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更多領域“開門迎接”民間資本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10-25 18:43 來源: 中國新聞網
【字體: 打印本頁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4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在更多領域向社會投資,特別是向民間資本敞開大門。此間分析人士認為,此舉有利於盤活中國經濟這一“大棋局”。

    2014年三季度,中國國內生産總值(GDP)同比增速跌至7.3%,創五年半以來新低。投資動力亦漸顯疲弱。據國家統計局數據,1-9月全國固定資産投資同比名義增長16.1%,增速比1-8月回落0.4個百分點。在經濟下行壓力不減的情況下,如何保證經濟行穩致遠備受關注。

    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強調了加速“開門迎接”民間資本的重要性。會議明確提出,要在更多領域向社會投資,特別是民間資本敞開大門。

    會議決定,要進一步引入社會資本參與水電、核電項目,支持基礎電信企業引入民間投資者,加快實施引進民間資本的鐵路項目等。

    事實上,2014年以來,中國官方一直把鼓勵社會投資,特別是民間投資作為促進經濟發展的關鍵一步。從為民間資本列出涉及交通基礎設施、油氣管網設施等領域共80個項目的“投資菜單”,到推進行政審批、投資體制、工商登記制度改革,為民眾創辦企業提供便利,再到大力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撬動更多民間資本參與,官方為民間投資一手“鬆綁”,一手“加油”。

    這一系列舉動已經成效初顯。在投資整體增長乏力之時,民間投資逐漸成為引人注目的亮點。前三季度,民間投資同比增速高於同期投資整體增速2.2個百分點,在固定資産投資中所佔比重達到64.7%;同期平均每天新登記企業超過一萬戶。

    分析人士認為,本次會議提出向民間資本進一步敞開大門,是兼顧當前經濟形勢與長遠經濟發展的多贏之舉。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信息部部長徐洪才對中新社記者指出,“穩增長”實質上就是穩投資。在當前房地産市場持續降溫,産能過剩嚴重,地方政府投資因財政收入增長緩慢,心有餘而力不足的情況下,加大吸引民間投資的力度無疑將有利於穩投資,進而穩定經濟增長。

    在徐洪才看來,作為當前經濟政策的一大抓手,吸引民間投資除穩定增長外,還有利於調整投資結構、産業結構,加速政府轉變職能,“這步棋下好了,整盤經濟棋局也就活了”。

    對此,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主任祝寶良也表示贊同。他指出,吸引民間投資“不是短期內的權宜之計”,其更深遠的目的在於長期的經濟結構調整,拉動就業,為民眾帶來更多福利,使經濟持續穩定發展獲得持久“續航動力”。

    值得注意的是,針對長期以來阻礙民間資本迸發活力的多重阻礙,本次會議也有針對性地提出了破解之道。

    目前,雖然電力、鐵路等特許經營領域逐漸放開,但由於各種“明迎暗拒”的“玻璃門”、“彈簧門”的存在,民間資本要真正進入仍然面臨諸多困難。

    針對這一痼疾,本次會議明確指出,要營造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的投資環境,與其他簡政放權措施形成組合拳,以改革舉措打破不合理的壟斷和政策壁壘,使投資者在平等競爭中獲取合理收益。

    這“三大公平”無疑將解民企發展燃眉之急。遠東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蔣錫培曾直言,民營企業最需要的就是公平。

    針對融資難、融資成本高這一制約中國民營企業的瓶頸,本次會議提出,要創新融資方式和信貸服務,發展股權和創業投資基金,鼓勵民間資本發起設立産業投資基金。支持重點領域建設項目開展股權和債券融資。

    不過,多位專家也提醒説,要讓民間資本真正迸發活力,還需要做更多事情。

    在祝寶良看來,逐步放開對民間資本的限制後,如何有效依法監管市場將成為亟待解決的一大問題。

    徐洪才也表示,由於涉及深入的利益調整,把打破壟斷真正落到實處絕非易事,需要官方以有力的措施和堅強的決心來推進。他注意到,深化投資體制改革,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今年5月被全國經濟體制改革工作會議列為九大改革事項之首,“這説明吸引民間資本是具有連續性的長效措施”,今後料將有更多措施出臺。(記者 李曉喻)

責任編輯: 康麗琳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