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大科技服務業“給力”創新驅動與經濟升級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10-29 09:22 來源: 新華每日財經分析
【字體: 打印本頁

    近日,國務院印發《關於加快科技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這是國家首次對科技服務業發展作出全面部署,對於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經濟提質增效升級具有重要意義,十分“給力”。

    “科技服務業”的概念既包含其服務於科技創新的功能屬性,也包含其作為現代服務業重要組成部分的本質屬性。因此,加快發展科技服務業,一方面要促其更有效地服務於科技創新,發揮“催化劑”作用,重點解決我國科技資源配置分散、封閉、重復建設等問題,激發創新活力,促進科技與經濟深度融合;另一方面要將其培育為現代服務業新的增長點,完善市場主體,拓展市場空間,擴大市場規模,助力中國經濟轉型升級。

    圍繞上述兩個方面,《意見》作出了全面部署,明確了加快發展科技服務業“以支撐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施為目標,以滿足科技創新需求和提升産業創新能力為導向”,要求“培育和壯大科技服務市場主體,創新科技服務模式,延展科技創新服務鏈,促進科技服務業專業化、網絡化、規模化、國際化發展”,並提出了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深化改革、堅持創新驅動、堅持市場導向、堅持開放合作。

    針對如何提升科技服務業對科技創新和産業發展的支撐能力,《意見》部署了9項重點發展任務,包括研究開發及其服務、技術轉移服務、檢驗檢測認證服務、創業孵化服務、知識産權服務、科技諮詢服務、科技金融服務、科學技術普及服務和綜合科技服務。

    上述9項重點任務均緊扣創新鏈。技術轉移服務和創業孵化服務可直接“疏通”創新鏈上的堵點,使上下游良性互動,形成協同創新的合力,促進從研發到産業能力的有效轉化。檢驗檢測認證服務、知識産權服務、科技諮詢服務及科技金融服務可保障全創新鏈穩定、高效運行,幫助各創新主體突破法律、信息、資金等方面的瓶頸。

    值得注意的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7日召開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六次會議上指出,把公共財政投資形成的國家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向社會開放,讓它們更好為科技創新服務、為社會服務。《意見》在部署9項重點任務時共6次提到“開放”,包括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設施和儀器設備開放運行,知識産權信息資源免費或低成本向社會開放等,充分體現了開放式創新的政策思路。

    圍繞壯大科技服務業、助力中國經濟升級,《意見》提出了一個總量目標,即到2020年,科技服務業産業規模達到8萬億元,同時培育一批擁有知名品牌的科技服務機構和龍頭企業,涌現一批新型科技服務業態,形成一批科技服務産業集群。

    為實現目標,《意見》制定了健全市場機制、強化基礎支撐、加大財稅支持、拓寬資金渠道、加強人才培養、深化開放合作、推動示範應用等7點政策措施。對相關企業來説,其中不乏實實在在的優惠政策。例如,將科技服務內容及其支撐技術納入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對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的科技服務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

    有專家指出,發展服務業是加快産業結構調整的重要體現,也是解決就業問題的關鍵,相對於傳統服務業,加快科技服務業發展,更代表了未來經濟前行的方向。(記者 沈忠浩)

責任編輯: 郭曉婷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