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應新常態為經濟提質增效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12-12 16:45 來源: 新華每日財經分析
【字體: 打印本頁

    11日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可以概括為“9-8-5”:首次提出經濟新常態9大特徵,用8個“更加”為新常態下的政策思路定調,併為2015年經濟工作提出5大任務。

    “三期疊加”經濟下行壓力大,部分經濟指標不甚樂觀。11月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增長僅為1.4%,創2009年11月以來最低,而生産者價格指數(PPI)下降2.7%,連續33個月下滑。在市場慣性的作用下,經濟增速有可能進一步放緩。圍繞什麼是經濟新常態的確切內涵,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從消費、投資、凈出口“三駕馬車”以及産業形態、生産要素、市場競爭、資源環境、化解風險、宏觀調控等9個方面給出了權威解釋。

    在需求層面,消費由模倣型排浪式向個性化、多樣化轉變,“供給創造需求”的政策主張被逐漸接受;傳統産業投資相對飽和,但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和一些新的技術、産品、業態和商業模式的投資空間巨大,關鍵在於創新投融資方式,如採用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PPP);外經貿交往中“引進來”和“走出去”同步發生,今年個別月份已出現資本凈輸出,而明年很可能成為我國資本凈輸出元年。

    在供給層面,傳統産業陷入産能過剩,兼併重組風起雲涌,而隨著生産的小型、智慧和專業化,以互聯網為依託的新業態出現;以廉價勞力為特徵的“人口紅利”減弱,增長驅動力轉向以技術進步和創新為特徵的“人才紅利”;資源約束加大,環境承載能力達到或接近上限,倒逼人們轉向綠色、低碳、循環發展。

    在政策層面,市場競爭由搶佔市場份額和“價格戰”向質量型、差異化轉變,需加快形成統一透明、有序規範的市場環境;經濟調整期,企業負債率高和資産泡沫風險可能會出現,防範局部風險衝擊社會穩定仍是政策著力點;逆週期調控有利於為經濟增長“托底”,但邊際效果越來越弱,需要發揮市場力量實現出清,探索未來産業發展方向。

    觀察經濟運行,不僅要看短期經濟指標波動,更要判斷中長期趨勢變化。雖然表面上經濟增速在下臺階,但其背後無論是需求、供給還是政策要求層面,已經發生了積極的新變化。這表明,經濟發展正面臨戰略新機遇;如果能抓住機遇、順勢而為,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有望邁上新臺階。為此,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從更寬廣的時空視角上審視“新常態”,特別用了8個“更加”,強調滿足新需求、挖掘新動力、引導新預期,用好戰略新機遇。

    中央對於2015年的經濟工作總體要求仍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不變。所謂“穩”,是保持經濟穩定增長,不滑出合理區間的下限,防控風險,穩住社會大局;所謂“進”,則是在改革和結構調整上大踏步邁進,包括培育新的增長點、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發展空間格局、保障和改善民生等。目前遇到的難點恰恰在於把握“穩”和“進”之間的平衡。

    破解“兩難”困局關鍵靠改革開放。2015年是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是依法治國的開局之年,也是完成“十二五”規劃的收官之年,如果能在“穩”的基礎上“進”的步子更大,有可能開啟新一輪更長時間的景氣週期。

    在具體政策上,一是更有力度的積極財政政策。預計2014年財政赤字13500億元,比2013年增加1500億元,赤字率有望穩定在2.1%左右。政策更有力度意味著在盤活財政存量上下功夫的同時,要允許赤字率有所提高。

    二是鬆緊適度的穩健貨幣政策。截至今年10月底的M2增速為12.6%,低於年初的13%預期目標。雖然宏觀貨幣政策“不松不緊”,但加強微觀監管在一定程度上導致銀行“惜貸”,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比較突出。明年鬆緊適度意味著各項政策之間協調性將有所改善,引導資金進入實體經濟,把錢“放”到刀刃上。

    三是實施“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三大戰略。打破行政壁壘,實現區域協同發展,改革效果立竿見影,能極大釋放統一大市場的潛力,應優先推進。

    四是奔著問題推動國企改革。國企改革敏感度高,操作層面上存在不同思路相互牽制,改革的步伐相對滯後;而會議提出的“問題導向”思路指明了進一步深化改革的方向,改革進程也有望繼續提速。

    五是精準脫貧,防止平均數掩蓋大多數。隨著扶貧工作的深入,剩餘貧困人口的分佈越來越碎片化、隱性化,對後續扶貧政策和手段的指向性和靈活性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

    簡而言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新常態9大特徵解決了對經濟下行“怎麼看”的問題;而8個“更加”和5大任務則回答了“怎麼辦”的疑問。隨著改革紅利逐步釋放,經濟將由過去的“高增長、不均衡”進入速度穩定、質量和效益持續改善的“大穩定”階段。(郭洪海、孫笑天)

責任編輯: 傅義洲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