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新華社特約評論員:牢牢把住糧食安全主動權——三論學習貫徹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精神

2021-02-26 07:50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北京2月25日電 題:牢牢把住糧食安全主動權——三論學習貫徹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精神

新華社特約評論員

“五穀者,萬民之命,國之重寶。”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牢牢把住糧食安全主動權,糧食生産年年要抓緊。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把提升糧食和重要農産品供給保障能力作為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的首要任務,凸顯糧食安全在“三農”工作中的重要位置。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2020年,我國糧食總産量實現“十七連豐”,連續6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為應變局、開新局發揮了“壓艙石”作用。安不忘危,治不忘亂。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糧食供求緊平衡的格局不會改變,農産品保數量、保多樣、保質量的任務越來越重,特別是在國際環境錯綜複雜、不穩定性不確定性因素日益增加的背景下,必須堅持立足國內、辦好自己的事,堅決穩住農業基本盤,以國內糧食穩産保供的穩定性來應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因此,要穩定發展糧食生産,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重點抓好耕地和種子“兩個要害”。

糧食生産根本在耕地。要採取“長牙齒”的硬措施,嚴防死守18億畝耕地紅線,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要堅定不移推動高標準農田建設,提高建設標準和質量,真正實現旱澇保收、高産穩産,同時切實保護好黑土地,開展保護性耕作,多策並舉、多管齊下,把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不折不扣、落實到位。

糧食生産出路在科技。農業現代化,種子是基礎,打好種業翻身仗至關重要。當前我國農作物特別是糧食種子能夠靠自己來解決,畜禽、水産的核心種源自給率分別達到75%和85%,但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較,我國種業發展還有不少短板。要堅持農業科技自立自強,加快實施農業生物育種重大科技項目,有序推進生物育種産業化應用。同時,加快改造提升傳統農業,強化現代農業物質技術裝備,推動設施化、機械化、綠色化和數字化,更好發揮科技在提高糧食生産能力上的支撐作用。

保障重要農副産品供給,必須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要統籌抓好棉油糖、肉蛋奶、果菜蔬等重要農副産品,建設國家糧食安全産業帶,調整優化農業生産結構、區域佈局和産品結構,提高供給體系適配性;立足大國小農的基本國情農情,抓好家庭農場和農民合作社培育,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健全專業化社會化服務體系,把小農生産引入現代農業發展軌道;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推進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增加優質綠色産品供給,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新期待;實施農産品多元化進口戰略,提升監測預警和應急保障能力。“豐年不忘災年”,要厲行糧食節約,減少損失浪費,建立遏制“舌尖上的浪費”長效機制。

確保國家糧食安全,還要強化政策保障,輔之以利、輔之以義。今年中央一號文件規定實行糧食安全黨政同責,進一步壓實地方黨委政府的義務和責任,在確保糧食播種面積落地的同時,完善種糧農民補貼政策,健全産糧大縣支持政策體系,調動農民務農種糧和地方政府重農抓糧的積極性。一系列“實惠政策”出臺,必將使地方政府抓糧有動力、有幹勁,讓農民種糧有錢掙、有奔頭,為今年奪取糧食豐收、進一步夯實糧食安全基礎提供有力政策保障。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龐博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