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2月31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採購法實施條例(草案)》,部署進一步落實社會救助政策、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決定完善出口退稅機制、促進外貿穩中提質。(12月31日 中國政府網) 會議認為,把政府採購納入規範化、法制化軌道,事關政府公信力,是建設法治政府、廉潔政府的重要內容。 政府採購,是指國家各級政府為從事日常的政務活動或為了滿足公共服務的目的,利用國家財政性資金和政府借款購買貨物、工程和服務的行為。作為此種行為的主體,政府在這一過程中也延伸了自己的影響力,這要求它要具有尊重市場行為的應有之義。然而,因為産生了錢物交易,使得原本簡單的政府採購也被曝出不和諧的音符。 某地方政府採購的U盤“變身”蘋果iTouch4,這樣的新聞大家想必還有印象。某些參與採購的政府人員,無視採購標準,抱著“只買貴的”心理,虛耗國帑。另外,很多采購環節無端增多,中間多次易手,等採購完畢之後,物件價格已經失真。就此,本次會議就有針對性和指向性的指出,“著力減少環節、提高效率,厲行節約,構建規範透明、公平競爭、監督到位、嚴格問責的政府採購工作機制,管住亂伸的‘權力之手’,剷除滋生腐敗的土壤,把寶貴的公共資金花在刀刃上。” 會議審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採購法實施條例(草案)》。草案對政府採購法的規定作了細化。其中,“強化政府採購的政策功能,要求突出節能環保、扶持不發達地區和少數民族地區、促進小微企業發展等取向”,會議用如此強調,再現政府對於市場調結構、惠民生的抓手。在公共採購中,杜絕馬太效應,把採購當成促進市場發展的推手之一,是能很好地執行政府調整經濟結構的初衷。 會議指出“強化政府採購的源頭和結果管理”,並強調了組成評審委員會這一環節。某些政府採購有了貓膩,大多是有長官意志在作祟。標準規則被拋在腦後,手中權力被頻頻兌現,這些都是“一言堂”下的採購浮世繪。組成評審委員會,權力從“點”到“面”,從而讓集體智慧和大家評判取代一個人説了算。稀釋了採購暗箱可能性,也做大了購買的公平、公正性。 “強化信息公開,提高透明度”和“強化對政府採購行為的監管和社會監督”,皆是讓政府採購者能夠意識到手中採購權力也有“天花板”,從而避免“只買貴的,不買對的”之衝動。其中,信息公開也以“公開是常態,不公開是例外”為指導方針。這樣一來,公共監管行為才能夠真正走進政府大院來。 會議審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採購法實施條例(草案)》,是原來政府採購法的“加強版”,是新形勢下的新標準,勢必會讓陽光、高效的政府採購助力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隨之而來的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加透明,這些政府採購的多點要素最終會集中展現在公眾面前,而它們也將用一種自我修行的方式來反襯出政府的公信力。(皮波)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