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向知識産權強國邁進——國際人士積極評價中國推動科技創新與改善營商環境

2021-09-25 08:47 來源: 人民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中共中央、國務院近日印發《知識産權強國建設綱要(2021—2035年)》(以下簡稱《綱要》)。《綱要》旨在統籌推進知識産權強國建設,全面提升知識産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和服務水平,充分發揮知識産權制度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接受記者採訪的國際人士表示,中國近年來致力於推動科技創新與改善營商環境,成為世界知識産權發展主要推動力,期待中國在完善全球知識産權治理上貢獻更多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確立全球創新領先者地位

法國《資本》雜誌最近刊發的一篇報道,生動介紹了中國的“刷臉支付”:“當您推著購物車走過支付終端,您所要做的就是點頭,然後您就完成了付款……這不是科幻小説,在中國,這項技術已經很常見。如果在您的頭腦中,中國還是那個為世界生産螺絲刀和塑料玩具的國家,那您的認知真的要更新了。現在的中國有非常多的科技企業,它們把來源於實驗室的夢想一一變成現實。”

法國Baracoda集團創始人托馬斯·塞爾瓦爾表示:“在科技領域,現在我們將目光聚焦中國,中國已經從追隨者變成了全球技術領導者。”

日前,世界知識産權組織發佈的《2021年全球創新指數》顯示,中國在創新領域的全球排名從去年的第十四位上升至今年的第十二位,仍是前30名中唯一的中等收入經濟體。自2013年以來,中國在全球創新指數中的排名持續穩步上升,確立了全球創新領先者地位。

數據分析顯示,從創新投入看,中國在促進産學研合作、發展特色産業、做實做強做優實體經濟等方面採取了更多措施,為企業創新發展營造了更好環境。從創新産出看,中國的優勢集中在無形資産、知識的創造及影響方面。2021年,知識産權收入在貿易總額中的佔比這一細分指標持續進步,表明中國正逐步從知識産權引進大國向知識産權創造大國轉變。

世界知識産權組織總幹事鄧鴻森認為,中國從戰略、全面的角度保護和運用知識産權,取得了巨大成就。儘管疫情阻礙了全球經濟發展,但過去一段時間知識産權領域正悄然發生變化,亞洲已經成為全球國際專利申請和創新發展的領路人。

《綱要》提出,到2025年,專利密集型産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13%。來自俄羅斯亞洲工業家和企業家聯合會的維塔利·曼凱維奇認為,近年來,中國走穩健發展之路,取得了一系列令人驚艷的科技創新成就。《綱要》的出臺將進一步推動創新和創業領域的發展。

從知識産權引進大國向知識産權創造大國轉變

組建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重新組建國家知識産權局,成立多家知識産權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掛牌成立知識産權法庭;持續完善知識産權相關法律法規,民法典確立了知識産權保護的重大法律原則;專利法、商標法、著作權法順利完成新一輪修改,建立了國際上最高標準的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中國知識産權法規制度體系和保護體系不斷健全、知識産權事業不斷發展,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知識産權發展之路。

當前,我國正在從知識産權引進大國向知識産權創造大國轉變,知識産權工作正在從追求數量向提高質量轉變。“十三五”期間,中國知識産權使用費出口額連續5年保持兩位數增長,2020年達到86.8億美元。2020年,中國已成為繼美國、荷蘭、日本、德國後的全球第五大知識産權貿易經濟體。

《2021年全球創新指數》聯合作者、世界知識産權組織經濟學和數據分析學部門主管薩哈·文施—文森特認為,中國在創新方面的成功得益於多年來一以貫之的創新政策規劃和執行力度,以及不斷增加的教育、科學和技術投入。更為重要的是,中國有能力將有利於創新的政策和投入轉化為諸如知識産權、創新産品和高科技出口等成果。

世界知識産權組織前總幹事高銳指出,中國的全球創新指數排名上升,顯示出中國日益重視研發投入,不斷帶動經濟發展。

共同完善知識産權全球治理體系

作為知識産權強國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綱要》指出,中國要深度參與全球知識産權治理,包括積極參與知識産權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構建多邊和雙邊協調聯動的國際合作網絡。

迄今為止,中國已與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以及國際組織建立知識産權合作關係。負責農業事務的歐盟委員會委員雅努什·沃伊切霍夫斯基認為,去年9月正式簽署的歐中地理標誌協定,讓歐中各有約100個地理標誌受到知識産權保護,第二批各175個地理標誌將在未來幾年陸續完成保護程序。“這是一項重大而切實的成就,我們為此感到非常自豪。”

在“一帶一路”知識産權合作常態化機制下,包括宏觀政策溝通、知識産權審查、基礎能力建設、信息數據交換等多個方面務實合作正在實施。據中國國家知識産權局統計,2020年,共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加大在華專利佈局力度,其中在華發明專利申請約為2.3萬件,同比增長3.9%。

前不久,上海國際知識産權學院舉行了聯合國世界知識産權組織—同濟大學聯合培養知識産權法碩士項目、中國政府“一帶一路”知識産權碩士項目開班儀式。今年共有14名博士生、76名碩士生和來自塔吉克斯坦、印度、瑞典、乍得等12個國家的21名國際學生入學。

韓國建國大學教授金旭表示,中國一直不斷發展和完善知識産權保護制度,在保護知識産權方面的努力經得起檢驗。期待中國為完善全球知識産權治理體系貢獻更多中國智慧、中國力量。(記者 曲頌 牛瑞飛 張光政 馬菲)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王洋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