署,明確發展目標,完善政策保障,整體提升水平,推動基礎教育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育人體系,健全立德樹人的落實機制。基礎教育呈現了最鮮明的特徵,新時代基礎教育的“四梁八柱”已基本確立,基礎教育已經踏上更加重視內涵發展、全面提高育人質量的新征程。

強化黨建引領,中小學黨建工作水平得到顯著提升。出臺了《關於加強中小學校黨的建設工作的意見》,理順了中小學黨建管理體制,明確了中小學黨組織職責任務,深入開展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加大了對黨組書記的全面系統培訓。黨建工作的活力顯著增強,科學化、規範化水平不斷提升,為提高辦學治校水平提供了堅強的政治保障和有力的組織保障。

第二,基礎教育普及水平躍上新臺階。

在義務教育方面,確保實現義務教育有保障。聚焦完成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義務教育有保障這個重大政治任務,出臺了關於進一步加強控輟保學工作的有關意見,採取有效措施,強力推進控輟保學工作。截至2019年底,我國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4.8%,比2015年提高了1.8個百分點;截至今年11月30日,全國義務教育階段輟學學生由臺賬建立之初的約60萬人降至831人,其中20萬建檔立卡輟學學生已經實現動態清零,為實現2020年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5%的目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為鞏固控輟保學成果,又進一步健全了長效機制,我們提出了五個機制,包括聯控聯保的責任機制、定期專項行動的機制、應助盡助的救助機制、依法控輟的治理機制和辦學條件保障機制,推動歷史性地解決輟學問題。

在學前教育方面,強化了公益普惠屬性。連續實施學前教育行動計劃,推動各地大力發展公辦園,鼓勵社會力量辦園,加大對普惠性民辦園扶持力度。依法依規開展城鎮小區配套園治理,全國已完成配套園治理1.95萬所,新增普惠性學位400多萬個。截至2019年底,全國公辦園達到10.8萬所,比2015年增加了3.1萬所,普惠性民辦園達到9.5萬所,比2016年增加了3.7萬所(普惠園統計數據是從2016年開始建立)。全國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83.4%,比2015年提高8.4個百分點;普惠園覆蓋率達到76.01%,比2016年提高了8.7個百分點,也就是説過去五年是學前教育進入快速發展的重要時期,有效緩解了“入園難、入園貴”問題。經過各地測算,今年全國總體上能夠實現85%的普及目標和80%的普惠目標。

在普通高中方面,即將實現基本普及。2017年,組織實施高中階段教育普及攻堅計劃,並與10個普及水平偏低的省份簽訂了備忘錄。中央設立專項資金,加大對普通高中改造計劃實施力度,重點支持中西部省份貧困地區普通高中改善辦學條件。截至2019年年底,全國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達到89.5%,比2015年提高了2.5個百分點;已有28個省份毛入學率超過90%,其餘3個省份今年也將實現90%的普及目標。到今年年底,全國及各個省份高中階段教育都將實現90%的普及目標。

在特殊教育方面,殘疾兒童得到更多關愛。修訂了殘疾人教育條例,連續實施特殊教育提升計劃,印發了殘疾兒童隨班就讀的指導意見,中央財政大幅度提高特殊教育投入,著力擴大特殊教育資源,落實“一人一案”教育安置政策。截至2019年底,全國有特殊教育學校2192所,比2015年增長了7%,基本實現了30萬人口以上的縣特殊教育學校的全覆蓋;在校學生達到了79.5萬人,比2015年增長80%。監測顯示,今年全國殘疾兒童義務教育入學率已經達到95%以上,過去殘疾兒童“入學難”的問題已經成為歷史,讓殘疾兒童在同一片藍天下共同成長正在變成現實。

經過五年的努力,在義務教育全面普及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了義務教育的鞏固水平和學前教育、高中階段教育的普及水平,全國共有中小學幼兒園51萬所,在校、在園的學生總數達到2.26億人。今年我們即將圓滿完成中央確定的普及收官交賬任務,基礎教育歷史性地解決了“有學上”問題,教育公平實現了新的跨越,正在乘勢而上,向更好地實現人民群眾“上好學”的願望邁進。

第三,基礎教育辦學條件呈現新面貌。

農村學校辦學條件大幅改善。以中西部、農村地區學校為重點,大力推進學校標準化建設,加快縮小城鄉、區域教育差距。紮實推進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有效推動實現城鄉統一的義務教育學校建設標準、教師編制標準、生均公用經費基準定額和基本裝備配置標準。國辦出臺了全面加強鄉村小規模學校和鄉鎮寄宿制學校建設的意見,大力實施薄弱學校改造工程。截至2019年底,全國30.9萬所義務教育學校(含教學點)辦學條件達到基本要求,佔義務教育學校總數的99.8%;全國小學、初中、普通高中接入互聯網的學校比例分別為98.43%、99.07%、98.67%;全國95.3%的縣通過了縣域義務教育基本均衡國家督導評估驗收。

城鎮義務教育大班額基本消除。實施消除義務教育大班額專項計劃,有序擴大城鎮教育資源。截至2019年底,全國義務教育大班額、超大班額比例分別降至3.98%和0.24%,比2015年分別下降了10.1個百分點和4.8個百分點,提前一年完成了基本消除義務教育大班額的目標任務。我們當時定了一個目標,是到2020年義務教育大班額控制在5%以內。與此同時,指導各地實施消除普通高中大班額專項規劃,全國普通高中大班額比例比2015年下降了17.91個百分點。

第四,基礎教育全面提質進入新階段。

德育工作實效顯著提高。制定《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系統構建了方向正確、內容完善、學段銜接、載體豐富、常態開展的中小學德育工作體系,明確了不同學段的德育工作目標任務,創新了課程、文化、活動、實踐、管理、協同育人的機制。召開了兩次全國中小學德育工作會議,德育工作主體框架更加明確,德育骨幹隊伍專業化建設不斷加強,德育課改革創新取得突破,德育活動的品牌更加鮮亮,開展了“學習新思想,做好接班人”主題閱讀活動,學生點擊量超過4.47億人次,每年一度的《開學第一課》節目,受到廣泛好評。

廣泛宣傳了一大批基層創造的德育工作典型案例,強化了留守兒童、殘疾兒童等困境兒童教育關愛,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指導,發佈《心理健康教育指導手冊》。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不斷增強,中小學生的思想覺悟、道德水準、文明素養不斷提高,呈現出愛黨愛國愛人民愛社會主義的思想品質和自信自強、向上向善、積極樂觀的精神風貌。

課程教學改革全面深化。召開全國基礎教育教學工作會議,成立教育部基礎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全面加強教學改革工作部署與指導。認真組織實施新課程新教材,開展了國家級示範培訓和全員培訓,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語文和歷史三科統編教材已全面實施,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已在20個省份實施,我們的計劃是到2022年全面在高中階段實施。組織開展了第二屆國家級基礎教育優秀教學成果獎評選,實施了成果推廣應用計劃。建立了一批國家級教學改革示範區示範校,積極探索基於情境、問題導向的啟髮式、互動式、探究式、體驗式和跨學科、綜合化教學。出臺了加強教研工作和實驗教學有關文件,強化教研專業支撐,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發佈了中小學生閱讀指導書目,引導學生讀好書、讀經典。國家基礎教育質量監測顯示,我國中小學生學業水平整體良好,在國際上有較高的聲譽。開展了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積極推進幼小科學銜接,持續舉辦學前教育宣傳月活動,遴選推廣了130個優秀遊戲案例,科學保教水平不斷提升。

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大力推進“教育+互聯網”發展,深入實施“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積極推進基於教學改革、融合信息技術的新型教與學模式的變革,拓寬了課堂教學空間,促進了優質教學資源共享,更好地服務農村開足開齊開好課程、提高教學質量、縮小教育差距。新冠疫情爆發後,迅速建設開通了國家中小學網絡雲平臺和中國教育電視臺“空中課堂”,開發了一大批專題教育資源和覆蓋中小學各個年級、各個學科的課程教學資源,滿足了1.8億中小學生的居家學習需要,網絡瀏覽次數累計達到24.27億,堪稱“史無前例、世無前例”。

第五,基礎教育綜合改革邁出新步伐。

大力激發中小學辦學活力。針對長期以來存在的“管得太多、動力不足、保障不夠、管理不善”等突出問題,深入推進基礎教育領域“放管服”改革,經中央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審議通過,出臺了《關於進一步激發中小學辦學活力的若干意見》,強化內外聯動、部門協同、形成合力,切實落實中小學辦學主體地位,加快推進現代學校制度建設,為保障中小學教育教學自主權,擴大人事工作自主權、落實經費使用自主權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有力促進了改革與發展的深度融合、高效聯動,為全面激發中小學辦學活力創設了良好的制度環境,受到廣大中小學校普遍歡迎。

積極創新普通高中育人方式。適應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和高考綜合改革同步推進,推動14個高考綜合改革省份因地制宜、有序推進選課走班,探索形成了規範有序、科學高效的新型教學組織方式。建立學生發展指導制度,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理想信念、正確處理個人興趣愛好與國家社會需求的關係,提高選科選考和未來發展方向的自主選擇能力。完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辦法,以省為單位建立了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信息管理系統,建立健全信息公開和監督保障機制,客觀真實、簡潔有效記錄學生突出表現,引導育人方式轉變,大力發展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不斷深化基礎教育評價改革。堅持科學的教育質量觀和正確的政績觀,研製了義務教育質量評價指南,落實《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從縣域義務教育質量、學校辦學質量和學生發展質量三個層面進行設計,系統構建以發展素質教育為導向的科學評價體系,著力克服“唯分數、唯升學”傾向。深化中考改革,推動建立基於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結合綜合素質評價的招生錄取模式,取得積極進展。堅持教考科學銜接,取消中考考試大綱,嚴格依據義務教育課程標準進行命題,實現“以學定考”。印發關於加強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命題工作的意見,組織開展中考命題評估,加快推進省級統一命題,中考命題質量穩步提升,有效引領實施素質教育。

逐步形成家校社協同育人機制。制定家庭教育指導五年規劃,舉辦“家校協同,讓孩子健康成長”主題宣傳活動,發佈《家庭教育指導手冊》、《家長家庭教育基本行為規範》,引導家長樹立正確教育觀念,掌握科學育人方法,家校協同育人氛圍日益濃厚。強化勞動教育和綜合實踐育人,統籌學生家務勞動、校內勞動和社會勞動,培養學生勞動觀念和勞動習慣,指導各地建立勞動教育實驗區和勞動教育實踐基地;統籌利用社會資源,建立社會實踐大課堂,積極開展研學實踐、志願服務等綜合實踐教育,遴選了一批研學實踐的基地、營地和一批經典線路。社會實踐育人蓬勃開展,中小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不斷增強。

第六,基礎教育熱點難點實現新突破。

社會育人環境得到有效治理。為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大力開展了社會育人環境治理工作。針對中小學生沉迷網絡、有害APP進校園、低俗有害網絡信息等突出問題,中央有關部門共同開展了網絡環境專項治理行動,規範了網絡平臺特別是社會網課平臺的管理,分三批面向社會公開通報了有害網絡信息治理情況,共清理165萬餘條不良信息,處理違規平臺賬號2萬餘個,有效凈化了網絡空間和中小學生的成長環境。深入開展防治學生欺淩專項治理行動,全面排查、加強引導、有效預防、嚴肅查處,通過教育、警示、通報等多種形式,深入推進“平安校園”建設,保持了校園總體安全穩定。

招生秩序得到有效規範。深入推進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改革,基本實現免試就近入學全覆蓋,全國24個大城市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比例達到98.6%。大力推進“公民同招”改革,全面建立公民辦義務教育學校一視同仁、互不享有特權的招生入學機制,促進了公民辦學校公平發展,有效緩解了擇校熱和家長焦慮,推動民辦學校從“搶好生源”向“教好學生”的轉變,大力營造良好教育生態。堅持“兩為主、兩納入”,健全以居住證為主要依據的隨遷子女入學政策,切實保障隨遷子女平等接受義務教育,全國85.3%的義務教育階段隨遷子女在公辦學校就讀或享受政府購買服務,這個比例和全國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在公辦學校就讀的比例大體相當。

學生過重學業負擔得到有效緩解。出臺減負三十條規定,明確學校、校外培訓機構、家庭、政府四方責任,著力構建系統化減負體系。積極推進學校建立課後服務制度,不斷提高課後服務水平,全國36個大中城市66.2%的小學、56.4%的初中開展了課後服務,有效解決“三點半”家長接孩子難問題。全面清理面向中小學生的全國性競賽活動,由105項減至35項,更加注重體現素質教育導向。印發《關於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意見》,堅持綜合施策、內外聯動,開展校外培訓機構有效治理,建立了校外培訓機構“先證後照”制度和黑白名單制度,重點整治無證無照、超標超前培訓、違規收費、虛假宣傳等問題,摸排整治了40萬所校外培訓機構。印發義務教育六科超標超前培訓負面清單和培訓合同示範文本,進一步完善校外培訓監管機制,有效保障家長和學生權益。與此同時,實施線上培訓機構備案審查制度,實現了線上線下同步治理。

過去的五年,基礎教育取得了顯著成績,得益於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得益於各級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與大力支持,也得益於我們廣大校長、教師的辛勤奉獻。由於基礎教育點多線長面廣量大,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還有待進一步破解,離人民群眾的要求還有差距。

下一步,我們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堅守立德樹人初心,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全面貫徹落實中央關於基礎教育的重大決策部署,積極回應人民群眾的美好期盼,立足新發展階段,堅持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加快建立優質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系,大力推進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奮力譜寫新時代基礎教育改革發展新篇章,努力把我國基礎教育越辦越好,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謝謝大家,我就介紹這些!

續梅:

好,感謝呂玉剛司長,下面請毛傑副廳長介紹“十三五”以來河南省基礎教育改革發展的有關情況。

河南省教育廳副廳長 毛傑:

各位記者朋友們,大家上午好!河南是全國基礎教育第一大省,全省現有中小學、幼兒園4.77萬所,中小學幼兒園在校生達到2275萬人,教職工155萬人,約佔全國總數的十分之一。“十三五”期間,我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和視察河南的重要講話精神,在教育部的系統部署下,貫穿“五個聚焦”,抓住關鍵、精準發力,基礎教育工作取得了全方位、深層次、突破性進展。下面,我主要從以下五個方面作一介紹。

第一,聚焦優先發展,基礎教育普及普惠水平全面提升。“十三五”時期,黨中央、國務院和教育部制定了一系列加強基礎教育政策文件,河南省委、省政府結合實際,先後出臺深化學前教育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等政策文件20余份,從頂層設計和制度機制上體現基礎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2020年,河南學前教育毛入園率、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高中階段毛入學率、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入學率將分別達到90%、96%、92%、96.15%,分別比“十二五”末提高了6.82個、2個、1.7個、16.15個百分點,均高於全國平均水平。下大力氣縮小城鄉、區域、校際、群體差距,完成教育脫貧攻堅和控輟保學任務,全省158個縣(市、區)已經全部通過省級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驗收,2018年底前134個縣通過國家評估認定,本週我們正在接受國家對全省的整體評估。多舉措保障特殊群體平等接受義務教育,讓他們也能綻放出屬於自己的光彩。

第二,聚焦公益屬性,基本教育公共服務體系更加完善。率先建立幼兒園生均財政撥款制度,新建改擴建幼兒園5700所,扶持普惠性民辦園8620所。在全國率先推出擴充城鎮教育資源、加大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兩個五年規劃,新建改擴建城鎮中小學校4069所、農村寄宿制學校2400所,新增城鎮學校學位320萬個。消除大班額成效突出,全省義務教育大班額、超大班額,普通高中的大班額、超大班額,均比“十二五”末相比下降明顯,分別下降了20.5、10.4,32.6、33個百分點。高質量辦好河南內地新疆、西藏班,促進中西部教育融合交流。深入推進校外培訓機構治理,排查整治校外培訓機構1.28萬所,關停、限期整改6000余所,著力破解中小學生放學早、家長接送難問題。六部門聯合出台中小學課後延時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群眾讚譽:“官方帶娃,群眾受益”。

第三,聚焦德育為先,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入有效落實。持續開展“把災難當教材,與祖國共成長”“法律進校園”“中小學班主任素養提升工程”活動,評選心理健康教育示範區15個、示範校114個,每年評選中小學德育工作先進集體100個、先進個人200名。拓寬德育實踐路徑,打造紅色研學、文字研學、古都研學、黃河研學等精品研學項目,認定了120個社會實踐教育基地,每年免費接待中小學生1000萬人次以上。創造每天兩個大課間體育活動的“河南模式”,1937所學校被命名為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健全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機制,營造良好教育生態,我省“三位一體”德育工作典型經驗在全國推廣。

第四,聚焦內涵建設,基礎教育教學質量得到顯著提高。在學前教育階段:學前融合教育實現全覆蓋;158所省級示範園分別與316所農村薄弱園建立幫扶關係。在義務教育階段:成立“河南省基礎教育質量監測中心”;開展學校標準化建設和示範校、特色校創建活動。在普通高中階段:培育了百所普通高中多樣化發展示範校,啟動實施中小學“英才計劃”,注重基礎教育與高等教育的銜接培養;遴選109所普通高中生涯教育試點學校,成為全國較早開展生涯教育試點的省份。深化基礎教育綜合改革,確定許昌市、濮陽市、濟源市開展中招綜合改革試點,推廣“縣管校聘”、校長職級制和集團化辦學改革試點做法。教育信息化步入快車道,全省中小學寬帶網絡接入率達到100%,疫情防控期間,發揚河南教育鐵軍精神,組織錄播“名校同步課堂”,累計訪問量達到82億人次。

第五,聚焦隊伍建設,教師獲得感榮譽感幸福感不斷增強。大力實施“特崗計劃”,五年累計招聘教師7.6萬名,培養地方公費師範生近1.5萬名。創建五級聯動培養培訓機制,培養名校長280名,培育中原名師117人、省級名師6200余人、省級骨幹教師近4.6萬人,涌現出最美教師李芳、時代楷模張玉滾等一大批先進典型。提高教師待遇,鄉村教師生活補助實現了“提標擴面”,從26個國家連片特困縣擴大到所有的鄉村教師,並且提高了標準。調整了班主任津貼標準、設立地方教齡津貼。僅2019年,省市縣三級籌措41億元發放“一補兩貼”,將建設教師週轉房作為政府十大民生實事,全省新建農村教師週轉房4643套,切實讓廣大教師在崗位上有幸福感、事業上有成就感、社會上有榮譽感。

這五年,一路走來,河南基礎教育取得的每一點進步,都得益於各級黨委和政府始終堅持優先發展、高位推進;得益於全省上下始終堅持加大投入、優化配置;得益於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始終堅持統籌協調、分類指導;得益於廣大教育工作者始終堅持改革創新、真抓實幹。站在新的歷史交匯點上,我們將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科學謀劃“十四五”規劃,建設高質量的基礎教育體系,譜寫新時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絢麗篇章。

介紹完畢,謝謝大家!

續梅:

感謝毛傑副廳長,河南是我們國家基礎教育的第一大省,也是中部省份的代表。下面我們請西部省份的代表崔昌宏副廳長介紹“十三五”以來四川省在控輟保學工作方面的有關進展。

四川省教育廳副廳長 崔昌宏:

新聞界的朋友們,上午好!四川是全國教育脫貧攻堅主戰場之一,也是教育部反饋疑似失輟學學生最多的省份之一。我們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在涼山考察脫貧攻堅時的殷切囑託“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最重要的是教育必須跟上”。在教育部的統一部署和精心指導下,我們聚焦義務教育有保障,全力打贏控輟保學攻堅戰,堅決阻斷貧困代際傳遞。截至目前,全省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子女失輟學保持“清零”狀態,99.9%的失輟學學生完成勸返核減,涼山州最後7個貧困縣摘帽,“義務教育有保障”取得決定性勝利。

在具體工作中,我們堅持高位推動,協調聯動。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多次就抓好控輟保學工作作出指示批示,分管副省長每週督促工作進展,省政府專門召開全省控輟保學工作會議,系統部署控輟保學工作,形成“4個方案+10大計劃”工作體系,構建起“上下銜接、左右溝通、齊抓共管、合力推進”的工作格局;壓實“六長”責任,強化“八包”措施,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

我們認真比對核查,摸清底數。一是精準摸底。建立縣、鄉、村、校四本台賬,摸清適齡兒童少年底數和入學情況。二是精準比對。建立公安部門戶籍與教育部門學籍定期比對核實機制,確保學籍系統信息與學生實際一致。三是精準核查。自主開發民族地區控輟保學動態信息管理系統,提前下達入學需求,全程動態監控入學、失輟學情況,做到失輟學信息及時入庫、及時核銷。

我們嚴格控保並重,減存控新。一是資助控輟。認真落實國家資助政策和民族地區15年免費教育,確保每一個學生不因經濟困難而失學輟學。二是依法控輟。堅決打擊非法用工,涼山州在春節關鍵節點累計設置檢查點400個,勸返外出務工適齡兒童少年近3000人;對多次勸返仍拒不履行送學義務的20余起案件進行審理。三是分類複學。按照“一人一案”,採取隨班就讀、集中編班學業補償、職業培訓等方式安排複學,建立一對一“人生導師”制、“人盯人”幫扶制,防止因厭學而輟學。四是質量保學。加強“一村一幼”建設,實施“學前學會普通話”行動,幫助少數民族兒童學前過好語言關。在教學過程中關注學習困難學生,確保不讓一個人掉隊。五是督戰促學。組建常態化專項督戰組,採取廳領導包縣、處室包項目、州縣配合的“區域包乾、責任包乾、項目包乾”工作模式,既蹲點督戰又實地參戰,確保整改務實、結果真實。

我們積極補齊短板,提質賦能。一是強化條件保障。5年來累計投入800多億元,實施寄宿制學校建設、大小涼山教育扶貧提升等系列工程,全省深度貧困縣義務教育學校校舍增加236萬平方米。二是強化師資保障。對涼山州統籌增加3000個義務教育教師編制;3年為深度貧困縣招聘本土化“特崗計劃”教師3000名;選派3500余名教師到貧困地區支教;常年組織師範類畢業生1900余人在涼山州頂崗實習支教。三是強化對口幫扶。教育部組織3批國培名師名校長領航工程840余人次到涼山州支教;省內組織優質中小學及幼兒園全覆蓋對口幫扶深度貧困縣所有薄弱學校。在涼山州按照“1個國培專家團隊+1所省內師範院校+N所優質學校”對口1個深度貧困縣的一個學區實施精準幫扶提升工程;選派優秀的援彝教師到當地薄弱學校擔任“第一校長”。

“十三五”期間,四川還聚焦公平和質量兩大主題,實施學前教育普及普惠攻堅行動,學前三年毛入園率、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和公辦園在園幼兒率分別超過90%、85%和51%,完成交賬任務。實施“互聯網+教育”行動,重點建成全公益“四川雲教”,常態化開展覆蓋全學段、全學科教學直播課堂和遠程互動教研,“使更多人接受公平優質教育,享有人生出彩機會”。“十四五”期間,四川省將按照國家要求,推動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構築四川教育“鼎興之路”,辦好人民滿意教育。

謝謝大家!就介紹這些。

續梅:

謝謝崔昌宏副廳長,下面請張志勇院長對“十三五”以來基礎教育工作談談看法和認識。

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教育政策研究院執行院長 張志勇:

好,各位新聞界的朋友,大家上午好!“十三五”以來的基礎教育,我感受最深的有四個方面。

第一,教育公平躍上新臺階,各級各類教育全面進入普及化階段,特殊群體的受教育權益保障得到全面加強。

“十三五”以來,我國始終把推進教育公平作為教育政策的基石,在促進教育公平方面採取了一系列重大舉措,整個基礎教育公平躍上了新臺階。尤其令人鼓舞的是,我國各類特殊教育群體的受教育權益保障全面得到加強,長期困擾我國基礎教育的一些短板得到了補強。

我在這裡有幾個方面給大家做一個分享。涉及到一些數據,我不再贅述,呂玉剛司長剛才已經給大家報告了。比如説破解“城鎮擠”“鄉村弱”方面取得重要進展。鄉村薄弱學校普遍得到加強。義務教育階段,包括高中教育階段的城鎮大班額得到大幅度下降。確保“一個都不能少”取得決定性勝利。從中央到地方,不斷完善控輟保學的政策措施,確保義務教育階段適齡兒童少年不失學輟學。

加大殘疾兒童少年現在的入學力度。今年全國殘疾兒童義務教育入學率已經達到了95%以上,殘疾人接受學前教育、以職業教育為主的高中階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機會不斷擴大。

大力推進普惠性幼兒教育。各地按照中央要求,大力加強公辦學前教育,積極支持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發展。

課後服務邁出實質性步伐。為從制度上解決課後“三點半”問題,全國已有29個省份發佈了具體的實施辦法。這是我感受非常深的第一點。

第二,教育事業形成了新格局,黨對教育事業的領導更加堅強有力,政府主責,齊抓共管、各方協同的教育發展新格局正在形成。

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的講話中強調指出: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是教育事業發展的根本保障。從中央到地方,黨領導教育工作的體制逐步健全,黨領導教育工作的力度全面加強。2018年以來,以黨中央的名義,先後出臺了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加快普及學前教育、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加強勞動教育、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等一系列重要文件,這種力度和強度,是前所未有的。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辦好教育事業,政府、學校、家庭、社會都有責任。在加強黨對教育工作領導的同時,黨和政府各部門齊抓共管,各部門一起出臺政策,共同推進教育事業改革發展的良好局面正在形成,學校、社會、家庭協同的意識正在加強。

第三,教育創新開闢了新局面,教育改革面臨的一系列體制機制障礙正在得到有力破解。

“十三五”期間,我國教育綜合改革取得重要進展,長期困擾教育健康發展的一系列體制機制障礙正在得到破解。

國家在堅持規範和支持民辦教育發展的同時,著力規範民辦學校招生行為,大力推進公辦民辦學校平等招生、同步招生;加大校外培訓機構的治理,著力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的培訓活動;將城鎮居住區幼兒園配套建設納入基礎公共服務設施,著力治理配套建設、交付、使用不規範問題;完善中考招生制度,取消中考、高考大綱,著力推動中高考命題改革;中央八部門聯合出臺釋放中小學辦學活力的文件,中小學辦學自主權改革邁出實質步伐;中共中央國務院出臺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吹響了全面推進教育評價改革的衝鋒號。

第四,教育發展邁入了新階段,解決人民群眾“有學上”的問題取得歷史性成就,“上好學”成為新時代教育改革發展的最強音。

伴隨著我國各級各類教育的普及,我國教育改革發展的主要矛盾發生歷史性轉變,“有學上”的問題正在被“上好學”的需求所取代,教育的內涵發展和高質量發展成為新時代教育改革發展的主旋律。

黨的十八大以來,基礎教育立德樹人、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意識越來越強,教育共識初步形成。建設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形成更高質量的人才培養體系,推進育人方式變革,深化中小學課程教學改革,落實核心素養,正在成為中小學教育改革的主題。中小學育人短板正在逐步得到加強,特別是加強思想政治課,推進大中小學德育一體化改革,加強中小學勞動教育,強化中小學實驗教學,出台中小學閱讀書目,推動中小學生閱讀,等等。

我的彙報完了,謝謝各位。

續梅:

謝謝張志勇院長。聽了四位的介紹,確實大家能夠感受到基礎教育量大線長面廣,內容很多,而且都是人民群眾非常關心的問題,我們介紹的時間也長了點。下面的時間我們就留給記者朋友,看看各位有沒有問題。

人民日報中國城市報記者:

《關於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範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到2020年,我國學前三年毛入園率要達到85%,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要達到80%,請問現在是否實現了這一目標?為實現這一目標做出了哪些努力?謝謝。

呂玉剛:

謝謝這位記者的提問,這個提問還是很有針對性,也是社會廣泛關注的問題。我剛才在介紹過去五年基礎教育各項事業取得的輝煌成就的同時,也介紹了一下學前教育的普及目標和完成情況。

應該説,過去五年黨中央、國務院對學前教育高度重視,以黨中央、國務院名義出臺學前教育的文件,這在歷史上是沒有過的,充分體現了對廣大少年兒童的親切關懷,對億萬家庭的關心重視。過去這五年,特別是全國教育大會以來,隨著中央39號文件的出臺,各地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把落實好中央39號文件作為一項重大的政治任務來完成。在落實當中,首先把握一個基本的方向,就是要牢牢把握學前教育公益普惠的基本方向,這是中發39號文件最核心的重要思想。只有落實了公益普惠的基本方向,才能有效地解決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入園難、入園貴”的實際問題。

在具體措施上,有這麼幾條。首先是實施好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加大投入支持力度,特別是大力發展公辦園,加大對民辦園提供普惠性服務的支持力度,通過這兩條腿走路,來普遍提高我們的普惠水平,擴大資源供給。在這個過程當中,另外一項重大舉措,就是加大了對小區配套幼兒園的治理力度,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應該依法依規來配建,建好之後,應該交給政府辦成公辦園,或者委託辦成普惠性民辦園。但是過去一段時間以來,在這方面一些地方沒有做到位,所以這兩年來我們一直在推動這項治理工作,這是一個“硬骨頭”。我們非常高興,各地下了很大的氣力,到今年底基本上能完成治理任務。

我剛才介紹了,到去年的普及普惠指標,提高的幅度還是相當大的。過去這五年,應該講是學前教育快速發展的時期,也是公益普惠水平顯著提高的一個時期。我們今年以來,對各地的情況進行了詳細的摸排、測算,對各省的普及普惠任務能不能實現做了摸底。從各地反饋的情況來看,今年我們有信心能夠實現85%的普及目標和80%的普惠目標。因為現在國家教育事業統計的正式數據還沒有出來,估計到明年才能正式公佈這個數據,但是通過我們測算摸排的情況來看,我們有信心能夠實現這個目標。謝謝。

新京報記者:

我們知道家長群的出現可以方便家校的溝通,同時也給老師和家長帶來一些困擾,最近各地也出臺了相關的政策和措施,請問如何看待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這個問題?謝謝。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 俞偉躍:

謝謝您的提問,你的問題很好。對於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這個問題,教育部的態度是一貫的、堅決的。作業是學校教育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學生鞏固知識、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徑,是老師開展教學評價和精準分析學情的重要手段。這幾年,我們教育部一直以來高度重視作業管理的問題,像中發26號文件、減負三十條等等都有一些明確的要求。在前不久,在山西召開的全國基礎教育綜合改革和教學工作會議上,寶生部長專門就作業管理也提出了明確的要求,作為五項重要管理的內容之一。目前,像遼寧、山西、長沙等地都陸續出臺了關於規範作業管理的一些意見,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我們下一步要主要採取三個方面的舉措,來指導地方按照要求切實落實好作業的管理工作。

第一,健全作業佈置的機制。像學校作業的常規管理、年級和班級的統籌、教師試做和面批講解、學生反饋和評估等等方面的機制。

第二,提升作業的質量,主要是在嚴格控製作業總量和時間的基礎上,優化作業的設計,創新作業的形式,強化實踐性的作業,積極探索彈性作業、跨學科的作業。我們也鼓勵各地系統化設計一整套符合學生學習規律、體現素質教育要求和學科特點的基礎性作業。

第三,加強日常監管,對於違反有關規定,特別是佈置懲罰性作業、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明令禁止的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切實建立起有利於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良好教育生態。

但是,不給家長佈置作業,並不意味著家長把孩子交給學校就沒有教育的責任了,家長也要在家裏引導培養孩子養成自主完成作業的良好習慣,跟學校密切配合,形成育人的合力。謝謝。

張志勇:

我做一點補充。這個話題,大家非常關注,也是當前的熱點問題,所以我再做一點補充,我想有三個角度。第一,必須要明確作業是課程教學的一部分,這個性質先要把它確定好,也就是説它是教師教育教學活動的一個組成部分,不是脫離課程教學活動回到家庭教育範疇的事情。第二,我們必須要明確作業的功能,有兩個,一是鞏固學習活動,二是診斷。所以這兩條也必須要清楚,它是專業性的教育活動。第三,家庭和學校在課後作業、家庭作業方面的職責邊界要劃清楚。家庭也好、父母也好,應該給孩子的家庭作業創造一個好的環境,應該支持孩子能夠自覺地完成作業。佈置作業的職責,組織孩子完成作業的職責,批改作業的職責,是學校的事情,必須把這些職責邊界劃清楚。所以我想,把這些問題理清之後,我們各歸其位,共同創造一個孩子健康成長的良好環境。謝謝。

中國日報記者:

剛才呂司長提到輟學的人數已經降到800多人,請問具體採取了哪些措施?下一步還如何繼續鞏固和提升成果?另外,河南作為基礎教育學生人數第一大省,將如何鞏固控輟保學成果?謝謝。

呂玉剛:

謝謝這位記者的提問。做好控輟保學,實現義務教育有保障,這是中央提出的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兩不愁三保障”的重大政治任務。教育部高度重視做好控輟保學的落實工作,把它作為一項重大的政治任務來完成。在這個工作當中,我們主要做了這麼幾個方面。

首先,要把家底弄清楚,到底有多少輟學的學生,所以我們和公安部門進行了詳細的比對、摸排,建立了一本台賬,這是基礎。包括輟學學生是誰,叫什麼名字,是哪個地方的,哪個學校的,哪一年出生的,有一本台賬。這個臺賬經歷了“三上三下”的比對摸排,之後反饋給各個省份,以此為依據,推動各省做好控輟保學工作。

第二,壓實責任。建立了聯保聯控的責任機制、責任鏈條,明晰了家長、學校、政府有關部門的責任,共同做好控輟保學工作,形成控輟保學工作的合力。

第三,完善政策舉措。因為這個工作非常複雜,每個學生的輟學情況、原因也不完全一樣,所以要求“一人一策”“一戶一策”“一校一策”來推動控輟保學工作。特別是針對幾類特殊群體,比如説外出打工的、早婚早育的、入教入寺的、學習有困難的,這是輟學的主要原因、主要群體。針對這幾類群體,都相應地制定了完善的政策舉措,以及相關部門的聯動機制。同時,還出臺了禁止妨礙義務教育正常實施的制度,比如一些校外培訓機構,拉一些孩子,脫離學校,搞全日制培訓,這就是妨礙了義務教育的實施,必須禁止。

第四,創新工作方式。各個地方在這方面下了很大的氣力,創新了非常有效的工作方式,包括剛才四川崔廳長介紹的,在涼山地區,我們親自到那裏去過,當地黨委政府各相關部門真是花了很大的氣力,運用有效的工作方式來解決,確保能夠找得到、能夠勸得回、能夠留得住,把這幾個關鍵環節做到位。所以,控輟保學的成果來之不易,凝聚了我們各地黨委政府各相關部門,也包括我們教育系統的學校、家長共同努力的結果,來之不易。在這裡,我也特別向各地的同志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我剛才在介紹當中報告的相關數據,我們對這個數據的可信性、真實性做了認真的、反復的核實,我們和扶貧辦也建立了聯動機制,要求各省首先核實控輟保學的數據,確保真實性,經得起歷史的檢驗,經得起脫貧攻堅這項政治任務的復核,要求教育部門的數據和扶貧辦的數據要保持一致,必須能對接上。第二是主要領導要負責任,然後把核實的情況、摸排的情況,正式報到教育部來。多數省份都已經報來了,所以整個的數據是可信的。

下一步就是落實五大機制,我剛才講到的,進一步推進控輟保學成果的鞏固提高,確保不反彈,把實現義務教育有保障堅持好、鞏固好。謝謝!

毛傑:

非常感謝這位記者朋友的提問。剛才玉剛司長已經把鞏固提升控輟保學成果的舉措給大家作了介紹,還有我們四川的崔廳長都講了很好的經驗做法。其實河南也不例外,這些年我們各級政府都把做好義務教育階段的控輟保學作為重要職責,全方位去做動態監控,還有聯保聯控。比如我們教育廳常務會每一次聽取脫貧攻堅工作彙報,都要先彙報控輟保學情況,多措並舉推動了我省控輟保學任務真正清零、動態清零。大家也知道,河南是人口大省、教育大省,也是農業大省,過去大家知道農村地區是輟學率比較高的地區,因此我們河南的控輟保學工作一直在路上,也永遠在路上。

下一步,我們將不斷鞏固提升控輟保學的成果,特別是對有輟學苗頭和二次輟學傾向的學生,要及時做好教育引導,常態化的開展好控輟保學工作。重點我們要建立以下五個方面的機制。

第一,依法控輟機制。督促各地政府,要依法履行控輟保學的法定職責。我們要健全完善“雙線”控輟的責任制,這個“雙線”是兩個層面,一是政府層面要建立縣長、鄉鎮長還有村主任三級控輟保學的責任網絡,從政府層面做好控輟保學工作。二是從教育部門要建立局長、校長、班主任三級控輟保學的責任機制,為每一名有輟學傾向的學生,要明確包保的責任人。

第二,管理控輟機制,剛才呂司長講得非常清楚了,就是要實施動態監控,各地各校都要利用好中小學生學籍信息系統,做好學生標注登記工作,每學期都要核查一次實際人數與學籍人數,定期比對,確保學籍信息與實際一致。

第三,要質量控輟機制。要做好新一輪農村中小學佈局規劃,還要提升農村寄宿制學校和小規模學校的辦學質量,深化課堂教學改革,特別是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要開展學困生的幫扶,這樣才能提高學校的吸引力,消除學生因學習困難或者厭學而導致輟學的隱患。

第四,分類控輟的機制。一是對特殊群體學生的關愛幫扶;二是確保隨遷子女能夠在流入地接受義務教育;三是加強對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關愛。大家知道,河南是勞務輸出大省,所以留守兒童也是我們歷來關注的一個重要問題。還要做好殘疾適齡兒童的教育,加大對家庭困難學生的幫扶力度,絕不讓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因貧輟學。

第五,環境控輟機制。就是凈化校園周邊的環境,還要優化學校的教風學風,營造良好的育人生態,這樣才能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真正使校園成為我們師生幸福的樂園。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辦好教育事業,家長、學校、政府、社會都有責任,誰都不是旁觀者,誰都不能置身事外”。所以,做好義務教育控輟保學工作,其實也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河南將一如既往、齊心協力,壓實控輟保學責任,建立立體化的工作網絡,用心用情、用力用工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確保義務教育一個都不能少,讓每一朵“花兒”都燦爛綻放。謝謝大家!

北京日報記者:

今年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停課不停學”發揮了重要作用,當前疫情還偶有發生,請問教育部對下一步加強線上教育教學有什麼考慮?特別是目前成都中小學為應對疫情採取了哪些措施?謝謝。

俞偉躍:

您的問題提得很好。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背景下,確保我們中小學校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特別是能夠在應對重大突發事件的時候,我們能夠繼續保證“停課不停學”,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工作,也是人民群眾非常關心的一個問題,所以對此教育部是高度重視的。我們在今年春季實現“停課不停學”以後,就抓緊組織了高水平的地區、高水平的學校、高水平的老師和高水平的技術團隊,按照“四高”的要求,把秋季學期覆蓋所有年級和學科的中小學課程資源全部開發出來了,總共有四千多節,實現了應急狀態下開發春季課程資源,向優質課程資源的轉變,真正做到了有備無患。

我們這些資源全部放在國家中小學網絡雲平臺上,而且有中國最頂尖的網絡公司的技術支撐,可以滿足五千萬人同時上線。所以希望大家在目前正常教育教學情況下,也要充分利用這些國家開發、免費提供的優質資源,來服務學生的自主學習,服務老師改進教學,讓貧困地區或者農村邊遠地區的孩子也享受到優質的資源。一旦有一些突發事件,無法到學校上課,也可利用雲平臺來開展相應的教育教學。

在總結疫情防控“停課不停學”的經驗基礎上,我們教育部對今後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線上教育教學工作也做了頂層設計和謀劃。主要是三件事情:第一,準備出臺一個文件,會同工信、廣電、財政、發改等部門出臺關於大力加強中小學線上教育教學資源建設與應用的意見,就加強平臺體系建設、開發高質量資源、充分用好平台資源、提高師生應用能力、完善政策保障體系等方面做出一系列制度性的安排。

第二,正在制定一個計劃,也就是線上教育教學資源建設五年行動計劃,啟動實施若干個項目,包括建成一個面向全體師生的網絡平臺,建設多種類型的優質資源,融合學生學習、課後服務、教師示範、專題教育、校外培訓、教學研究、家庭教育等多項功能。

第三,繼續統籌兩個平臺,完善網絡和電視平臺,充分發揮各自優勢,促進資源共享、渠道互補、覆蓋全體學生。謝謝!

崔昌宏:

感謝記者的提問。我們郫都區疫情發生以後,省委省政府都非常重視,省委書記都親自到成都指導檢查疫情防控工作。第一時間,省教育廳及時聯絡衛健部門,跟蹤掌握疫情的情況,逐一電話聯絡指導郫都區的屬地高校,啟動完善應急預案,落實預防措施,加強校園管理。同時要求成都市教育局對郫都區以及相關地區的學校疫情防控加強指導。成都市教育局也立即啟動了應急預案,目前成都市大中小幼師生以及家長的情緒穩定,教學教育的秩序正常。

主要採取了以下幾個方面的措施:一是積極配合相關部門做好一定範圍師生的核酸檢測工作。截至目前,師生檢測結果皆為陰性。二是嚴格落實教育部和國家衛健委“兩案九制”的防控技術標準,特別是認真做好晨檢、午檢,缺課學生的追蹤,教室通風,學生的戴口罩、洗手,校園的消殺等常規工作。同時查漏補缺,比如物資的儲備夠不夠、額溫槍準不準,以及多病共防措施實不實。目前,成都市縣兩級教育行政部門已經開展了對全市中小學應對疫情的全覆蓋拉網式督導。三是“停課不停學、不停教”,郫都區的停課學校已經全部開展了線上教學,成都市中小學也制定了應對疫情的線上教學應急預案,一天之內都能啟動。

剛才在介紹四川的時候,我特別介紹了我們在實施“教育+互聯網”行動計劃當中,建成了“四川雲教”。“四川雲教”是全學段、全學科、全四川區域覆蓋的一個網上的直播教學平臺。所以,如果有疫情的發生,我們這個平臺也完全能夠開展全省的托底教育教學工作。

我就介紹這些,謝謝。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記者:

我有個問題想問呂司長。剛才您説到,“十三五”期間中央對基礎教育作出了全面部署,基礎教育也進入了全面提高質量的新征程。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到建設高質量的教育體系,那麼下一步,基礎教育如何落實中央部署,促進高質量發展?謝謝。

呂玉剛:

謝謝這位記者的提問。這個題目提得很好,也是我們當前正在深入思考研究的一個問題。按照部黨組的部署,我們在認真學習領會思考怎麼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特別是如何落實好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這樣一個重大戰略任務。

這個問題我們有個基本的判斷。我剛才作介紹的時候講過,我們的義務教育已經實現了全面普及,鞏固水平今年將有望實現95%的目標。學前教育、普通高中教育的普及水平,也得到了大幅提高,解決了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有學上的問題。所以説,我們現在基礎教育的發展水平,具備了推進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條件。特別是隨著中央關於學前教育、義務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三個文件的出臺,全國基礎教育工作會議的召開,孫春蘭副總理在全國基礎教育工作會上指出,基礎教育進入到了全面提高質量的新階段。所以,現在我們研究推進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問題恰逢其時。這是一個基本判斷。

這段時間結合我們學習五中全會精神,我們思考的初步體會、認識或者思考,有這麼幾點。要構建一個基礎教育的高質量發展體系,我想有個一、二、三。

第一,就是堅持基礎教育的正確方向。方向走偏了,我們高質量無從談起,這個方向是什麼?就是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把“兩個根本”落實好,“兩個根本”就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解決好培養什麼人、為誰培養人、怎麼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踐行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崇高使命,一定要把這個方向把握好,這是我們構建這個體系必須始終堅持的一個重大政治原則問題。

第二,要構建兩個體系。我們這個高質量教育體系的目標任務,第一個就是要構建優質均衡為特徵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系,就是要聚焦國家的戰略需求,聚焦人民群眾的所急所需所盼,按照中央深改委第16次會議,總書記在會上重要講話的要求,加快構建這個體系,加快縮小城鄉區域的差距。我們想,要在“十三五”國家已經提出的基本公共服務事項基礎上,結合重點任務,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完善我們的服務項目、服務標準,解決我們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還不夠完善的問題。首先要把這個體系建好。

第二個是以高質量為特徵的五育並舉的全面育人體系,也就是説解決質量問題,這是我們教育改革發展的生命線。這樣一個質量體系,涉及的內容也是很多方面的。一是要有個科學完善的課程體系。高中的課程標準已經發佈了,教育部正在組織研製修訂義務教育的課程標準,這是做好教育教學工作的施工圖,必須要有。課程標準體現國家意志。二是要大膽積極地創新教育教學方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課堂教學質量,用最先進的教學方法,來改進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

三是要在這個過程中融合運用信息技術。現在信息技術發展非常快,我昨天參加了安徽省智慧學校建設現場會,感受到了智慧信息技術對改造課堂教學的積極作用,我們要勇於創新應用這些好的教學成果。

四是要科學地管理作業。為什麼提這個問題?作業既是檢驗教學的重要手段,也是精準分析學情的重要途徑,也是減輕學生負擔的重要方式。通過科學地管理作業,提高教學質量的精準性,減輕學生過重的學業負擔,這是下一步要下功夫解決的問題。

五是要堅持因材施教,精準分析學情,一定要把這個制度建立起來。過去因為大班額的問題,搞因材施教、精準分析有一些困難,將來我們逐步推進標準班額的管理。同時我們要求學校一定要建立起精準分析學情的制度,這個也可以用信息技術的手段來解決這個問題。

六是要構建家校社協同育人的有效機制。家庭和學校要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尊重,要統籌利用好社會資源,推進實踐育人,提高學生的培養質量。通過這一套舉措,來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這是兩個體系。

第三,要強化三個保障。因為基礎教育點多線長面廣量大,非常複雜,必須要有強有力的保障。三個保障,一是要加強黨對基礎教育的全面領導。這幾年我們走過的歷程可以看出,特別是隨著中央關於這些重要文件、重要會議的部署,推動基礎教育踏上了新的征程,展現了新的面貌,就是得益於黨中央和地方各級黨委的領導。所以,必須進一步堅持黨對基礎教育的全面領導,這是我們提高基礎教育質量的根本保障。

二是要完善治理體系。治理體系的構建,核心、中心的關鍵就是以激發中小學的辦學活力為核心。我們的工作做得怎麼樣,學校的活力出來沒出來,這是檢驗我們治理體系的重要標準。説一千道一萬,我們的教育質量必須依賴於每一所學校活力的迸發,每一所學校辦學治校水平的提高,所以要落實學校的辦學主體地位,充分激發學校的辦學活力,讓廣大校長、教師在教書育人當中,能夠創造出突出的工作業績來。

三是要強化教師隊伍保障。教師是辦好教育的第一資源。總書記強調,要把教師工作作為教育工作最重要的基礎工作來抓,沒有教師隊伍的加強,我們的質量也無從談起。在加強教育隊伍建設過程當中,我們要統籌三支隊伍,校長隊伍、教師隊伍和教研隊伍,這三支隊伍要統籌起來。校長是一個學校的核心、領頭人,教研發揮了專業支撐引領作用,共同推動整個教師隊伍的提高。

要強化教師隊伍,一要按照教育教學工作需要,把教師該配的要配齊,這是基本的道理,這是教育教學基本的要求。

二要提高教師隊伍素質,從源頭上加強教師的培養與培訓。要適應新時代課程改革、教育教學改革的要求、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來強化對教師的培養和培訓,包括新課程、新教材、新方法、新技術的培訓,包括教師的育人能力、教學能力、作業和考試的設計能力、實驗教學的指導能力和家庭教育的協同協調能力的培訓,提高教師的全面素質。

三要構建起一個激勵體系,要激勵廣大教師樂於從事教師這個職業,這是個非常崇高的職業。要讓教師的積極性得到充分發揮,投身到我們教育教學的實際工作當中來,用他們的聰明才智,為我們培養新時代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做出重要貢獻。

這是我們初步的思考,不一定完善,也歡迎各位記者幫助我們提出更好的意見建議,使我們基礎教育能夠更好地實現高質量發展。謝謝大家!

續梅:

感謝各位記者的提問和各位嘉賓的回答,我們今天的新聞發佈會就開到這裡。下周我們將繼續召開“收官”系列的新聞發佈會,也請記者朋友們關注。謝謝!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王洋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