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經濟帶”首辟東中西橫向發展路徑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12-08 15:07 來源: 瞭望
【字體: 打印本頁

    12月1日,長江經濟帶9省2市的12個直屬海關(上海、南京、杭州、寧波、合肥、南昌、武漢、長沙、重慶、成都、貴陽、昆明)全面啟動長江經濟帶海關區域通關一體化改革。長江經濟帶要素流動的“枷鎖”開始全面打破。

    “依託黃金水道,建設長江經濟帶。”2014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的這一表述,標誌著這一戰略被正式確定為國家戰略。長江經濟帶覆蓋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慶、四川、雲南、貴州等11省市,面積約205萬平方公里,人口和生産總值均超過全國的40%,具有獨特優勢和巨大發展潛力。

    “為什麼要發展長江經濟帶?”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對此作了深刻闡述。他指出,從改革開放初期東部率先發展,到後來的西部大開發、中部崛起、東北振興,中國經濟發展已經進入了由東向西梯度推進的關鍵時期。怎樣把梯度推進由東向西連接起來,這就需要找到一條“橫向”的發展路徑,而長江黃金水道,就是東部産業向西轉移的一個重要橫向聯絡通道。

    正是基於上述戰略考量,9月25日印發的“國務院關於依託黃金水道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將長江經濟帶定位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內河經濟帶、東中西互動合作的協調發展帶、沿海沿江沿邊全面推進的對內對外開放帶和生態文明建設的先行示範帶。

    目前,區域內綜合立體交通建設已經率先啟動。在“長江經濟帶綜合立體交通走廊規劃”裏,這一區域到2020年將形成1.2萬公里高等級航道、4萬公里鐵路(其中高速鐵路9000公里)、200萬公里公路、7萬公里輸油(氣)管道、3600公里城市軌道交通、100個民用運輸機場、180座長江幹線過江橋梁(含隧道)的立體交通網。屆時,年客運量將達到310億人次,貨運量將達到270億噸。

    “從更大範圍看,這將打造出中國經濟對外開放的新平臺。”正如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所長肖金成為《瞭望》新聞週刊分析指出,與以往區域發展戰略的區別之處在於,長江經濟帶的建設,相當於在中華大地由東向西織就了一條資金、人口、資源、産業等各要素流動的高速通道,“成為貫穿東、中、西部三大地帶的中國經濟新支撐帶。”

    進一步看,如果把長三角、長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經濟區三個“板塊”的産業和基礎設施連接起來、要素流動起來、市場統一起來,促進産業有序轉移銜接、優化升級和新型城鎮集聚發展,將形成直接帶動超過五分之一國土、約6億人的強大發展新動力。

    因此,在其看來,長江經濟帶下游地區是我國改革開放前沿陣地,需參與高水平的國際競爭。而上遊西部地區,可進一步密切中國與南亞、東南亞的聯絡。把東中西串聯後,就形成了陸海雙向對外開放的新走廊。

    不過在專家看來,長江經濟帶的建設仍面臨著不少有待強力突破的難題。國家發展改革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馬曉河就表示,長江經濟帶建設最大的挑戰是如何打破行政區劃界限和壁壘,形成市場體系統一開放、基礎設施共建共享、生態環境聯防聯治、流域管理統籌協調的新機制。

    “這種挑戰正好給長江經濟帶區域協調發展的改革創新帶來了巨大的探索空間。”對此,上海社科院院長、上海長江開發促進會常務副理事長王戰給出了自己的建議,將“五聯五通”作為共建長江經濟帶體制創新的主要切入點。“五聯”,即“兩帶一路”(長江經濟帶與一帶一路)戰略聯動,沿海與內陸開放聯動,東中西發展區域聯動,環境治理保護生態聯動,多式聯運交通聯動;“五通”,即貿易便利化的通商、無紙化的通關、城市群內同城化的通勤、能源消費綠色化的通電、航運標準化的通航。(王仁貴)

責任編輯: 傅義洲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